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胆大!未成年无证驾驶?“驶”不得!丨夏季整治行动

  未成年人能驾驶机动车上路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不能!不能!

  电动车作为一种轻便的交通出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我们留意到,在来来往往的电动车车流中,出现些许青涩的面孔。

  

  近年来,关于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未成年人成为交通事故的致害人或受害人的报道屡见不鲜。

  夏季整治行动开始了

  

  

  

  

  

  暑期交通安全提示

  

  未成年禁止驾驶摩托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将被依法处以200-2000元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摩托车驾驶证必须年满18周岁才能申领,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肯定是属于无证驾驶,是违法行为。未成年人在驾驶过程中,一旦有突发情况,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处置,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摩托车俗称“肉包铁”,其安全性能较低,不允许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骑乘要佩戴好安全头盔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源于警惕。安全头盔对于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人员来说,是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发生事故,生与死之间,可能就差一顶安全头盔!

  暑期要对孩子严加看管暑假已经来临,孩子离开学校,家长一定要把暂时缺少学校的这部分监管给补上!不要让未成年违法骑行。骑行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自行车的年龄分别要达到18周岁(并考取驾驶证)、16周岁、12周岁。农村地区的家长尤其还要注意“小候鸟”、隔代看护等问题。

  未成年人可以驾驶电动车、摩托车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后座也只能限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摩托车机动车驾驶证应当年满18周岁。

  

  未成年人交通肇事应承担哪些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交通肇事可能需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未成年不是免罪金牌,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要负刑事责任。发生事故后“我是非机动车,不用担责”“他还是个孩子,不用担责”等想法是错误的,定责的依据是交通法规,谁违法谁担责,发生事故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一样要受到刑事处罚。

  ▲行政责任。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对交通肇事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这不意味着不用承担其他责任。根据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仍需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如罚款、拘留等。同时,还可以启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包括训诫、赔礼道歉、接受社会观护等措施,或专门矫治教育。

  ▲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未成年人交通肇事的赔偿责任承担问题,但适用《民法典》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足以确定责任的承担。如果未成年人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依法其父母应是其监护人法定代理人,对其实施的侵害行为,其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何避免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发生?

  ●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驾驶技术欠缺,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处置能力不足,驾车上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切实担负起对未成年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杜绝和预防未成年人无证驾驶电动车、摩托车等违法交通法规行为,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未成年人要严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未成年人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未通过正规驾驶技术学习前,不违规驾驶电动车出行,不搭乘无牌无证、违章超载非法营运交通工具,乘坐电动车须戴好头盔,远离大型车辆转弯盲区,做到文明安全出行。

  ●社会各界携手,共护成年人交通安全。面对未成年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请予以劝阻教育、批评指正,对严重违规行为要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部门举报;面对未成年人出行,请依法礼让,放慢车速,让未成年人在全社会的责任和爱心守护下健康成长。

  福泉交警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法律和安全意识淡薄一旦驾驶车辆上路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孩子注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切勿马虎大意酿成惨剧

  END

  您的出行平安是福泉交警最大的心愿

  一审一校丨周传文二审二校丨甘业磊三审三校丨杨华俊点一点关注福泉交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