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洁的作文(共十篇)

  【篇一:于无色中绽放生命】

  梅花,于无色中绽放出一朵又一朵的高洁之花。

  寒冬腊月,她无疑成为万里冰封上的一抹靓丽的风景。

  春天虽是鸟语花香的季节,却不是她绽放的时刻。她的不屈,她的顽强,她的高洁,她的一切都注定了她只能独自绽放于冬天,独享冬天的一切。

  万仞冰峰上,她傲然挺立。大雪或扫过她的脸庞,或压在她的身上;寒风从她身边刮过;冷气从她的骨头里透过,纵使千疮百孔,她也依然直立枝头,纵使风雪再大,她也依然顽强地生存者。经历风雪,经历严寒,经历一切的艰苦与不艰苦,经历一切的困难与不困难,最终练就了她的顽强不屈、无畏风雨的精神,也培养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不屈的精神,坚持不懈,不畏风暴的意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梅花,是冬天里的一枝独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里,一股清新缓缓飘来,沁人心脾。为冬天增添了一股生命的气息。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一代领袖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她高洁傲岸,不与争奇斗艳的百花争夺春天的生机,不与荷花争夺夏天的烈阳,也不愿与野菊花共享秋天的金色,她只愿开在冬天,她的一生只为冬天绽放,她于一片无色中绽放生命。

  万丈冰崖上有她的身影,寂然不动的岩石里也有她挺立的身影。在那贫瘠的皴枝中锁着那么多荧光四射的花瓣,她们仿佛在斋戒沐浴,等候神圣的召唤,在某一个北冈凄紧的夜里,她们会忽然一起白给天下看,在那万里冰雪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

  经历了那么多次的风吹雨打,经历了整个夏季的烈阳高照,经历了秋季的孤独与寂寞,经历了第一场冬雪的洗礼,在孕育了那么久的时间以后,她们终于横空出世,与企鹅一样,成为冰上王者。

  高洁,傲岸,不屈,顽强,这是梅花。历经苦难,最终破茧成蝶。

  她的身上散发着不屈的精神,她的身上弥漫着坚定的意志,她被圣洁的光辉所包围。她于白色之中开出花来,于白色之中绽放出最美,最美,最美的生命。

  文化从她的心里发芽,从她的身上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文化之花。于是,她成为精神文化这一品牌的形象代言者。

  梅花,于无色中绽放生命,于不知不觉中成为精神文化——勇敢,顽强,不屈,高洁傲岸的代言者。

  【篇二:坚守是一种境界】

  坚守是一种感动,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自您屈大夫笔下的《离骚》。因为您的忠心谏言而被楚王放逐,但你仍相信大王总有一天会觉悟会再召你回楚国,可你却那么沉不住气,纵身一跃跳进了浑浊的江水,用死来唤醒楚王的觉悟。

  屈大夫,你本可离开昏庸的楚王,去秦国,秦王必会接纳你,高官厚禄无尽的荣华在等着你,可你却没有那样做。

  因为你坚守心灵的高洁,誓死也不买主求荣。

  “爹,明知是那秦桧奸贼所设的计,为什么你还来?”“孩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精忠报国是我们的家训,只可惜我不可再收入复失地了。”风波亭岳飞父子慷慨就义。

  岳将军你宁可让那十二道金牌成为你的催命符,宁可为忠义而死,也不肯手刃奸贼涂添是非。

  因为你坚守心灵的高洁,宁可为忠义而死,也不愿落个“起兵谋反”的罪名。

  丁晓兵原本你从战场上回来,本可回家休息,可你却选择留在了基层做一名教导员,用一只手做到了比别人更好。

  正因为你坚守心灵的高洁,不愿离开自己最爱的岗位,用生命为人民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墙。

  正因为你们坚守心灵的高洁,后人才把你们视为楷模。因为你们知道坚守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境界,才为后人所传诵。

  【篇三:留下痕迹】

  蜗牛身后的银线,是努力的痕迹。蜡烛身旁的泪滴,是奉献的痕迹。

  人在这世上,需留下些什么,或话,或字,或书,来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的痕迹。来证明自己,来肯定自己。

  并非所有的人留下的痕迹都是美好的,高洁的。蔡京为政治斗争,为自己的私利,把司马光,苏轼等人的“罪行”都刻在碑上,想让他们的“罪行”留下痕迹,让他们遗臭万年。殊不知,他却让自己的“肉食者鄙“的行为留下痕迹,然自己饱受骂名万年。可见,留痕之心需是高洁的,清净的,体现自我的,否这只会与自己所想的背道而驰。

  屈原为高洁不污留下痕迹,世人皆醉,唯他独醒,尘世昏暗,他疏离邪恶,只为留下追求高洁的痕迹,他那一跳,让汨罗江畔的正气之痕延留千年。

  陶渊明为淡泊名利留下痕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名句被传颂了千年,他不为官所限,只为留下自己的田园之痕,只为证明自己的恬适追求。

  鲁迅唯爱国留下痕迹,一杆笔,一篇文,点醒了沉睡的中国人,那一声声有力的呐喊,那正义的声音,穿越了百年仍鼓舞人心,他的一部部作品将化成一步步脚印,成为他那爱国之心,为国之痕,报国之迹。

  这些人,这些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品质,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而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延绵了千年。

  我们的太空员,在月球上留下痕迹,中国进步的痕迹,孙杨在奥运会世上留下了痕迹,是中国体育发展的痕迹,莫言在诺贝尔史上留下了痕迹,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痕迹。

  一个人,一个国都应努力留下自己所奋斗的痕迹,不愧对自己。留下痕迹,证明自己追求过,努力过,奋斗中,进步中……

  【篇四:老师——学生心中不屈的丰碑】

  一个人,端坐在寂静的办公室,静静地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感受时光透过书页夹着历史浑浊的风呼啸而来。您在深深地思索,还是在痛苦地挣扎?

  那雪白的生命,不染尘埃,不见尽头。此刻只是超然的孤独和寂静的绝响。

  我的老师是一位追求真理的好老师,您把追求真理当作自己至上的信仰。校长做错了,您委婉地提出;同事做错了,您真诚地说出;我们做错了,您和蔼地指出……老师,您不能圆滑一些吗?不能稍微低下高贵的头颅,说几句赞美之词吗?您只要稍稍逢迎世事,也不会置身于同学们的“怨恨”与同事们的责难中呀!您知道吗,对与错本来就是模糊的,是与非本来就是混淆的呀!而您高举着真理的大旗,呼喊而来,偏要把这一切劈开!分清!

  你端坐在那里,一点点的伪装被您轻轻地抬起,又被您愤愤地放下。

  你悲愤,您不甘,您高洁不屈……因而你选择了善良,善良又是软弱的,善良更是痛苦的,而您善良地对待这一切,善良地教导我们,是您,赋于了善良以坚强和伟大。

  老师呀,谁能如您用一些文字诠释孤独?谁能如您抛开一切只微笑着对待所有?谁能如您用这种方式献身于真理。

  您紧锁的眉头舒展,您沉重的心结释然,您轻轻地微笑着说,真理已等您多年。

  一个选择把您推到了那本不属于您的土地,可您坚持着本属于您的真理。于是所有的怨气在此消散,所有的孤独在此沉淀,所有的硬气在此升华!

  你的高洁,您的善良,您的硬气,所有的这一切在您的血液中流淌,在您的生命里绽放,您坦荡地面对所有不公和偏见,您勇敢地挑战一切世俗和非议。而正是这些,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您。

  老师,您选择了高洁,于是现实成就了您;你选择了硬气,于是孤独成就了您;您选择了善良,于是我们成就了您……

  老师——您是学生心中永远的不屈的丰碑!

  【篇五:心如茶花、高洁纯真——读《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于1848年发表的一篇长篇小说,很快便闻名于世,四年后又改变成为剧本,在戏剧界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此后他也写过不少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小说,但可以这样说,那些作品和《茶花女》相比,就像一片片点缀在美丽茶花旁的绿叶。

  本书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个从乡下来的貌美姑娘,也是混迹于巴黎上流圈子中有名的“交际花”。因为她经常随身装扮一束花而得名“茶花女”,其实茶花的品格也象征了她的美好品质:高洁、热烈、忠贞不渝。玛格丽特为了生计,不得不在所谓的“上流圈子”里生活,见惯了贵族伯爵们的势利、虚伪,她渐渐对世俗感情不抱希望,但感官上的放荡并没有使她的心灵遭受玷污,反而她仍保持了一份可贵的像孩子一般的纯真。

  阿尔芒的出现,让她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冷酷尘世中的温暖情感。他的真情打动了这位内心一直淡薄的茶花女,也重新点燃了她对生活、人生的憧憬。她对恋人忠贞不二就像飞蛾扑火一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财产、真心投入到这份感情中,她对阿尔芒以身相许,阿尔芒的多疑曾多次伤害她的情意,但她也毫不在乎。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他们两最幸福、最甜蜜的时光。但好景不长,阿尔芒的父亲——杜瓦尔先生亲自来到巴黎,过问阿尔芒与玛格丽特,他满脑子传统观念坚决不同意他们的情感再发展下去。玛格丽特被迫与阿尔芒分离,又因为阿尔芒的误解与阿尔芒报复式地寻找新欢,她孑然一人在巴黎的宅院里溘然长辞。

  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因为伦理与道德不允许,他们被迫分开,促成了这个美丽的悲剧。玛格丽特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变卖了全部家产,拼命地为了阿尔芒向杜瓦尔先生辩解,她的高洁、她的执着,在金钱利益的名利场上,在巴黎世俗的社会里,就像一朵明艳、纯洁的茶花一样,也正是这种品质,衬托出人世间的黑暗与邪恶。

  读完《茶花女》,镌刻在我心里的不是冷酷无情的现实,也不是华丽辞藻的雕饰,而是字里行间透出的平淡而真挚的感情,虽不伟大,但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引领我们去追寻这世间的美好。

  【篇六:坚守精神的月亮】

  当你用忠贞之血涤清那长流不息的汩罗,灵魂便已悬于天际。

  当你用你那高洁之志坚守心中最纯净的角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就被你扛起了。

  无论你们衣衫褴褛还是权倾朝野,丹青筒上都深深地刻着人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因为,你们坚守着自己那颗纯洁的心灵,坚守着本来的“我”,更坚守着单纯的世界——精神的月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闾大夫踏着最后一缕夕阳,缓缓走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日子已成为过去,你大可拂袖而去,隐居山林,与造化同游,何等逍遥自在!而你,有如白玉一般纯洁的心灵,与黑暗而又腐朽的现实格格不入。你本可以学会变通,来适应当时的社会。你却一次次的苦苦劝谏,到头来徒劳无功,只是害了自己。是你青年时的济世之志吗?是你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吗?是你肩上重任的一次次催促和激励吗?你依然心怀“虽九死其犹未悔”般的一腔肝胆报效祖国。面对人们的劝说,你淡淡一笑,因为你一直坚守着心中的纯洁。纵然举世皆浊,你依然是那个坚守自己精神月亮的屈原……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唱出了你的高洁,不汲汲于名利的高洁之志。

  采菊东篱,开荒南野,种豆南山,何等闲适,何等惬意。何必要在黑暗的官场中阿谀奉承,既然你万般无奈而又无力回天,那就坚守自我吧!坚守了心灵的家园,你俯瞰菊花,仰视飞鸟,引觞自酌,登高赋诗……

  你的高洁是不容玷污的,纵使永眠江底,你仍坚守着你那精神的月亮,它将照亮后人心灵中每个黑暗的角落。

  追求真正属于你的那份恬适,那份自由,那份洒脱,没有让世俗之气吞噬你的精神家园,你坚守精神的月亮,让你在魏晋的诗海中徜徉恣肆。

  你坚守着历史的重量,忧国忧民,坚守着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不随波逐流;你坚守自我,成为所有隐者的精神寄托,你坚守着心中的桃源——单纯的世界,心灵的家园。因而从不放纵自我而同流合污。

  【篇七:态度与命运】

  梅花不屈服于刺骨的严寒,持坚韧态度,才得以在雪地中美丽绽放;荷花不屈服于污泥的雕琢,持高洁态度,才得以在池塘中亭亭玉立;雄鹰不屈服于蜕变的痛苦,持坚强态度,才得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决定着他的命运。

  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使人的一生充实。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磨练自己的过程,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失恋,甚至耳聋,几乎毁掉了他的事业。可贝多芬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向上,持乐观态度,向“命运”挑战,最终写出了它的最伟大乐曲《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向自己的种种困境低头,积极向上,乐观使他的一生充实,使他的一生被人们所赞叹,我们也应该做到积极向上,乐观,使自己的人生充实而不使自己后悔。

  高洁的态度可以使人的一生清正廉洁。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对腐败官场的鄙弃。他悠然自得的高雅情调,使许多人羡慕。但这些人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放弃不了官场的诱惑,不能做到清正廉洁,不能对自己的命运持高洁态度,陶渊明的一生高洁傲岸,游于田园之间,使他的人生精彩而辉煌。

  坚强的态度可以使人的一生走向辉煌。

  当生活用铁环把你紧紧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史铁生原本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然而灾难却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沦落到要在轮椅上困度终生。这种不幸降临到谁的身上都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史铁生发出了对生命的拷问——我为什么要出生?在经过了拉锯式的思想斗争后,他对生命的欲望强烈起来,且以骄人的成绩坚定着自己的追求,他的这种精神,这种对生的强烈欲望值得我们学习,不屈服于命运,与命运做顽强斗争,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

  人的旅途中有许多困难,有许多挫折,只要我们不向命运屈服,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影响命运。

  【篇八:行走在秋季】

  秋,万木飘叶的壮景,含悲欲放的花蕾,凝落枝头的一滴水,是高洁千古日月不变的泪;秋,丹桂满飘香的葳蕤,饱含清香的花蕊,流淌人间的一缕,是千年不散的香味;秋,风烟满城的凄凉况味,充溢悲愁的幽菊,滴落心头的一股,流越千秋苍凉美!

  行走在秋季,撷一抹残菊在胸,采一片黄叶在手,暗香满衣。

  行走在楚风流韵的汩罗江畔,沿着落叶满铺的古道,夫子曾踱步的秋天,佩一支秋兰追寻你的容颜。当年,也是这样一个风萧萧的秋天,赤胆忠心是你秋兰般美好的心志;当年,也是这样的秋景,春秋代序,美人迟暮,你心忧天下苍生写下了流传万代的《楚辞》,挥洒自己的壮志,那是你的报负,你的高洁与傲岸。当年,也是这样的秋景,又见汩罗江畔,你纵身的一跃,似一朵菊花的凋残,不留痕迹,却留下了千万黎民对你殷切的怀念。“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便是你的理想,亘古不变。行走在汨罗江畔,我看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高洁的品质,一个不朽的灵魂!

  行走在唐朝江山的岸边,沿着历史长廊,于秋季,遇见你——千秋诗圣。你,不是在盛唐的李白,便没有那份豪爽与热烈;你,不是那个归隐田园的陶潜,便没有那份“采菊东篱下”的怡然自得。你,就是你,属于衰亡朝代的你,兼济天下的你,贫病交加的你,名著千秋的你。你,一生仕途不顺,却仍然喊出“致君尧舜上”的伟大理想;你一生贫苦,茅屋为秋风所破,从你口里呼出的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只可惜,你身在晚唐,一个陨落的朝代,便注定你一生的不得志。于是,在那个秋天,你向我们走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终于还是离去了,在那样一个秋天。行走在唐王河山,再见秋天,是一个爱国的故事,一个心忧天下的诗圣,赤胆忠诚的心志!

  行走在宋朝,我遇到了李清照,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将你推入深深的苦海,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深秋季节,你茫然地走在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你所寻寻觅觅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国家民族的前途,是幸福美满的爱情,还是自身的价值?

  行走在秋季,闻见了楚大夫高洁的情怀,栖身汩罗的无奈;行走在秋季,闻见了诗圣不老的济世情怀,壮志难酬的悲哀;行走在秋季,觅见了南山的悠菊,悠闲的陶潜,隐士的竹园。

  行走在秋季,让我懂得了人要有高洁的品质,要有“天下皆浊我独清”的勇气,让我明白了人要有心怀天下的爱心,普济天下的胸怀!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行走在秋季,秋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我将用心汲取,继续前行,收获的将会更多更多……

  【篇九:为黄山竹点赞】

  我从疾驰的车窗向外看,在满眼的葱绿中,竟发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那些素来被称作“君子”的竹子,在这黄山上,有不少弯向了谷底。是谦逊吗?或者从现实角度上考虑,是在躲避严寒,趋向潮湿,抵御风雨?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我在内心努力为它辩解着。因为我怎么都不愿相信心中高挺的竹子会向困难卑躬屈膝。

  可渐渐地,随着高度的攀升,我甚至看见,有的竹子伏了下来。没有一丝抵抗,连弯腰也放弃,活脱脱一副懦弱的嘴脸。我极度失望,还有些痛心。忽然觉得:我们真容易被“常识”“经典”所影响。不是所有竹子都高洁,没有现实理性的观察,那么所有的竹子都是那一棵“诗词里的”,所有我们追逐的都是那一种“别人赞扬的”。

  这样一种关于竹子的小小信仰瞬间崩塌,使我一整天都惴惴不安。直到临近傍晚,在下山途中,举目远眺,忽然发现,对面的山坡上有一大片蔚然成林的植物,郁郁葱葱,富有活力。它们在风中簌簌,各有姿态。但绿色的枝叶仿佛都在向上探伸,寻找霞光。我误以为那是黄山松,但那是竹。

  不错,有少部分竹子“败坏门风”,但从整体看,它们大部分依旧有骨气,有倔劲。历代文人墨客赞颂的不是某一棵竹子,而是这个群体。

  今天,我们翻越10公里的山路,只为一探“迎客松”的芳容。终于能够远远看到它时,我心中是升腾起无限欢喜与崇敬的——这是黄山的灵魂。而逐渐走近,游人如织的栅栏后,那棵孤独的松树上,绷着五六条钢筋,它任由人竭力维系着它外表的光鲜与坚强,显得死板而呆滞。有位同行人轻声赞叹:“这就是位置与命运!”我心里却泛起阵阵悲凉。

  为什么还要菲薄黄山的竹子呢?没有目地,不求耀名,它们只是本分而普通地长着。即使有弯曲,但竹子本身并不知道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它们的使命是好好地生存,为每一寸清朗的绿色付出努力;弯便弯,直便直,但倘若有绳索要强加于它们头上,那定会看见它们宁折不屈。它们茎脉间流淌着高洁的血液,它们为自由而活。

  于是我再次意识到,在理性和现实之后,还是再保留一些相信与纯真吧。再深一度思考,会发现意外的惊喜。就像现在,我要为黄山竹点赞。它满足了我的眼睛,引发了我的思考,也激励我不断生长,不断焕发属于我的生机。

  晚霞愈加浓艳了,我停下脚步。满山遍野的绿色中有不少竹子的身影,阵阵清香飘来,沁人心脾。终于知道为何有人说“品竹”“品石”了,那正如品茶一样,愈品愈香,愈品愈醇。

  【篇十:野百合的春天】

  依稀记得那首经典的老歌是这么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短短几个字揭示了一个人生道理——无论你的生活环境,自身条件如何,但只要努力,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野百合它没有玫瑰的高雅,没有康乃馨的温暖,没有君子兰的高洁,他只能默默的呆在角落,无人知晓无人过问,似乎有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那种意境。但有一天,终于野百合开了,它开的是那么美,尽管它是那么的孤独,但人们都渐渐喜欢上了这种花,喜欢它那似乎在为世界默默奉献的精神。人生不就正如这野百合吗?

  也许你是玫瑰,天生高贵,美丽动人,但你缺少了野百合的那份稳重。也许你是康乃馨,天生可爱、迷人,但你缺少了野百合那份安静,也许你是君子兰,天生正义、高洁,但你缺少野百合那份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也许你的生活是艰辛的,但只要你像野百合一样,总会有自己的春天。

  是太阳给予了野百合生命,让它在那骄阳下闪耀着光芒,是天地养育了野百合,让它在那空无一人的环境下生长,是月亮缔造了野百合,让他在冰冷的月光下挺立。

  也许你就是野百合,正在默默的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粹,为有一天的绽放付出努力。我眼中的野百合,像朝阳总给人生的希望,我眼中的野百合像蓝天,总给人大气的感觉,我眼中的野百合像月光,总给人宁静的感觉,我拿起那株野百合,突然发现它有那玫瑰的高贵、优美,它有了康乃馨的可爱迷人,它有了君子兰的正义高洁,这不是错觉。环顾四周,脚下,以致远方已布满了野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