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姆心理获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2022年度抗疫先进事迹”表彰

  9.png     

  2022年5月,德瑞姆江阴咨询中心组织“关注疫情下的儿童情绪疏导——《头脑特工队》”在线观影活动。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孩子们的常规作息被打乱:不能返校,在线上课,远离亲人朋友,和父母每天24小时的朝夕相处, 过长的对着电子屏幕时间,对于未来的担忧和害怕……

  对大人来说,这样的生活都会把人压的喘不上气来,更何况孩子呢?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压力之下的孩子会易怒,害怕,无奈,伤心,孤独,不解,焦虑,抑郁等等。对于孩子这些在非常规时期的反应,家长不应该忽视,自我安慰觉得过去了就好了,而是需要积极的带着孩子去应对、去疏导,以免这些负面情绪的累积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呼吁和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疫情下的儿童情绪疏导,德瑞姆江阴心理咨询中心在疫情期间组织了一次线上亲子观影活动。

  这次一起观看的是电影《头脑特工队》。《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关于心理学、关于亲情、关于成长的的作品。它将人类最基本的喜怒哀厌惧进行拟人化,它们控制着人类的头脑中枢,会发生矛盾,也会和解,它们的一举一动让人类忽喜忽怒,忽悲忽惧。

   本次活动近300人参与,孩子们都积极踊跃地表达观影感。一位同学后来向我们表示谢意:她最近因为长期在线上课,缺少同伴交流,也没有体育活动,总觉得孤独,没精神,不想学习。她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但是父母都觉得她大惊小怪。这次的线上活动,妈妈在老师的分析下意识到她的情绪反常,竟然主动关心她的心理,还和她聊了好久,她说和妈妈聊完之后心情好了很多,“抑郁症”一下子好了!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呼吁父母在疫情期间要关注和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引导:

  1、父母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面对疫情,不要过度焦虑及紧张, 注意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了解和控制自己,对于政府采取的各种防疫措施要正面理解和理性应对,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负面情绪。在疫情时期,邻里之间应相互关照,互帮互助。可以和孩子讲讲正面的故事,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2、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简单清晰地告知病毒和疫情的相关信息。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用形象趣味的方式,比如说把病毒比喻成“攻击人类的坏蛋”,把疫苗比喻成“卫兵”来解释病毒和疫情。家长也可以借助网上发布的一些绘本和孩子一起学习防范病毒、疾病的相关知识,利用有趣的漫画讲解人体如何跟病毒“战斗”,让其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对健康的危害等,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

  3、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一起制订家庭作息时间表,通过规律的生活放松全家人的心情。时间表包括:儿童学习的时间、充足睡眠的时间、娱乐及居家运动的时间。安排不要太细,给儿童自由、自主的时间。家长可以主动邀请孩子一起做游戏、参与家务劳动、共同打理家庭,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4、多陪伴、多沟通。平时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的互动交流。疫情宅家时间比较多,家长应与孩子平等对话,尊重孩子独立和独处的需求,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少一些管教,多一些商量和鼓励。不急于对孩子的想法给予评论和矫正,即使儿童有一些不恰当或不正确的想法,慢慢去引导, 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多关心孩子,帮孩子做好心理“防疫”,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16822190117689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