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中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 黄老师同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 ?)

  A. 校本教研的意识 ????????????B. 课程开发的意识

  C. 长善救失的意识 ????????????D. 示范领导的意识

  2. 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A.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C. 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D.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3. 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B.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C. 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

  D.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4. 政治课上,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 为了面子,将错就错 ?????????B. 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

  C. 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 ?????D. 为了教学进度,课后再说

  5. 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

  A. 合理,学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 合法,塑造良好校风的有效手段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

  D. 不合法,罚款之前应该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 管理学生权 ?????????B. 教育教学权

  C. 学术自由权 ?????????D. 民主管理权

  7. 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A. 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

  B. 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与学生交流

  C. 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D. 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

  8. 某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的所有优秀教师调配给该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 ?)

  A. 正确,有利于提高该校质量

  B. 正确,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影响

  C. 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 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日”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负责他的所有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呢?”父母的做法( ?)

  A. 正确,学校不能推卸自己的教育责任

  B. 正确,父母没有承担法制教育的责任

  C. 不正确,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有直接责任

  D. 不正确,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全责

  10. 放学后,教师李某让小强留校写作业,李某因临时有事,将小强反锁在办公室直到深夜。李某的行为( ?)

  A. 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B. 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格权

  C. 合法,教师有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义务

  D. 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身自由权

  1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不合理的是( ?)

  A. 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 ?????????B.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C.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D.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12. 中学生王某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刘某将其赶出教室,并罚其做俯卧撑,王某体力不支,头部磕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某对其头部所受伤害负主要责任

  B. 刘某将王某赶出教室不应对其实施体罚

  C. 学校可依法给予刘某相应的行政处罚

  D. 刘某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

  13. 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

  A. 正确,教师应终身学习 ???????B. 正确,教师应无私奉献

  C. 错误,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D. 错误,教师已储备足够知识

  14. 一位家长抱怨:李老师隔三差五给家长打电话,每次都把我们狠狠地批判一顿,还经常让我们到学校听他训话。李老师的做法( ?)

  A. 错误,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平等 ?????B. 错误,教师应对学生发展负全责

  C. 正确,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 ??????D. 正确,教师应主动寻求家长支持

  15. 迟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不少错误,遭到同事的质疑,迟老师说:“这不过是一本校本教材而已,何必要那么认真。”迟老师的做法( ?)

  A. 不合理,违背了终身教育的师德规苑

  B.?不合理,违背了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

  C.?合理,精心用于校本教材编写不值得

  D. 合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课上好

  16. 当学生缺少兴趣时,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这启示教师( ?)

  A. 维护学生权益,为人师表????????B. 言行举止文明,知荣明耻

  C. 了解学生特点,因势利导????????D. 公正对待学生,廉洁从政

  17. 下列城市中,建都朝代最多的是( ?)

  A. 北京???????B. 南京 ??????C. 洛阳 ??????D. 西安

  18. 下列成语中,体现赵匡胤陈桥兵变故事的是( ?)

  A. 黄袍加身 ?????B. 祸起萧墙??????C. 破釜沉舟 ?????D. 闻鸡起舞

  19.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两大行星( ?)

  A. 水星、金星????????B. 地球、火星

  C. 火星、金星????????D. 地球、水星

  20.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加勒比地区的是( ?)

  A. 海地?????B. 牙买加????????C. 多米尼加 ??????D. 马达加斯加

  2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

  A. 鸣凤??????B. 涓生 ?????C. 祥林嫂 ???????D. 孔乙己

  22. 下列古典名曲与王维的送别诗歌有关的是( ?)

  A. 《高山流水》????????????B. 《阳关三叠》

  C. 《梅花三弄》????????????D. 《平沙落雁》

  23. 下列节气不在春季的是( ??)

  A. 谷雨???????B. 惊蛰????????C. 清明 ??????D. 白露

  24. 下图为一幅书法作品,对其书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草书

  25.中国古代司南,下列对其发明时代判断正确的是( ?)

  A. 南朝

  B. 战国

  C. 宋朝

  D. 清朝

  26. 在使用Word绘制表格时,擦除工具是( ?)

  27. 在Excel中,对数据源进行分类汇总之前,应先完成的操作是( ?)

  A. 筛选 ????B. 建立数据库 ?????C. 排序 ??????D. 有效地计算

  28. 糖果游戏中,桌子上放着黄绿蓝红色四只盒子。

  黄盒子上写着:糖果不在蓝盒子;

  绿盒子上写着:糖果在红盒或者黄盒子;

  蓝盒子上写着:糖果在此盒里;

  红盒子上写着:糖果存绿盒子里。

  如果只有一个盒子放了糖果,并且只有一个盒子上面是真话,则装了糖果的盒子是( ?)

  A. 黄 ???????B. 绿 ???????C. 蓝??????????D. 红

  29. 某科室共n人,如果“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该科室所有的人都不是四川人”,“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中有一句是假话,则下列必然为真的是( ?)

  A. 该科室科长是四川人?????????????B. 该科室科长不是四川人

  C. 该科室只有一人是四川人?????????D. 该科室只有一人不是四川人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 材料:

  刘老师带两个成绩迥然不同的班,二班的成绩相对较差,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调皮捣蛋。经过向老师、学生调查了解情况,刘老师调整了教育策略,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人发言,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他和二班学生一起唱歌。一段时间后,二班学生活跃了很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问题:

  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31. 材料:

  某学生的小说写得差,但对写小说有浓厚的兴趣,可是他父母不同意孩子写小说。王老师夸奖该生思维活跃,并鼓励他写小说,结果该生取得了明显进步。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32. 材料:

  熟练与陌生

  史铁生

  艺术要反对的,虚伪之后,是熟练。有熟练的技术,哪有熟练的艺术?

  熟练(或娴熟)的语言,于公文或汇报可受赞扬,于文学却是末路。熟练中,再难有语言的创造,多半是语言的消费了。罗兰巴特说过:文学是语言的探险。那就是说,文学是要向着陌生之域开路。陌生之域,并不单指陌生的空间,主要是说心魂中不曾敞开的所在。陌生之域怎么可能轻车熟路呢?倘是探险,模仿、反映和表现一类的意图就退到不大重要的地位,而发现成其主旨。米兰·昆德拉说:“没有发现的文学就不是好的文学。”发现,是语言的创造之源,即便幼稚,也不失文学本色。在人的心魂却为人所未察的地方,在人的处境却为人所忽略的时候,当熟练的生活透露出陌生的消息,文学才得其使命。熟练的写作,可以制造不坏的商品,但不会有很好的文学。

  熟练的写作表明思想的僵滞和感受力的麻木,而迷恋或自赏着熟练语言的大批繁殖,那当然不是先锋,但也并不就是传统。

  如果传统就是先前已有的思想、语言以及文体、文风、章法、句式、情趣……那其实就不必再要新的作家,只要新的印刷和新的说书艺人就够。但传统,确是指先前已有的一些事物,看来关键在于:我们要继承什么以及继承二字是什么意思?传统必与继承相关,否则是废话。可是,继承的尺度一向灵活因而含混,激进派的尺标往左推说你是墨守成规,保守者的尺标往右拉看你是丢弃传统。含混的原因大约在于,继承是既包含了永恒不变之位置又包含了千变万化之前途的。然而一切事物都要变,可有哪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和需要永恒不变的吗?若没有,传统(尤其是几千年的传统)究竟是在指示什么?或单说变迁就好,继承又是在强调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陌生之域,陌生的围困是人的永恒处境,不必担心它的消灭。然而,这似乎又像日月山川一样是最不可丢弃的,强调继承真是多余。但是!面对陌生,自古就有不同的态度:走去探险和逃回到熟练。所以我想,传统强调的就是这前一种态度——对陌生的惊奇、盼念、甚至是尊敬和爱慕,唯这一种态度需要永恒不变地继承。这一种态度之下的路途,当然是变化莫测无边无际,因而好的文学,其实每一步都在继承传统,每一步也都不在熟练中滞留因而成为探险的先锋。传统是其不变的神领,先锋是其万变之前途中的探问。

  问题:

  (1)熟练与陌生的含义是什么?(4分)

  (2)谈谈你对“好的文字,每一步继承传统”的理解。(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共50分)

  33. 作文: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

  2014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一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黄老师的做法是创生出新的课程,体现了其课程开发的意识,故选B。

  2. A【解析】本题考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故选A。

  3. 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孙老师以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导致教育评价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D。

  4. B【解析】本题考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对于口误恰当的处理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故选B。

  5. 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规方面的知识。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是不合法的。故选C。

  6. 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故选B。

  7. 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而学校则是推广这种语言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教学,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故选C。

  8.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教育局将全县的所有优秀教师调配给某一所学校,会加剧学校的不均衡发展,扩大学校之间的差距,违反了上述规定。故选D。

  9. C【解析】本题考查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任何教育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通力合作。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选C。

  10. 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师李某将小强反锁在办公室直到深夜的行为,侵犯了小强的人身自由权。故选D。

  11.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只是要求初步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而不是体系完备。故选D。

  12.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教师刘某将学生王某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刘某罚王某做俯卧撑致其头部磕伤,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故选D。

  13. 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权利。教师具有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同时也有培训、终身学习的义务,但前提应该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而不是在暑假期间强制执行。故选C。

  14. 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应该与家长都沟通,但这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故选A。

  15. 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迟老师编写教材,出现不少错误,面对同事的质疑还不以为然,违反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故选B。

  16. 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责任。当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故选C。

  17. 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方面的知识。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故选C。

  18. 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典故。黄袍加身源于赵匡胤陈桥事变的故事;祸起萧墙出自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破釜沉舟出自《孙子兵法》;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 ??狄传》。故选A。

  19. A【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太阳系中,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故选A。

  20. D【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加勒比地区位于中美洲,马达加斯加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非洲东南部岛国。故选D。

  21. A【解析】本题考查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鸣凤是巴金的《家》中的人物形象,涓生是鲁迅的《伤逝》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出自鲁迅的《祝福》,孔乙己是鲁迅的《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故选A。

  22. B【解析】本题考查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阳关三叠》中国古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该曲取材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故选B。

  23. D【解析】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惊蛰、清明、谷雨都是在春季,白露则在秋季。故选D。

  24. D【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书法艺术的鉴赏。图中所示应为草书,故本题选D。

  25. 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司南是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的一种仪器,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故选B。

  26. B【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中word的使用。选项A是绘制表格,C是清除所有格式,D是表格样式。故只有选项B是擦除表格。

  27. 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在excel中,对数据源进行分类汇总之前,应先选定需要分类汇总的行列,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故选C。

  28. C【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从题干“如果只有一个盒子放了糖果,并且只有一个盒子里是真话”,黄盒子和蓝盒子的话是互相矛盾的,其中有一个是真话,则绿盒子和红盒子的话是假的,即糖果不在红、黄、绿三个盒子里,那么糖果一定在蓝盒子里。故选C。

  29. B【解析】本题考查直言命题的推理。题干“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该科室所有的人都不是四川人”和“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中有一句是假话,“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与后面两句都是矛盾的,所以,这句话是假话,其余两句为真,且后两句为从属关系,即该科室所有的人都不是四川人。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30. 【参考答案】

  刘老师的行为是值得赞扬的。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的人;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把学生作为有发展潜力的人;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刘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共同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鼓励内向的人发言,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力的人,并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在晚会上还和学生一起唱歌,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的把学生当做独立个体平等地对待。

  因此,刘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理念。

  31. 【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共包含六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材料中的老师体现出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的道德规范。

  (1)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书育人指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写小说,并赞扬其思维活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激发其创新意识,正是体现了教育与人的职业规范。

  (2)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王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小说写得差而指责其不务正业打击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并且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这做到了一名老师对自己学生应有的尊重,充分表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呵护。

  因此,王老师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赞扬的,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时刻谨记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并时刻践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在它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之路会走得越来越好。

  32. 【参考答案】

  (1)本文中的“熟练”指文学中熟练或娴熟的语言,“陌生”指的是文学中的陌生之域,并不单指陌生的空间,主要是说心魂中不曾敞开的所在。陌生之域不可能运用熟练的语言。

  (2)传统强调的就是一种态度——对陌生的惊奇、盼念、甚至是尊敬和爱慕,唯这一种态度需要永恒不变地继承。好的文学,其实每一步都在继承这种态度。

  人们对传统和继承的看法不一,原因在于继承是既包含了永恒不变之位置又包含了千变万化之前途的。陌生之域是永恒不变的,但是面对陌生,自古就有不同的态度:走去探险,和逃回到熟练。传统是文学不变的神领,先锋是其万变之前途中的探问。好的文学,就是不断地在人的心魂却为人所未察的陌生之域发现、探索,每一步都不在熟练中滞留因而成为探索。

  三、写作题

  33. 【写作思路】

  (1)立意: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考试视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而定。

  (2)选材:教育教学中的事件、社会教育热点新闻、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可以作为写作材料。

  (3)情感表达:写出真情实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4)文字表达:可用四字词、成语、俗语等为文章增色。

  (5)组织结构:注意首尾呼应;记叙文可用倒叙、插叙等写作手法;议论文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