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的房中,为什么都用半旧的陈设?脂砚斋的解释太搞笑了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她的所见所闻非常重要。贾家一一在她面前被呈现,也就代表读书人随同林黛玉一起认识了贾府。

  林黛玉看到和经历的事物,有非常多特别珍贵的伏笔需要注意。

  比如邢夫人的驯骡拉车。王夫人房中的文王鼎和汝窑美人觚,体现的正是贾赦、贾政两对夫妇的性格,对林黛玉的未来影响深远。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却是林黛玉眼中王夫人房中的那些“半旧”陈设,着实让人想不到。

  (第三回)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垒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王夫人坐息的这三间小正房,是她和贾政夫妻日常家居的所在。所使用的物品是半旧的,也是生活常情。

  只是引起一些观点议论,纷纷对“半旧”陈设做解读,产生争议,个人觉得大可不必。

  “半旧”才是贾府的日常,王夫人房中这些半旧东西才是“生活”,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贾府虽是顶级贵族,身处富贵。当时还没有经过元春省亲的竭泽而渔。要说将家中布置的富丽堂皇,天天像过年一样,是完全没问题的。

  然而那样的话就不是生活,也不符合现实。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有价值的物品都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崭新的,根本不等用旧就换新。

  比如荣禧堂内的装饰,因为是荣国府门面,贾政日常接待的正堂,代表荣国府的荣耀,这里肯定要用常换常新。

  但贾政王夫人日常的起居室,并不对外开放,当然就要尽量俭省。一些日常陈设重复使用再正常不过。

  就像第五十三回介绍宁国府尤氏正房,也是逢年过节才会换上新的。或者实在用旧了,才会定期更换。

  

  这就好比如今我们家中更换床单被罩,沙发套一个道理。

  如果王夫人将自己房中,时刻都维持簇新样貌,那是不会过日子的败家行为,不符合女主人的德行。

  别说王夫人房中,贾母房中也同样会有陈设半旧的物件,不保证都用新的。哪怕是皇后的起居用品,一样也要重复利用。这是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贤惠象征。

  林黛玉看到的是最真实的贾府生活场景,不需要过多的解读这个“半旧”陈设。

  脂砚斋对此一针见血,[甲戌侧批:三字有神。此处则一色旧的,可知前正室中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则曰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样字眼。]

  “非家常之用度”对应的就是王夫人房中的家常用度,才是真正的生活。就是告诉读书人别想太多。

  

  脂砚斋讽刺完还不过瘾,又讲了一个庄户人进城回来吹牛说他连皇帝的世面都见了,“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稍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是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茅厕的人都富贵无比。”

  真实的贾家尽管是富贵豪门,也要将东西用旧才会更换,并不会奢靡无度,极尽铺张浪费。家常之物就该如此才是。

  当然,王夫人房中一色半旧的陈设,还是可以略做解读一二,但却是与林黛玉有点关系。

  “半旧”体现出王夫人在持家方面的相对节俭,她的生活也很低调。

  这与王夫人出场时的表现很契合,给了林黛玉如沐春风之感。

  

  王夫人初见面对黛玉也很亲热,让挨着她坐,回贾母房中也是拉手牵着外甥女。

  王夫人彼时的表现,结合她房中的半旧陈设,无不给人一种贤妻良母的印象。

  然而就像她房中那件插花的汝窑美人觚一样,外表装饰富贵精美,无法彻底遮盖王夫人内心的“谲觚阴沉”。她最终与林黛玉决裂,才展现出她为人妻母背后的另一副面孔,与第一印象判若两人。

  综上,王夫人房中“半旧”陈设,是贾府生活日常,不需要去过度解读。

  半旧才是生活。崭新反而脱离现实。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