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弥留之际,到底说了哪8个字,让守在一旁的孟锦云泪如雨下

  毛主席一生为国为民,从来都是勤俭节约,向来不喜欢过寿,也不喜欢有人给他特意做寿,或者是行一些大礼之类的行动。

  唯独只有1975年12月26日,这是毛主席的最后一个生日,他接受了一个人的磕头。

  而且,这个人还并非是毛主席的女儿或者儿子,而是一个与毛主席毫无血缘关系的护士,这个护士的名字叫做孟锦云。

  由于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毛主席的帮助与照顾,所以在毛主席生日之时,她直接跪在了毛主席的面前,还磕了三个响头。

  图丨毛主席和孟锦云

  孟锦云说:“您总说把我当半个女儿,那我就按照我们老家的传统,给您磕三个头,不为别的,就希望您能够一直健康!”

  孟锦云作为毛主席的贴身护士,长期以来一直悉心照顾毛主席的饮食起居,陪伴毛主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甚至,在毛主席弥留之前,最后和孟锦云说出了8个字,让孟锦云顿时间泪流满面。

  毛主席究竟和孟锦云说过什么?而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图丨毛主席和工作人员

  1971年,毛主席亲自去南方巡行,想看看民众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毛主席对沿路接待的群众都特别亲切,可在回来之后,他却感染上了风寒,后来病情逐渐加重,转变成肺炎。

  尽管接受了治疗,可病情却没有得到根治,病情逐渐积累下来,几年之后,行走对于毛主席已经十分困难,现在他必须要在他人的搀扶之下,才能慢慢行走。

  1976年,对于毛主席是充满打击的一年,也是他的身体迅速恶化的一年。

  那一年,周总理和朱老总先后离开了人世,毛主席也为之悲痛了很久,而后来的唐山大地震,更是让主席深受打击。

  由于情绪上受到了极大打击,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受到了伤害,本就严重的病情久久不能得到好转。

  图丨毛主席

  孟锦云有时会看见毛主席,在偷偷一个人流泪,此时的他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且身体还不好,可他内心却仍然有很多需要牵挂的事情,孟锦云就经常同他说话,尽可能让毛主席觉得开心一点。

  毛主席在工作之余特别喜欢读书,他的房间里堆满了书,甚至床头都是很多书。不管每天工作到多晚,毛主席总还是会抽出时间来读书。

  有一次,孟锦云好奇地看着毛主席在读什么书,毛主席看到以后,就将手头的书递给了孟锦云,问了一些关于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

  孟锦云接过毛主席递来的《资治通鉴》,茫然地摇了摇头,她只知道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却从来不了解里面的内容。

  毛主席就和她讲了一些书里面的内容,孟锦云听得津津有味,觉得主席了解的知识可真多。

  图丨资治通鉴

  于是就开口问道:“您怎么看一本书能懂得这么多呢?我看一遍书往往过不了多久就忘了。”

  主席看她这么诚恳地发问,露出了微笑,亲切地回答说:“因为我看书不止看一遍,就拿这本书来说,我已经读过17遍了!”

  这个数字让孟锦云十分惊讶,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毛主席接着说:“这本书很值得读,我每次读都能领悟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不断做笔记,不断学习。”

  毛主席当即还鼓励孟锦云要多读书,了解历史知识能够增长我们的见识,只有多学习才能多进步。

  受到了毛主席的鼓舞,孟锦云后来真的开始坚持读书。

  图丨中南海工作人员

  每次趁着毛主席空闲的时候,孟锦云还会向他请教书里面的内容,如果两人正好读的是同一本书,那他们还会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

  之后有次在看书的时候,毛主席突然问孟锦云:“每次读书,你是怎么看待书里面的内容的呢?”

  孟锦云不明白主席为何这么问,回答说:“书里面怎么写,我就怎么记下来。”

  毛主席说:“这样读书可不行,我们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书里作者的观点并不一定全都是对的,一定要学会自己判断。”

  孟锦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些东西她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看来读书方面还是大有学问的。

  图丨毛主席

  而如此一来,她对毛主席更是充满了敬佩,主席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好的老师。孟锦云一直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定期为主席检查身体,看他的病情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孟锦云在毛主席身边,照顾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她突然想到自己还不是党员,于是主动向毛主席提出:“主席,您能不能批准我入党呢?”

  她本想着这件事被毛主席亲自批准,肯定就没有问题,可没想到毛主席却对她说:“入党这件事情我可没有资格直接批准,你要写一份入党申请书,自己找对应的党小组审批通过才行。”

  按照毛主席所说的话,孟锦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并联系党小组的统治进行相应的流程。

  当时,由于需要两个入党推荐人,孟锦云就想让毛主席帮自己当这个介绍人。可毛主席再一次严正地拒绝了她:“我的身份比较特殊,做你的推荐人不太合适。”

  图丨毛主席

  这让孟锦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公正无私,其实这件事情对他并不麻烦,可在毛主席看来,再小的事情都不能滥用职权。

  随着毛主席的眼疾越来越严重,同时他仍坚持要读书和工作,这对他视力的伤害特别严重。

  于是,孟锦云就主动要求,把书上的内容念给毛主席听,这样一来,他就能够知道想了解的内容,对眼睛的负担也没有那么大。

  当时,为了保重毛主席的身体,一般来客都不能随意被允许见到毛主席,而就算是高级领导人,在见到毛主席之前,都必须经过他身边几个人的安排,孟锦云就是负责安排的人员之一。

  她知道毛主席一直专注于工作,如果谁有事需要他帮忙,他定然不会拒绝。但由于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孟锦云只能尽可能想让他少一些劳累。

  图丨毛主席

  后来,毛主席发生过两次很严重的心肌梗塞,而这两次都是动了很大的手术,才抢救回来的。此时毛主席的营养状况不佳,毛主席吃东西也没有胃口。

  医生建议给毛主席用插鼻饲管,确保基本的要素得到补充。可毛主席却不接受这一方案,年纪大了不想再这样折腾,更不想要那冰冷的机器插到自己的体内。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孟锦云一直耐心地劝导毛主席,就像对一个年长的老人那样安抚着,毛主席最终才接受。

  1976年8月26日,毛主席再一次心脏病发作,此次发作十分严重,情况十分令人堪忧。

  从这以后,毛主席经常性地陷入昏迷,时常要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苏醒过来,身边根本离不开人照顾。

  图丨毛主席

  到了9月8日,毛主席依然像往常一样,仍在坚持工作,毛主席连续审阅了3个小时的重要文件,并一一做出了批注,当他终于做完全部工作以后,他再度陷入了昏迷。

  过了很久,在晚上7点10分左右,毛主席终于醒了过来,这次昏迷的时间过了特别久,所以孟锦云一直在他的身边,十分担忧地守护着主席。

  毛主席用尽了几乎所有的力气,对孟锦云说出了8个字:“我很难受,叫医生来。”说完这句话,毛主席就又陷入了昏迷。

  孟锦云赶紧叫来了医生,与此同时,她一下子泪如雨下,她知道毛主席的身体一定是撑不住了,才终于表达了自己身体的感受。

  孟锦云知道,毛主席时常感受到的,应该都是痛苦和难受,可在此之前,毛主席一直都自己强忍着,从来没有说过难受。

  图丨毛主席(剧照)

  想到毛主席这么久以来,一直承受着如此的病痛,还同时牵挂着祖国和人民,一直忙于工作,孟锦云哭得完全停不下来。

  9月9日凌晨,医生抢救无效,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永远离开了人世。

  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而孟锦云更是痛苦万分,对他而言,毛主席就像是一位父亲、一位老师,他帮助了自己太多,也教给了自己太多的道理。

  后来,在每一年毛主席的诞辰与离世的日子,孟锦云都为会为毛主席扫墓,并且在他的墓前站立良久。

  其实,孟锦云不是一开始就为毛主席工作,而两人之所以认识,还要从之前的一次舞会说起。

  图丨毛主席追悼大会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孟锦云出生于湖北省内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从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十分重视培养孟锦云的教育,还让她学习了舞蹈,提升自己的气质。

  在孟锦云12岁那年,她考入了文工团,在当时一众的同学当中,她的年龄算是很小的,但她跳得也十分出众。

  由于孟锦云个子长得十分出挑,而且之前读书沉淀下来的气质,显得极为突然,让她成为了同学当中十分优秀的一个人。

  1963年,孟锦云作为少数几个人中之一,被选中到中南海进行舞蹈表演。这个选拔不仅要擅长表演,而且还会十分严格地,对表演者的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做出评估。

  而之所以举办这种活动,则是由于当时的娱乐活动匮乏,文艺表演是领导同志们,难得可以得到放松的娱乐方式。

  图丨文工团

  第一次来到中南海的孟锦云既兴奋又紧张,在这之前,她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党中央的领导呢。那天表演完后,在自由跳舞之前,孟锦云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笑着和其他同志打招呼,这让孟锦云感到十分新奇,她以为毛主席身居要职,应该是一丝不苟的,没想到竟然如此平易近人。

  孟锦云对于这样和蔼可亲的毛主席感到很好奇,她觉得这是一个了解主席的大好时机,所以犹豫了再三,终于决定来到主席身边,问能否邀请毛主席一起跳舞。

  当时孟锦云的心情十分紧张,她突然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些太冒失了,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毛主席怎么会答应和她一起跳舞呢。

  正当她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毛主席当即就表示了同意。在跳舞的过程中,主席还主动问她家乡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图丨毛主席跳舞

  孟锦云笑着回答说:“我叫孟锦云,是湖北人!”

  毛主席惊讶了一下,然后轻松地说着:“这还挺巧,我是湖南人,算起来我们还是隔着洞庭湖的半个老乡呢。”

  因为毛主席的幽默和友好,孟锦云也不再那么紧张,还和毛主席聊了一些天,他一下自己的主席和平常人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她之前想象的那么大。

  孟锦云问毛主席:“为什么领导人们都喜欢跳舞呢?”

  毛主席笑着说:“很多领导人都是国家的老同志了,如今他们年龄大了,没有力气做太累的事情,可还想着坚持体育锻炼,于是就都很喜欢跳舞,而且大家在一块还很热闹!”

  图丨毛主席(左)

  孟锦云也很喜欢和大家在一起跳舞的氛围,这让她感受到大家就像是一个团体,有说有笑,过得十分愉快。

  孟锦云甚至还和毛主席开起了其他人不敢开的玩笑,她见到毛主席脸上有一颗痣,就说:“主席脸上有一颗痣,说明主席是个有福气的人!”

  毛主席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毛主席顺着她的话继续说道:“我看你脸上也有一颗痣,那你以后肯定也有福气呢!”

  这次见面,让毛主席对她的印象很深,觉得这个小姑娘十分可爱伶俐。

  后来,中南海举行的几次舞蹈表演上,孟锦云又见到了平易近人的毛主席,期间他们也多次交流,都让孟锦云觉得十分高兴。

  图丨文工团

  可是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却没有持续多久。

  1968年,孟锦云被捕入狱,她最初一直觉得很冤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捕,孟锦云一直强烈要求要见领导,当面向上级反映自己的问题,可监狱管理的人根本不理睬她。

  时间久了,孟锦云逐渐灰心丧气,没有其他希望,只能在监狱里这样待着。一直到1973年的一天,她突然得到通知,说她被释放了,这才得以出狱。

  她本来想要重返文工团,可由于她曾经有过被监禁的经历,被工作人员拒绝了,甚至文工团还特意派车,把她遣返回了湖北老家,孟锦云只能够在当地寻找新的工作。

  她找到了一份护士的职业,每天都十分辛劳地工作,可孟锦云发现,自己受到的种种待遇完全比不上其他同事。

  图丨护士

  她知道,之前被捕入狱的事情,可能要成为她一生的污点了。但她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犯错误,她更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被逮捕入狱。

  后来,一次偶然前往北京,孟锦云才知道,当年是因为有朋友找毛主席请求帮忙,毛主席得知孟锦云的情况,然后才亲自帮了她。

  这让孟锦云在感动之余,想要再次请求,得到毛主席的帮助。几经辗转,经过熟人的帮助,孟锦云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她在毛主席面前显得有些犹豫,结结巴巴地问道:“毛主席,您还记得我吗?”

  毛主席看了她一会儿,然后笑着说:“你不是我的半个小老乡嘛,我当然记得。”

  图丨毛主席

  这让孟锦云十分感动,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告诉了毛主席,说自己想要继续在文工团工作,更想要留在北京。

  毛主席当下就说:“你可以留下来,北京怎么还容不下你不成?”可孟锦云却十分犹豫,她担心曾经的那段经历,影响她找工作,毕竟她已经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毛主席说:“既然你当过护士,那就留在我身边吧,放心好了,不会有人为难你的!”

  毛主席果然说到做到,不久就找人安排好了孟锦云的相关工作与手续办理,因而,自那以后,孟锦云也就正式成为了毛主席的专门护士。

  直到毛主席去世几年后,孟锦云才终于完成了入党流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图丨毛主席逝世

  这让孟锦云再次怀念起了毛主席,他曾经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让孟锦云无比感动与崇敬,他真正是自己思想进步路上的引路人!

  伟大的毛主席,一生都在牵挂国家与人民的事业,他一生都在劳累着、奔波着,直到去世之前,他依然没有停止过工作,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

  据和毛主席共处过的人后来回忆,他们中没有一个不感念他的平易近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亲近人民、帮助人民进步的人,而人民也同样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