故事中读《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
一整天都是浓云密布的,似雨又非雨,扰乱了人的愁绪。淡淡的雾气弥漫了庭院。琼楼玉阁,却难抵思念的苦楚。
李清照叹了一口气,丈夫赵明诚出外游学有一段日子了,他是一个金石学家,经常出门寻访名胜古迹,编写他的《金石录》。李清照已经记不清他们结婚后是第几个分离了。李清照是理解赵明诚的志向的,作为妻子她应该支持自己的丈夫完成心愿。只是庭院深深,空闺冷清,思念之情却是抑制不住的。
侍女巧儿走了进来,轻声对李清照说:“夫人,又在想念官人了。官人也是在这重阳佳节,也不知体念一下夫人的心思。”李清照有些寂寞的说:“明诚有自己的事要做,也不能总是让他沉溺于儿女私情。”话虽这样说,终是难耐相思之苦。
巧儿也是15岁的女孩了,初通男女的情事。不由得为主母的孤独寂寞难过。但作为丫鬟又不好多说什么。看着主母一天天的憔悴,心里着急。
巧儿对李清照说到:“夫人,你弹弹琴吧,你的琴声象泉水流过山石上,又像女娲炼石补天处洒下了细雨。我们都喜欢听呢。”
巧儿跟着李清照夫妻时间久了,也不由沾了许多的文墨气息。把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等诗句,如此的解读出来,倒也是别是一番情趣。李清照赞许的看着巧儿少女的脸说:“巧儿,你最近的诗词很有进步,以后还要多读一些。女儿家读一些诗词可以多一些灵气。”
巧儿乖巧的说到:“夫人,人们都说巧儿跟在夫人的身边,都能成半个词人呢。”
李清照笑了笑说:“巧儿,别贫嘴了,把琴摆好,香片焚上吧。”
“好的,夫人”巧儿答应着,把名贵的瑞脑香片放置到雕成兽形的香炉里点燃。瑞脑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
李清照坐在名贵的琴旁,一曲蕉窗夜雨响了起来,声音婉转,绕梁而三日不绝。李清照把对赵明诚的思念都寄托到了曲子里。巧儿不愿意打扰主母的雅趣,静静地坐在一边听着。只是在香片烧尽后,又重新换了新的。
李清照在房间里弹了很久,当她抬起头时,才发现很是日薄西山。漫天的雾气似乎更加的浓了。
李清照站起来对巧儿说:”巧儿,把琴收了罢,在东篱边摆在酒菜。我要在那里用晚餐。”
巧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停住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夫人前几天刚都了她,李太白的这首诗。怎么夫人自己倒要饮酒消愁了呢。但看到李清照落寞的表情,不忍再出言相劝,便按照主母的吩咐,在东篱边摆好洒菜。
李清照特别喜欢在东篱边饮酒、赏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她十分喜欢陶渊明的潇洒自在。似陶公那样“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隐士情怀几人能够。
酒一杯杯饮下,愁绪却没有一丁点的减少。九九重阳节,菊花已是片片飞落。一丝一缕的幽香,熏染着李清照清丽的服饰。酒杯起落中,衣袖里都是菊花的香气。
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亭子里的卷帘轻微的飘动着。莫道菊花不销魂,细看来,因思念而憔悴的容颜,却如飘落的菊花似的消减,多情处却比菊花还要瘦。
巧儿轻轻地走到李清照的旁边,说到:“夫人,已到半夜了,玉枕纱厨都已经凉透了。”
李清照站起身来,看看夜色,已经很深了,是该睡了。明诚今夜的梦里会有她的身影吗?她一定是有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