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方士经典语录英文

  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林美芳退出了所有“鸡娃”的群。她的生活有了另一种规律:每天给隔壁房间的儿子发两次提醒吃药的微信,每两周到医院开一次假条;每3天在案板上切分一次药片,放到带隔断的绿色小药盒里,时间久了,药末弥散在缝隙中。上班途上,地铁上穿校服的孩子偶尔会让她想起,自己是一名高三学生家长。

  这是她的秘密:两年前儿子被确诊重度抑郁,经历了休学、复学、复学失败,现在持续请假在家。除了母亲和丈夫,她无法向其他人启齿“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

  能让她不孤单的是七八个家长微信群,几乎每个群都是满员。和她一样,群友都有被诊断为抑郁症或双向情感障碍症的孩子,从初中生到大学生。孩子们失眠、悲伤、易怒或在手臂上划下一条条伤痕,承受着恶心、手抖、嗜睡、长胖等不同的药物副作用。

  医学界尚不能给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明确成因。抑郁症的诊断没有生物学指标,心理测评量表的结果作为参考,医生的“听诊器”是眼睛、耳朵和嘴——依靠经验观察、倾听和交流。

  诊室门口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裴双义5年前注意到这个趋势。去年,他所在的科室门诊诊疗了8000多名学生,住院治疗的有近600名。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学生是四大重点防治群体之一,把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的健康体检内容。

  抑郁症检出只是第一步,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反复的病情、疾病污名化带来的影响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困难,是大部分孩子和家庭要面对的一道道关卡。

  1

  高二开学第二个月,儿子陈恒告诉林美芳,自己不想去上学了,每天在教室里听不进去,头晕头痛,很难受。他想在家自学,考试的时候再去学校。林美芳没好气,“好不容易考进市重点高中怎么能不去上?我脸都会被你丢光的!”

  母子俩达成的“协议”是,在他实在不舒服的时候,林美芳帮他请假,“半天半天地请”。没多久,林美芳被请去学校,她对面坐着4位“特别严格”的老师。她们帮她分析孩子的情况,并重申年级组规定“每个月只能请两天假”,尴尬窘迫的场景至今仍让她难受。她坦言,那时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懂、有点软弱的妈妈。

  林美芳观察到儿子陈恒高中入学后,每天6点多出门,公交地铁1小时,赶在7点15分前到校。晚上6点多回到家,一脸疲惫地吃完饭就去睡觉,凌晨两三点爬起来做作业,直到天亮。儿子不满意自己处在中游的成绩,要全力向前赶超。双休日,儿子要求请家教补课,并告诉林美芳“自己不累,不找家教才累”。

  “要不要找个心理医生?”她试探性地问儿子。“要的。”陈恒回答。培养孩子她没计较过钱,心理医生上门辅导,900元两个小时,她决定有效的话就持续到高三。

  陈恒心悸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情绪也越来越低。他形容“静坐的时候心跳也会非常快,像刚刚结束长跑,但是不会气喘”,夜里很难入睡又很早醒来,精神非常疲惫,曾经担任校棒球队主力的他对运动也没了兴趣。在医院检查一圈儿,“跟器官器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关系”。最终,在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陈恒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事实上,心理和情绪上的异常可以牵引出躯体症状,裴双义和同事们在接诊时看到过不少,医学上称之为“躯体化障碍”。来就诊的青少年,有的头痛、背痛,有的频繁腹泻,临上学就失眠、手心冒汗、恶心呕吐……治疗的经历也类似——验血、做核磁,在内科、中医科辗转,有的“在儿科住院,被抽了40多管血”。

  孩子们的病历袋里装着多个医院的诊断结果,家庭条件好的几乎跑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医院。病例上大都写着“情绪低落,生活兴趣减退”“重度抑郁,伴有自残行为”“中度抑郁复发,第二次住院”,等等。

  “基本上都是发现了一大段时间,而且学习能力下降得都非常厉害,好多孩子不去上学,已经回到家庭里,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裴双义说,“在学校里,他们大脑的可接受性已经很低了,基本上是去睡觉或者去发呆。”

  2

  向外人解释清楚“抑郁症是一种病”,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父母,也很难与孩子共情。

  陈恒向朋友坦承自己的病,对方嘲笑他,他便不再提起,觉得母亲编造“孩子心脏不好”作为自己不上学的借口更合适。他自己起初也不能接受“抑郁症”的诊断,那更像是因为软弱、不坚强生的病,他一度会向“躁狂症”的方向伪装。

  在浙江省康复医疗中心15层的病房里,住着40多位受心境障碍困扰的青少年,其中近八成是中度或重度抑郁。其中有从省重点高中休学过来的学霸,也有老师家长眼中的“异类”——厌学、吸烟、酗酒、仇亲、沉迷网络、有暴力行为。在医护人员眼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聪明、敏感”。

  大多数孩子手臂上留着自我伤害的痕迹,伤痕密集的,像红色的蜘蛛网。裴双义接诊时,都会先检查孩子的手臂,大部分是非自杀性自残。他认为,当孩子已经很难向别人诉说痛苦时,会选择划伤自己,出血的伤口刺激视觉,产生内啡肽缓解自己的焦虑。“搜刀”是护士们的日常工作之一,总有孩子想通过外卖或是快递把刀片运进住院区。

  康复中心的病房不是封闭病区,未成年人住院需要家长陪护,孩子们穿着蓝绿色的病号服,手上戴着黑色定位手环。出院时手环才会被护士用工具摘下。有孩子在网上买了吸铁石,破解出打开手环的办法,并且找到医院的监控死角,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翻墙跑了出去。找到他的时候,他闷闷地说,自己只是想回家了。

  病房里几乎每天都会有孩子的尖叫,可能只是家长的某句话激怒了他;有追着母亲大打出手的孩子,也有忍不住教训孩子的父亲。需要暂时约束冷静时,身高一米九几的保安会进病房帮忙。

  一间病房里,母亲听完儿子怒吼着的“指控”,捂着胸口背靠着墙蹲了下来,掩面哭泣。医生和护士进门调解,儿子冷漠地坐在一旁刷着手机,“没什么感受,她这样只会让我觉得我是这个家庭的累赘”。

  “家长的痛你们是看得见的,但我们的痛你们看不到,也想象不到。你们只看到了那几分钟的家庭关系。”患病3年的李天冉形容,“生病时觉得活着很累,每天最痛苦的事就是醒来。”去年复发时,他站上了19楼的楼顶,给朋友家人打电话告别。

  一名被确诊重度抑郁的高一女生在电话里告诉父亲,自己很累,顶不住了。父亲鼓励她,“再坚强一点,勇敢一点,顶一顶就过去了”。电话那头传来女儿的哭声,“我给你打电话就是跟你说声再见,我真的不行了。”

  抑郁症患者社群“渡过”的咨询师邹峰见过不少不理解、不接受孩子生病的父母。

  一次,邹峰被一位“做事情很认真很努力,事业很成功”的父亲逼急了。不管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怎么解释,这位父亲坚持认为,孩子就是不懂事不听话,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碰触自己的底线,抑郁症不过是为逃避学习找的理由,“他根本没病”。

  邹峰义愤填膺,忍不住回怼道,“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他不是一个坏种,不是天生懒、不求上进的,他是碰到困难了、痛苦了,才变成这个样子。如果你觉得他天生是一个坏种,那也是遗传了你。”

  遇到来咨询的父母,邹峰常说的是,他就是太努力、太懂事才会生病的,孩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都已经抑郁了,不想活了,在自己伤害自己了。他只是生病了,不是变坏了。“家长一定要理解到这个程度,孩子才会觉得安全。”

  3

  诊室是厚厚的木头门,李天冉亲身试验过它的抗击打性。那次,处于躁狂状态的他在诊室与母亲争吵起来,他突然站起来,转身挥起拳头重重砸向门。“门纹丝没动,医生见过大场面,只是平静地喝了口苏打水。”李天冉事后回忆。

  穿校服的女孩子从坐进诊室时便开始小声哭泣,腿和脚忍不住地抖。“我刚刚还好好的。”她告诉医生,自己一个人时情绪很低,但是哭不出来,最近没有用刀割自己的手腕,“因为没有工具”。

  “有没有吃很多饭?做心理治疗怎么样?有没有不好的想法,比如自杀的想法?”医生问。母亲抢答了大部分问题。

  裴双义见过一些“不太说实话”的家长,为的是让孩子的病看上去稍微轻一点,能尽快回到学校。“但问题是,你这个病不弄清楚的话,孩子还是会出事情。”裴双义接诊的一个女孩,已经出现“命令性幻听”,爬到二楼要跳下去的时候被同学拦住。

  “打假”是他和同事日常的工作之一。面对有所隐瞒的孩子和家属,他们靠经验、提问和观察反复验证。

  一位父亲经常开很远的车程带孩子来看病。女孩心疼父亲,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是家里的负担,心里内疚。所以只要父亲陪她来,她就告诉医生,自己挺好的了,心情也很好,不用怎么治疗了。

  裴双义看到孩子说话时眼神恍惚,有时候眼圈发红,而且她做心理测评量表时没有说谎。他继续尝试与女孩沟通。

  “医生我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一点改变都没有,我感觉不到快乐,我还是觉得我是多余的,我是家庭的负担,所以我就真的不想再治了。”女孩告诉他。

  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和孩子问出同样的问题。“没有一点好转,我想放弃,看不到希望”“他吃3个月药了,心理咨询也在做,我们不对的教育方法也改了,他怎么还不好啊!”“今年望明年,明年望后年,我都快和孩子一起生病了”……

  大部分时间,裴双义和同事们都是在解决家长的问题,“因为家长太焦虑了,他总想让你给他一个肯定的回复,比如什么时候能好,他们想要看到希望。”邹峰见过一些帮孩子治病的家长,最后自己比孩子病得还重。

  “没办法不焦虑,她生病就不能上学,不能上学就没有朋友,就更容易生病了,没有文凭将来怎么工作?”一名母亲试过很多“正的”“邪的”治疗方案,她向所有亲戚朋友封锁了孩子生病的信息,“救孩子是妈妈的本能”。

  4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寻找病因是父母在孩子被确诊后最着急做的事。

  有的母亲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控制欲太强了,指使、监督得太多。孩子告诉她,自己太想自由了,宁可生病也要自由;有的追溯到孩子婴幼儿时期,因为早产,孩子睡了6个月保温箱,从小没有安全感;有的对家庭进行剖析,夫妻俩感情破裂离异,女儿从不与父亲亲近,怕那样做会伤害妈妈,长大后,在交友特别是异性交友方面有很多困难;有的经历过家暴,自己被打,孩子也被打;还有的猜测是儿子换到新的学习环境,一时间接受不了成绩的落差,于是病了。

  陈恒一度认为“爱这种东西很虚无”。童年时,他觉得母亲不喜欢自己,一直想摆脱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是他根据自己“观察”得出的结论:比如上小学时,母亲要求他每天下午放学后,必须在学校自习到5点,再自己回家,爷爷奶奶想去接他也被拦下了;有一次他的手工忘记带到学校了,母亲给他送去,但是弄坏了;有一个暑假,他没被接回家,而是被送去了外婆家,“我那时也很难受”。

  这些细碎的事,林美芳都忘记了。她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告诉她孩子总比别人慢半拍,别的小朋友排好队了,她儿子还在收拾书包,终于收拾好走到队尾,哗啦一声,书包里的东西全掉出来了。她带儿子去私立医院测过智商、情商值,也检查过是否有自闭症。孩子有时不听话,又特别犟,她脾气暴躁,会忍不住打骂孩子。

  林美芳知道儿子恨她,在教育孩子上,她走过许多弯路。她想给儿子道歉,但话刚说到“以前妈妈哪里做得不好,你指出来”,儿子便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再说了,“没有没有。”

  “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本身就不易,特别是家里之前没有这种环境和基础的。”裴双义在诊室见过孩子呵斥母亲,让她“滚出去”;有父亲敲不开孩子的门,担心孩子在房间做傻事,从室外的阳台上爬进了孩子的房间;还有母亲揽下孩子生病的全部责任,一直跟孩子说对不起,你生病是妈妈造成的。复诊时,她很少描述孩子的症状,总在检讨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或者说哪句话又说错了,又引起女儿的反感了,导致她的病复发了。

  “我们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最关注的还是家庭。”裴双义认为,“孩子病了,情绪或者行为出问题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庭‘生病’了。但家庭只是一部分的关系。”

  但裴双义和同事们几乎不在孩子面前数落父母的不是,他们觉得那样对父母不公平,也不利于家庭关系的修复和孩子的康复。

  他给家长的“通用”指导是,与孩子相处时,一定要从家长说变成孩子说,家长认真听,不要轻易去评判。

  浙江省康复医疗中心主治医师曹新毅认为,近些年青少年抑郁症与生活环境、科技的进步、孩子的学业压力都有关系。“孩子参加中考,职高与普高录取比例1:1。有多少从农村考出来成为‘中产’的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去学技术,将来可能成为一名蓝领这种出路?家长给孩子排满了课外班,孩子连出去跑一跑的时间都没有。”

  “太(内)卷了(内卷:多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一名患有躁狂症的初一学生向记者形容他的班级环境。班上的部分学生,已经自学完初三数学。他的强项是哲学,最喜欢黑格尔,常读《近代哲学史》,这是他在班里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病前,他经常进行自我哲学辩论,像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他的打算是,“和他们一起卷,卷赢了再去改变。”然而计划还没开始,他被诊断为躁郁症——生病时,他两天没有睡觉,思路清晰,神采奕奕,但随后进入情绪低落期,没有动力做任何事,包括起床喝水。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约9.4%的12-17岁青少年有一次重度抑郁发作。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科医生刘华清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儿童患抑郁的比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

  林伟的儿子生病休学两年,4次被强制送进医院。她直言,在当下,不“鸡娃”很难。在她和孩子姥姥的努力下,儿子20个月能背《唐诗三百首》,3岁时掌握的英语单词比6岁的表哥还多。儿子没读过儿童版书籍,书柜里的书比同龄人高出好几个档次。但现今,儿子又住院了,家里的冰箱、茶几被儿子砸碎了,新装修的地板上留着坑。

  和林伟儿子同龄的一名病友回想起童年,印象最深的事是幼儿园放学回家每天都要认识字卡片。每错一个,母亲手里的小竹竿都在他腿上留上一条印。他现在看到“蝴蝶”两个字还会恐惧。

  有家长对孩子童年时的经历不以为意,说“实在是给这病找原因”。孩子过于追求完美主义,达不到目标会失落,进入情绪的恶性循环。但在邹峰看来,大多数完美主义是从小培养的。有的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开始训练,“你不听话不认真,妈妈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妈妈不要我了”意味着“我就要死了”。“所以这些孩子对不完美的恐惧跟对死亡的恐惧是一样的。”

  “我儿子得这个病,其实一半的错误在我这里。”林美芳说,“包括我们微信群的家庭,好多都是孩子生病以后,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全部都改变了。”

  最近,一部讲述“家长如何鸡娃”的电视剧正热播。林美芳和群里的妈妈们拒绝看,因为会在剧中“不停、不停地照见曾经的自己”。

  5

  陈恒也“一直在找直接触发了生病开关的那件事”。

  在他看来,没有哪一件具体的或是有指向性的事,“情绪一直积攒,恰好那个时候好多事情一起发生了。”

  陈恒曾被送进当地一家戒网瘾学校,理由是他昼夜颠倒地玩游戏,眼神发直,脾气暴躁,打碎过家里的窗户,还殴打了母亲。

  林美芳回忆,儿子暴躁打人时,他们想把他送进精神卫生院去住院,但是儿童病房的床位要等。她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在别人的介绍下把儿子送去了网戒所。这家戒网瘾学校登上过当地晚报,聘请了知名的教育专家,一年6万元。学校的几名教官假扮便衣警察,以“打了母亲要带去派出所做笔录”的理由带走了陈恒。

  直到“豫章书院”曝光后,陈恒才第一次把在戒网瘾学校的经历自述出来,因为觉得“舆论终于站在了孩子这边”,他可以证明自己是“受害者”了。而之前,他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这段经历,“因为这类学校被视作‘少管所’或是青少年进监狱前的最后一站”。

  在戒网瘾学校里,他因为没有整理好内务,被体罚几百个深蹲,做到肌肉拉伤,坐都坐不下来。饭菜里有时会吃出虫子,难吃又不够吃,他经常做梦都是在吃零食。3个月后,才允许家长探视,见家长的时候会有教官陪着,他不敢告诉父母,因为担心父母不一定会信,如果不信就会被延长毕业时间。但远离父母让他享受到了自由,有时夜里一个人自学数学时,他甚至还会感叹生活美好。

  戒网瘾学校只是破坏陈恒与母亲信任的开端,回到家后,他发现父母只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那一年他过得提心吊胆,很怕惹父母不开心,他的成绩也前所未有地好。第二年暑假,陈恒的母亲以他不努力学习为由,在暑假又把他送到网戒所,一直待到开学才回来。

  “我觉得可能是曾经受过的伤害太大了,比如说跟父母的关系,跟学校的关系,还有对自我认知,就这样一种迷茫的感觉,然后‘腿’就断掉了。”陈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把自己的病比喻成“精神骨折”。

  林美芳在多年后知道这段经历背后的故事。她手机里收藏儿子在网戒所时的照片,是当年教官发给他的,儿子晒得黑黑的,坐在操场边,咧着嘴笑。

  第二次送儿子进去是因为看到前一年“教育”的成效,儿子看起来很阳光,每天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她想让儿子的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下去,不要变。她也承认自己贪便宜的心理,网戒所曾承诺一年内不满意可以免费送来接受教育。

  “那次我完全崩溃了,我再不想和我母亲讲话,我和她完全就不是一个频道的人,我和她说什么都没有用。我在我爷爷死时都没有哭过,在那时候哭了,我真的很伤心,真的很想离开这个家,第二次送我进网戒所的伤害延续到今天,这对我是彻彻底底的伤害。”陈恒说。

  在北京安定医院网络成瘾门诊,副主任医师盛利霞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就诊的70%-80%被家长认为是手机成瘾的孩子,最后都被诊断是抑郁状态,沉迷手机是孩子缓解抑郁症相关症状的行为表现。

  陈恒表示自己不是很喜欢打游戏,“但打游戏能让我跟别人有连接,能跟别人交流”。

  两年里,接触了上百个患病的孩子后,邹峰觉得,吸烟、打游戏、文身,某种意义上是孩子缓解焦虑的方式。“家长看到他们的这些行为也焦虑,那么为了消除自己的焦虑,就会粗暴地禁止,但孩子缓解焦虑的方式没了。”

  曹新毅观察到,还有一些抑郁的孩子没有来医院,而是被送去了国学书院或者戒除网瘾学校等。“学《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很好,但你有病要先治病。”曹新毅说,“抑郁症早发现早干预,预后效果会更好。”

  6

  病程长了,家长对不同药物针对的症状、使用剂量烂熟于心,他们相信“久病成良医”,试图控制孩子的“用药”。

  李天冉在微信群里见过给别人孩子指导用药的家长,也有遇到被家长“断药”的孩子,孩子没有经济来源,只能硬扛着回到了学校。一位有着9年抑郁病史的患者理解着家长对药物的排斥——“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药物的副作用,看不到救孩子的一面。”

  一些孩子像药物说明书一样展示着药物副作用,恶心、手抖、嗜睡、记忆力减退。李天冉吃过“直接给自己打趴下”的药,吃了那个药以后,自杀的念头被完全抹掉,他昏睡了两周;好奇药物里的金属味道,他把药含在嘴里,嘴麻到第二天早晨,还有病友直呼“那种药吃下去像吃屎一样恶心”;有的会麻木神经,有点像酒后微醺,还有的让人短时间长胖了几十斤。

  家长焦虑的是,药物和心理咨询并没有让孩子立竿见影地好起来,甚至病情时有反复。群里的妈妈们开始读一些心理学、与孩子沟通方面的书,尝试“动物疗法”——照料宠物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热情,减少负面情绪。

  林美芳建议儿子养一只猫。陈恒欣然接受,猫很粘他,生病时,“喂猫以及起床看看小猫在干嘛”成了他起床的动力。一次和父亲激烈地争吵后,陈恒离家出走。母亲在微信上给他发了一张猫咪的照片,“家里还有小猫等你回家。”

  猫成了陈恒回家的理由。“我感觉到小猫是需要我的,也是依赖我的。”“父母也是啊。”“但是猫不会评判我。”陈恒说。

  没有什么“疗法”是万能的。有群友说,给孩子养了一只狗,现在感觉狗也抑郁了。

  群里有家长找“大仙”算命,有的求遍了寺庙,有的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站在孩子房门外念经,3个小时,一分钟也不能少,还有的请道士来家里作法。孩子如果排斥这些,家长们大多悄悄进行,“迷信好像是一种必经之路”。

  微信群里热闹爱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沉寂下去不外乎几个理由:孩子痊愈了,孩子康复进入瓶颈期,孩子走了。

  7

  林美芳看到一些“不建议抑郁症孩子复学”的观点会生气,因为“复学几乎是所有妈妈的希望”,但她也知道“那不是唯一衡量康复的标准”。

  孩子复学,家长一下成为群里的“明星”,其他家长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更多是来“取经”——在哪家医院就诊的?吃了什么药?看的哪位心理咨询师?

  休学一年后,陈恒回到了学校。觉得恢复得不错,他悄悄断了药。“我是特别想回学校,因为我想融入社会,想和老师交流,学习让我充实”。

  儿子复学后,林美芳几乎每天接到老师的电话,内容大都是孩子在学校里的“异常”表现,比如上课迟到了两分钟、戴着帽子来上学了。老师告诉她自己要对孩子特别关心,“一下课我要去看他在不在教室,没在教室里的话,我就往高处去看,怕他跳楼。”

  陈恒认为老师这样做就是在排挤自己。“老师可能觉得我们这类学生最怕的就是他们去给家长告状。”陈恒说,“老师首先是学校的老师,其次才是学生的老师”。

  病友群里有不少家长是老师,她们劝林美芳要理解,“万一孩子在学校出现意外,都是要担责任的,学校和老师也有很大的压力。”有群友所在学校一名学生跳楼自杀了,家长来拉横幅,一位教师被开除。

  “后来老师要求把病历带来、孩子做过的量表也带过来,学校要看相关的数据和病史”。林美芳翻来覆去一晚上没怎么睡,她改变了主意,这些东西都不带去学校了。她担心儿子的信息泄露。

  家长与学校的信任一点点撕裂。“我给老师发了好多语音,我说我孩子没病,他之前是抑郁症。如果你们怕担责任,我可以写免责证明,只要学校给他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是真的千谢万谢了。”

  几个月后,陈恒的病复发了,他再次退回到家中。但这次没有办理休学,学校默许他长期请假。

  林美芳现在也不在意儿子是否能回学校学习,她请了一对一的家教,老师每周上门辅导。一切看起来都在往好的方向恢复。半个月前,儿子回学校参加模拟考试后,发微信告诉她,自己很难受,心悸得厉害,“学校又勾起了我很多不好的回忆”,后面跟了一串“恐惧”的表情。家教老师已经站在门口10分钟,他不让老师进门,说取消掉,自己必须先去学校找老师评理。

  “我一直跟他说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妈妈支持你。不要激动,深呼吸放松,你打车去学校给老师说清楚。”后来,儿子被学校的老师送回家,老师一直等到林美芳下班。“一出地铁我就忍不住哭了,我就想我们那么努力帮他康复,你们怎么又给搞坏了啊。”

  群里的妈妈们也遇到关于复学的各种问题。林伟的儿子初二生病,持续请假在家,初三一天都没有去,没有出勤记录,中考也没有参加。令她意外的是,学校给儿子发了初中毕业证。儿子情况好转后,想回到学校读初三,但学校都拒绝接收,理由是他没有办理过休学,已经毕业了。林伟去找区教育局,得到同样的回复。

  也有妈妈们组团去“考察”了国际学校,她们猜测那里压力小一些,换了环境也许对孩子有利。还有的抱着“坚决不能休学”的想法,“能上半天就半天,学校近的上学时间按小时算也行”。但这大多时候只是“想法”,她们逐渐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觉得“这病就得靠爱慢慢滋养”。

  8

  裴双义见过很多中断学业的孩子,初三和高中学生最多。有的经过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加上孩子与家庭关系、周边环境的改变,能够恢复到不错的状态。

  “也需要老师和同学给他们一些支持,抑郁症只是心灵的一个感冒,是暂时的情况,会好起来的。”他希望学校能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孩子和家长的病耻感。

  4月,裴双义所在的浙江省康复医疗中心将对浙江省内1万名学生做心理筛查,这是实现“医教结合”的尝试。住院区有孩子的病情是学校做心理量表筛查时发现的,被心理老师建议来医院检查,“心理老师就是历史老师”。

  去医院就诊前,陈恒曾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的支持。他有些失望,“老师不太专业,还向我透露了我认识的同学的秘密”。

  面对不同的患者,医生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处于早期急性期的孩子,需要药物治疗。我们也会介入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裴双义说,“父母要陪伴、倾听和支持,不挑衅、不激惹,父母双方的意见要一致,协助孩子就医。”

  他建议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少评判,别讲大道理,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另外,允许孩子在家里,适当地表达一些烦躁和愤怒的情绪。

  “但是比如说孩子已经建立了情感屏障,拒绝家长靠近了,这个就是要花时间。家长不能说,我都已经改了,你怎么还不好,我都道歉了,你要我怎样?”邹峰反问道,“那不是新的伤害吗?”

  “做60分的家长就好了,在养育孩子上,100分等于0分。”邹峰认为,在康复期,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陈恒希望那些“健康的人”能理解,和抑郁症患者相处不必小心翼翼。“抑郁症的孩子不是易碎品,把他们当成健康的人交流情商不要太低就行。你和正常人交流,要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林美芳记得,一次就诊中,医生问她,孩子有什么优点?她说没有,然后列举出儿子一连串的缺点。医生让她带孩子回家,“好好想想,然后下次带孩子爸爸一起来”。而现今,她觉得儿子浑身都是优点。

  她逐渐向儿子靠拢。他喜欢的播客主播,林美芳也喜欢。儿子关紧房门鼓捣公益工作时,她有时会悄悄站在门外,听到孩子的笑声,她高兴,“希望这样的笑声多一点”。(记者马宇平)(应受访者要求,林美芳、陈恒、李天冉、林伟为化名)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亲爱的图书馆》,(美)苏珊·奥尔琳,文泽尔译,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2021年5月。

  撰文|(美)苏珊·奥尔琳

  摘编|李永博

  消失的图书馆名单,

  长得可以写成一本书

  人类焚烧图书馆的历史几乎与建造图书馆的历史一样悠久。

  正如威廉·布莱兹于1880年在历史上第一本以焚书为主题的书中所写到的,图书馆很容易成为“偶然失火、狂热纵火、火刑审判,甚至是家庭炉灶”的牺牲品。历史上正式记载的第一起焚烧图书馆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当时中国的皇帝秦始皇决定焚烧任何与他认定的版本相矛盾的历史书。此外,他还活埋了超过四百名学者。

  古代世界中消失的图书馆,最著名的当属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尽管关于它的轶事趣闻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有一席之地,但人们对它所知甚少。目前没有人知道这座建筑的真正模样,甚至连它的确切位置也没有记录。据推测,该图书馆拥有一百万份文件和手稿,并有一百名常驻的馆员。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了好几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8年恺撒大帝攻打亚历山大港时。恺撒当时并没有特地瞄准图书馆,但他在港口引发的大火蔓延开来,最终吞噬了图书馆。后来,图书馆得以重建,并且重新开始收藏各种书籍,可又在随后的两次袭击中再度被烧毁。每一次烧毁都会迎来新的修复。

  游戏《刺客信条:起源》中对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复原图。

  最后的一次焚烧发生在公元640年,将它从历史上彻底抹去了。那时,图书馆既使人敬畏,又令人恐惧。人们相信图书馆是活物:一个巨大的、无限的公共大脑,霸占了全世界现有的所有知识,并且有可能成为我们在超级计算机时代所害怕的那种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生物。当领导着穆斯林入侵埃及的哈里发奥马尔来到图书馆时,他告诉自己的将军们,图书馆内所藏的书如果与《古兰经》相矛盾,那它们理应被销毁;如果是证实了《古兰经》的内容,那它们就是多余的,同样没有存在的必要。无论如何,图书馆的当作燃料,用来在当地的澡堂里烧洗澡水。这个故事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一切都很神秘。直到今天,也没人知道关于它的故事是否属实。甚至连它戏剧性的火灾结局也受到质疑: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地震和预算缩减导致了它的消亡。总而言之,它是图书馆历史上的一块试金石,但它的开端、发展和终结至今仍旧是未解之谜。

  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事情都是为了钱——尤其是纵火——但烧掉图书馆并不能赚到钱。相反,图书馆被烧毁的理由,通常是因为有人认为它收藏着一些有问题的思想。在13和14世纪,教皇下令搜集并“火化”(cremated,这可是当时精挑细选的专用名词)犹太书籍,因为他相信这类书全都在传播反天主教思想。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提出了“烧书节”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围绕篝火举办的社团集会,篝火由所谓的异端书籍来提供燃料,其中包括用希伯来语写成的任何书,比如《托拉》。

  不止国内,西班牙人也在国外焚烧拿到手的各种书。16世纪中期,埃尔南·科尔特斯和他的士兵们焚烧了数十份阿兹特克手稿,理由是它们涉及黑魔法。科尔特斯征服玛雅后,一位名叫迭戈·德兰达的修道士被指派给玛雅人,来给他们布道天主教。德兰达对玛雅文明感到着迷,详细记录下自己所接触到的玛雅文化,但依旧监督并执行了对几十名玛雅人的折磨和虐杀,烧毁了能找到的每一份玛雅手抄本和图画资料。只有少数手抄本在德兰达的大清洗中幸存了下来,它们被送往罗马进行研究和破译。如今,它们是玛雅文明仅存的文献。

  全世界已经消失的图书馆名单长得可以写成一本书,事实上,有很多书以不复存在的图书馆为主题,其中有一本名为《书籍的毁灭》,由一位图书馆学教授所写。在人类历史早期,书籍较少,印刷品售价高昂、制作又很费时的时期,图书馆的消失可能意味一个文明的终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49年和1996年分别发布过一份相同主题的研究报告,列出在人类的整个现代历史中被毁掉的所有图书馆,以及损毁藏书的数量等细节。据教科文组织统计,被销毁的书籍数量是如此之多——有几十亿册之巨——以至于我有时都难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书幸存下来。

  “有人在这里烧书,

  最后就在这里烧人”

  战争是图书馆最大的杀手。其中一些损失是偶然造成的。由于图书馆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因此当城市受到袭击时,图书馆就会遭到破坏。不过话说回来,在有些时候,图书馆本身就是既定目标。二战时期被摧毁的书籍和图书馆数量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都要多。仅德国纳粹党执政的十二年时间里,就有大约一亿册书被销毁。正如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说,焚书是“最具(纳粹)特征的行动”。纳粹德国对书的毁灭甚至在战争之前就开始了。希特勒一当上德国总理,就禁止了所有他认为具有颠覆性的出版物。犹太作家和左派作家所写的书自动被列入禁令。1933年5月10日,数千本禁书在柏林的歌剧院广场被收集起来,这是一项德语叫“火语”(Feuerspruche)、英语叫“火咒”(FireIncantations)的行动。“火语”是纳粹党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他很清楚对于犹太人的文化、神学和身份认同而言,书是多么重要。德国学联成员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焚书活动。在歌剧院广场,学生将它们扔成了一整堆。据统计,篝火堆里的书籍数量在两万五千本到九万本之间。当一本书被扔进去时,旁边的一名学生会当场宣布这本书被“判处死刑”的罪行,如同刑事指控的现场。例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书被指控为道德败坏,以及“将性行为夸大及不健康地复杂化”。读完指控理由后,学生就将此书扔入书堆,大声喊道:“我要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作付之一炬!”其他指控则包括“犹太复国主义倾向”“戕害德语”和“背叛一战士兵的文学作品”。一旦书堆被堆砌完成,立即就被汽油浸透,然后被纵火焚烧。

  “火语”活动拥有大型集会的气氛,有跳舞、歌唱和现场音乐伴奏。午夜时分,戈培尔出现了,并发表了被称为“火语演讲”的演说。同一天晚上,慕尼黑、德累斯顿、法兰克福和布雷斯劳也纷纷效仿,在接下来的一年,德国各地的大学城接连发生了三十多起类似的活动。据报道,当书籍在伯恩被烧毁时,当地市长说,看到这些灰烬,就仿佛“犹太人的灵魂(已经)飞往了天空”。

  对犹太人来说,破坏书籍的景象尤为痛苦,他们长期以来都被称为“书的民族”。犹太教认为书是神圣的,他们所流传下来的最神圣文字——《托拉》,受到了极大尊崇:它在犹太教堂里穿着布披风,装饰着珠宝,配有银质的胸甲和王冠。当宗教书磨损时,它们会被埋葬,享有正式的葬礼仪式。犹太人相信书不仅仅是印刷文件,而且藏有人性和灵魂。犹太教著作的创作者通常不再使用自己原有的名字,而喜欢用作品名字来称呼自己。“火语”的讽刺之处在于,纳粹对待书就像犹太人一样认真。正因为他们感到必须要去摧毁书,就等同于承认了书的力量和价值,并认识到犹太人对书的坚定信念。

  残酷的战争破坏且摧毁了欧洲的许多图书馆。有些是运气不好,陷入一系列燃烧弹爆炸和空袭之中,这意味着在图书馆之外还有其他更多的战略目标。但是,德军盯上了书作为销毁目标。一支被称为“焚书密令”的特遣纵火分队被派去寻找并烧毁图书馆。这个分队极有效率。列举图书馆在那场战争中的损失——无论是偶然造成还是蓄意而为,其数额都大到令人感觉头晕目眩。当时的意大利共有二十座主要图书馆,被焚毁的藏书达两百万册。法国损失了数百万藏书,包括斯特拉斯堡的三十万册,博韦的四万两千册,沙特尔的两万三千本册,以及杜埃的十一万册。巴黎国民议会图书馆烧着了,带走了数不清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书籍。在梅斯,官员们将图书馆内最有价值的珍品书藏在一座没有做任何特殊标记的仓库中妥善保存。一名德国士兵发现了仓库,并朝里面扔了一枚燃烧弹。所有书都销毁了,包括11世纪和13世纪的珍贵手稿。闪电战时期,英国有两千万册书被烧毁,或被灭火的水损坏。伦敦中央借阅图书馆被彻底摧毁(该市的其他图书馆在闪电战时期一直坚持对外开放,保持着正常工作时间,并照常收取逾期未还的罚款)。

  1938年慕尼黑会议之后,任何以捷克语出版的书都要被没收,要么烧掉,要么捣碎成纸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犹太人聚居区的图书馆被直接纵火焚烧,几个月后,犹太区居民被运到集中营,在毒气室里被毒死——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多年前的警示阐明了这一事实:“有人在这里烧书,最后就在这里烧人。”在布达佩斯,所有小型图书馆都被摧毁,大型图书馆也被部分破坏。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大型图书馆遭受的损失超过欧洲任何一家图书国组成的财团重建了它,并重新对外开放,还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1940年,这家图书馆遭到德国炮火袭击,所有书都损毁了,包括历代巨匠创作的绘画作品,还有一千五百年前印刷的近千本古籍。在波兰,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图书被毁。在基辅,德国士兵直接用市图书馆内的藏书铺路,为他们的装甲车在泥泞中提供立足点。部队随后纵火焚烧了这座图书馆,烧毁四百万册图书。在他们穿越俄罗斯的途中,又有九千六百万册图书付之一炬。

  盟军对日本和德国市中心的轰炸也不可避免地打击到图书馆。在日本研究图书馆的西奥多·韦尔奇曾写道,1945年美军抵达日本时,日本图书馆中四分之三藏书已被烧毁或损坏。德国图书馆的损失也是惊人的。不来梅、亚琛、斯图加特、莱比锡、德累斯顿、慕尼黑、汉诺威、明斯特和汉堡等城市的大部分藏书都被烧毁。达姆施塔特有七十五万本书被毁,法兰克福有一百多万本被毁,柏林有两百万本被毁。战争结束时,德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书都消失了。

  战争期间对图书馆及其他文化财产的毁坏,促使全世界政府采取措施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1954年,联合国在海牙制定并通过《武装冲突时期文化财产保护公约》。目前已有一百二十七个国家签署。然而,对于文化财产的保护,包括古籍、手稿、艺术品、纪念碑和重要的考古遗址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甚至在条约正式签署不久后就出现了新的破坏行为。纳粹“火语”行动熊熊燃烧的火焰,可以说证实了焚书是对特定群体进行恶毒打压的简单手段,这种方式后来也屡屡被其他专制政权所采纳。

  1990年,在入侵科威特之后,伊拉克军队烧毁了当地大部分图书馆。波斯尼亚战争期间,将近两百座图书馆被烧毁,萨拉热窝国家图书馆百分之九十的藏书葬身火海。诗人菲尔·柯西诺写道,“一百五十万本书的灰烬”染黑了落在萨拉热窝的雪。在塔利班统治下,阿富汗喀布尔的十八家图书馆中有十五家被关闭,它们的大部分藏书被烧毁。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国家图书馆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书幸免于难。其中一些书在战火烧到巴格达之前就从大楼里被搬走:萨达姆·侯赛因想要扩充私人收藏,从馆里偷走了很多藏书;有些怀疑图书馆在战争中无法幸存的伊拉克人也将藏书搬走,藏在自己的家里。2013年,当伊斯兰圣战组织从廷巴克图撤退时,他们摧毁了廷巴克图图书馆内许多不可替代的手稿,其中有些可追溯到13世纪。

  廷巴克图图书馆馆员在整理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毁坏的文献。

  在美国也有相当数量的焚书事件,大多都是一种对书本内容不满的愤怒表态。例如,在20世纪40年代,一位叫马贝尔·里德尔的老师在天主教教会的支持下,开始一场收集和焚烧漫画书的运动——她坚持认为,所有漫画书都对犯罪和性爱有着生动描绘。在她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故乡,马贝尔用总共几千册漫画作为柴薪,燃起一团巨大的篝火。这团火在当地受到了热烈欢迎,很快传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许多当地教区开始支持人们焚烧漫画。在几个地方,甚至是修女划响了第一根火柴。

  焚书是一种效率极低的战争手段,因为书籍和图书馆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但这种行为极具毁灭性。摧毁图书馆,就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行径。人们普遍认为图书馆是社会上最安全、最开放的场所。在这里放火,就像是在向公众宣布没有一样事物、也图书馆被烧毁,里面的藏书有时会被描述为“受伤”或“死亡”,就跟人类一样。

  书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一套能解读我们作为社会集体的身份及我们所知晓事物的代码。所有的奇迹与失败,所有的赢家与恶人,所有的传说、思想及文化带来的启示,全都蕴藏书中,永远留存。摧毁这些书,意味着文化本身已不再存在,它的历史已经消失,它在过去与未来所建立的连续性已经被打破。将书从一种文化当中剥离,等于是在剥离这种文化中的共同记忆。这种行为如同剥夺你记住梦境的能力。一种文化的书籍被摧毁,比直接宣布这种文化已死更为糟糕:因为焚书就是在抹除这种文化存在过的痕迹。

  《华氏451》:焚烧图书馆

  如何催生了科幻经典?

  二战结束几个月后,欧洲的有些图书馆还冒着烟,一位名叫雷·布拉德伯里的作家开始写一则名为《消防员》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完全禁止书的虚构社会。如果哪家人被发现藏了一本书,消防员就会被召集过来烧掉它。就跟焚书小分队一样,消防员带来火焰,而非将火扑灭。布拉德伯里是在三十岁时开始创作《消防员》。他在洛杉矶长大,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在写奇幻和科幻小说。他的故事一写好就能很快卖给类似《想象!》《惊奇故事》《超级科学故事》这样的科幻杂志。1938年,他从高中毕业,洛杉矶当时刚好是大萧条时期经济崩盘的中心地带。他的家庭无法支付他上大学的费用。好在他一直很喜欢图书馆,所以作为大学的替代品,他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几乎每天都在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度过,阅读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各种资料。他经常称自己是“在图书馆受教育的人”,并且相信自己在图书馆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里学到的更多。“我从十四岁就开始学习了,直到二十七岁才正式毕业,”多年以后,他总结道,“当年我去遍整栋楼里每一个该死的房间。我在其中的每一间都读了差不多有一百本书……我读了世界上所有的诗歌。所有的剧本。所有悬疑凶杀小说。所有随笔散文。”起初,图书馆是布拉德伯里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很快便成为他激情的归处——尤其是中央图书馆。“图书馆是我筑巢的窝,”他写道,“是我的出生之地,我的成长之地。”

  布拉德伯里在《消防员》上连续投入了好几个月,后来逐渐心生倦意,便搁置一旁。四年后,右翼煽动者、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发表演讲,声称国务院内充斥共产党和“忠诚风险”,引发整个美国社会的无端恐惧。布拉德伯里此前形容麦卡锡是个“十分古怪的参议员”,因此也心怀恐惧。他决定继续完成《消防员》,因为这个故事对当时的政治状况有着惊人的预见性。

  《华氏451》,[美] 雷·布拉德伯里,于而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7月版。

  布拉德伯里跟妻子有四个年幼的女儿。当他尝试在家搞创作时,跟孩子们玩耍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写作的时间。他没钱租一间办公室,但他知道,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鲍威尔图书馆的地下室里有个房间,可以以每小时二十美分的价格租到打字机。他突然想到,如果要写一本关于在图书馆烧书的书,去那里创作将是一种绝妙的相似性。于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打字机室里,布拉德伯里用九天写完了《消防员》,并将它扩充成一部小型的长篇小说。打字机的租金总计九美元八十美分。

  《消防员》这个故事令人难以忘怀。主角是个名叫蒙塔格的年轻消防员,和妻子米尔德里德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看似井然有序,却如同一潭死水,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米尔德里德活得很随意,就如同在梦游,被无休止的电视娱乐节目和毒品彻底麻醉。蒙塔他对书产生了好奇,开始将指定要烧掉的书给藏起来。在此之前,他已经顺从地点燃成千上万本书,可一旦开始阅读,他马上就开始意识到他所摧毁掉的事物意味着什么。“这是第一次——”他自言自语道,“我意识到每本书背后都有一个人。”有一天,米尔德里德发现丈夫竟然在看书,赶紧报告给了消防员,即他的同事。同事们烧毁了他家的房子和藏书。完事后,消防员还试图杀死他,但蒙塔格想方设法逃离了这座城市。最后,他偶然发现了一群被放逐的人。他们都是爱书之人,生活在荒芜之地,试图通过努力记忆并不断大声背诵来保存文学作品。他们整日吟诵莎士比亚和普鲁斯特,声音此起彼伏,整个营地生机勃勃。正如一名组织成员告诉蒙塔格的那样,他们“外表是流浪汉,内里却是图书馆”,他们通过让书回到起源的方式来保存书:相比纸张和墨水,这种回归到口述故事的传统让故事流传得更久远。

  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

  出乎意料的是,在布拉德伯里的书中,对焚书的描写并不可怕;事实上,这部分描写优美得不可思议,几乎如同魔法一般。他将正在被焚烧的书描述为“黑蝴蝶”或者烧着的鸟,“它们的翅膀上闪烁着红色和黄色的羽毛”。在书中,火焰并不令人感到厌恶;它是诱人的——是一种华丽而神秘的力量,可以转化具象的物质。火是“人类想发明但绝对做不到的事情”。这些优雅的描述令焚烧书籍的想法变得更加令人不安,如同一场演绎了无数次谋杀情节的芭蕾舞表演。

  这本书写完之后,布拉德伯里试图想出一个比《消防员》更好的书名。由于始终找不到一个满意的,于是有一天,他一时冲动,便打电话给洛杉矶消防局局长,询问纸张燃烧的温度是多少。局长的回答成了这本书的正式标题:《华氏451》。当中央图书馆在1986年被烧毁时,小说区域从A到L的所有书都葬于火海,包括雷·布拉德伯里的全部作品。

  图书馆在和平时期也会被烧毁。美国每年大约有两百起图书馆火灾,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火灾更是数不胜数。许多事故是由于电线短路、风扇过热、咖啡壶损坏、雷击等原因造成的。1764年,从壁炉里偶然跳到地板上的火星摧毁了哈佛图书馆。1972年,一台落地扇短路迸出的电火花导致坦普尔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的所有藏书毁于一旦。1988年,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列宁格勒的科学图书馆(该图书馆的馆藏始于1714年)被大火烧毁,共损失四百万册藏书。数以百万计的其他书籍则被水浸泡,然后彻底损毁了。肇因仅仅是电线接触不良。图书馆着火时,消防员们并没有进入大楼;他们只是在附近停了二十多辆消防车,朝着大楼连续喷射了二十四小时的水。当大火最终被扑灭时,一辆推土机赶来清理一堆堆的受损书籍,打算把它们像垃圾一样直接处理掉,但随之而来的抗议者们将其拒之门外。在此之后,抗议者们搜集了现场所有还可以回收的、彻底湿掉的藏书,将它们带回家,挂在晾衣绳上,并且试图修复它们。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图书馆馆长弗拉基米尔·菲洛夫告诉记者,只有价值五千美元的书被损坏。结果隔天菲洛夫就因为“心脏问题”住院,随后便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

  撰文|(美)苏珊·奥尔琳

  摘编|李永博

  导语校对|李世辉

  最近,一部《妖猫传》(Legend of the Demon Cat)在院线热映。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米山峰夫)的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Samana Kukai)。耗时六年,陈凯歌用华丽的特效和浓烈的色彩打造了一部凄美的盛唐奇幻史诗。

  花萼相辉楼里的酒池琼浆、歌舞升平……

  

  瓮城内热闹非凡、车水马龙……

  

  衣袂飘飘的白鹤少年,清新俊逸隔着屏幕喷薄而出。

  

  这段唐玄宗散发击鼓的戏也将这部电影的“幻”与“狂”,以及影片中大唐的“盛”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这歌舞升平的盛世背后,却有着一个深埋已久的秘密。也有人因此说,这部电影是披着奇幻外衣的一部凄美的关于爱的故事。

  Synopsis

  

  Taking place in the Tang Dynasty(618-907), a demon cat appears and breaks the peace of Chang’an (Xi’an’s ancient name), causing a series of strange events. Poet Bai Letian and monk Kong Hai join hands to investigate the death of Concubine Yang by following the trail left by the cat, unveiling a buried fact.

  故事发生在唐朝,一只妖猫的出现搅动了长安的宁静,城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奇闻怪事。诗人白居易与名叫空海的和尚跟随妖猫的足迹,一同调查杨贵妃的死因,一个深埋已久的秘密渐渐被揭开……

  奇幻的外壳之下,这部电影实际讲述了一部凄美的关于爱的故事。

  而电影实际的主角,并不是那两个为求真相到处跑,分别获得各自朋友圈当日微信运动冠军的白居易和空海……

  

  而是她,杨玉环。

  

  在片中,所有人都爱她。皇帝爱她、李白爱她、白居易爱她、白鹤少年爱她、日本遣唐使晁衡爱她……她似乎是一个虚幻的符号,象征着那个大唐盛世惊世的美。

  但这个最受期待的角色,在电影进行到后三分之一时,才终于拖着曳地红袍,背对观众,款款地走进荧幕里。戏份最少,“戏”却最多。

  

  随着玄宗的一声娇唤从画外传来,杨玉环悠悠地立住,迟疑了半刻,不疾不徐地转过头来。

  在“极乐之宴”的幻彩里,你先看到一根长似戒尺闪着青光的玉簪,稳稳当当地插在一朵比大唐气象还要“高耸”的发髻里,再往下,是杨玉环的脸,仿佛预知到自己将倾的命运,她眼眶里端着浅浅的水,嘴边挂着模糊的笑意,脸色煞白。

  

  张榕容的面孔并不是教科书式的古典美,单凭外貌来讲,这是一个争议颇大的杨贵妃。仿佛可以想见,陈凯歌为了这一幕花去半部戏的精力——如何表现杨贵妃的美。这个杨贵妃还是得到了不少观众认可。

  当然,表现杨贵妃的美这件事不止陈凯歌做过。

  古人的诗词,今人的影视,甚至试图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都曾穷词摘句地做过,无论是诗句,还是英文。

  小编通过两部描述贵妃的巅峰作品——白居易《长恨歌》和李白的《清平调》——来看看什么叫美得“惊为天人”。

  先来说说“贵妃”一词的译法,一般可以是concubine,是“妾”的意思,但为了突出贵妃的“高贵不凡”,翻译时会用

  precious princess consort

  honoured imperial consort

  consort: n. (统治者的)配偶

  在许渊冲的译本中,他对《长恨歌》的译法为The Everlasting Regret。

  ?贵妃“天生丽质”,芳华绝代,一回眸就能惊艳众人。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

  grace: n.优雅,魅力;

  outshine: v.使黯然失色

  

  这两句写杨贵妃刚进皇宫得宠时的情形。她一回头,轻轻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

  这里许渊冲译作“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甜甜的优雅高贵的笑容,衬得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outshine”是这一句的点睛之笔。

  ?肤白貌美,皮肤白嫩光泽,离不开爱洗澡这个习惯: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She bathed in glassy water of warm-fountain pool,

  Which laved and smoothed her creamy skin when spring was cool.

  glassy: adj. 光亮透明的

  lave: v. 洗刷

  smooth: v. 变平滑

  

  春寒料峭,贵妃移步华清池,享受滋润的温泉浴。想象一下,她凝脂般的肌肤该是怎样白美?许渊冲译作了“creamy skin”,像奶油一般白嫩光洁。

  对于贵妃沐浴,外国人也有很多唯美的刻画,来看看怎么不露声色地说皮肤好:

  sustains her skin's youthful glow.

  保持肤质轻盈光洁。

  spent countless hours bathing to keep her skin soft and supple.

  沐浴数时让皮肤柔嫩有弹性。

  知识点:除了常见的soft之外,也可以glow用于形容皮肤光泽,或用supple表现皮肤充满弹性。

  ?五官标致,貌美如花,可能就是古代的“氧气美女”吧。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Willow leaves like her brows and lotus like her face;

  At the sight of all these, how could his tears not fall.

  willow: n.柳树;

  brow: n.眉毛;

  lotus: n.荷花

  

  太液池里亭亭的荷花,就像贵妃的容颜,“lotus like her face”,央秧宫前摇曳的柳叶,就像她的眉毛,“Willow leaves like her brows”。这面庞清秀如花、这柳叶眉清新淡雅,让谁看到能不心生荡漾呢?

  形容贵妃貌美如花的还有另外一句: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Among them was a queen whose name was Ever True;

  Her snow-white skin and sweet face might afford a clue.

  

  贵妃死后,思念成疾的唐玄宗找道士帮忙,把天地翻了个遍,终于在蓬莱仙山中找到了贵妃的踪影。这么多娇媚的仙子,如何知道他的贵妃在哪里呢?

  有一个叫太真的,雪白的肌肤,“snow-white skin”,花一样甜美的面容,“sweet face”,这就是了。

  贵妃的美貌不仅如花,作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她的面庞美到已经达到“羞花”级别了。

  外国人将“羞花”称为:

  A face that would shame all flowers.

  诗仙李白在他的《清平调》里也泼重墨描写杨贵妃的美。这篇的译文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赵彦春。

  先来看那句在《妖猫传》中被吟诵了无数遍的句子……

  

  片中妖猫附体的春琴(张雨绮饰)吟诵《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Her clothes like plumage and her face a rose,

  Breeze pets the rails and the belle in repose.

  plumage: n.鸟羽;

  breeze: n.微风;

  rail: n.栏杆;

  belle: n.美女;

  repose: n.休息

  玄宗和杨妃在宫中欣赏着娇艳的牡丹花,一时兴起,就让当时供奉翰林的李白写几首应景的乐府诗。

  

  可怜从没见过贵妃真容的李白听完高力士的描述,只能极尽想象,于是写出了花儿像面容这样的绝句,赵彦春译作“her face a rose”,大约译出了美人似花,但失去了花似美人却还逊色于美人的韵味。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The rose and reigning belle smile each to each;

  His Majesty’s eyes make a happy reach.

  reigning: adj.卫冕的;

  His Majesty: 陛下

  红艳牡丹和贵妃在此情此景相得益彰,似乎已经融为一体,花即人,人即花,看得君王春心荡漾。赵彦春译作了“The rose and reigning belle smile each to each”,牡丹和绝代佳人相看相笑,也是情趣盎然。

  最后,让我们来细读一遍《长恨歌》,感受一下这“倾国倾城”的美和“绵绵无绝期”的恨。

  《长恨歌》中英文对照

  翻译:许渊冲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

  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peer.

  A maiden of the Yangs to womanhood just grown,

  In inner chambers bred, to the world was unknown.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 too hard to hide,

  One day she stood selected for the monarch’s side.

  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She bathed in glassy water of warm-fountain pool,

  Which laved and smoothed her creamy skin when spring was cool.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Upborne by her attendants, she rose too faint to move,

  And this was when she first received the monarch’s love.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Flowerlike face and cloudlike hair, golden-headdressed,

  In lotus-flower curtain she spent the night blessed.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She slept till sun rose high, for the blessed night was short,

  From then on the monarch held no longer morning court.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In revels as in feasts she shared her lord’s delight,

  His companion on trips and his mistress at night.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In inner palace dwelt three thousand ladies fair;

  On her alone was lavished royal love and care.

  金星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Her beauty served the night when dressed in Golden Bower

  Or drunk with wine and spring at banquet in Jade Tower.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All her sisters and brothers received rank and fief

  And honours showered on her household, to the grief

  Of the fathers and mothers who’d rather give birth

  To a fair maiden than any son on earth.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The lofty palace towered high into blue cloud,

  With wind-borne music so pine the air was loud.

  Seeing slow dance and hearing fluted or stringed song,

  The emperor was never tired the whole day long.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But rebels beat their war drums, making the earth quake

  And “Song of Rainbow Skirt and Coat of Feathers” break.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A cloud of dust was raised o’er city walls nine-fold;

  Thousands of chariots and horsemen southwestward rolled.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Imperial flags moved slowly now and halted then,

  And thirty miles from Western Gate they stopped again.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Six armies would not march -- what could be done? -- with speed

  Until the Lady Yang was killed before the steed.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None would pick up her hairpin fallen to the ground

  Or golden bird and comb with which her head was crowned.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The monarch could not save her and hid his face in fear;

  Turning his head, he saw her blood mix with his tear.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The yellow dust spread wide, the wind blew desolate;

  A serpentine plank path led to cloud-capped Sword Gate.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Below the Eyebrow Mountains wayfarers were few;

  In fading sunlight royal standards lost their hue.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On western waters blue and western mountains green

  The monarch’s heart was daily gnawed by sorrow keen.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The moon viewed from his tent shed a soul-searing light,

  The bells heard in night rain made a heart-rending sound.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Suddenly turned the tide. Returning from his flight,

  The monarch could not tear himself away from the ground

  Where ‘mid the clods beneath the slope he couldn’t forget

  The fair-faced Lady Yang, who was unfairly slain.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He looked at ministers, with tears his robe was wet;

  They rode east to the capital, but with loose rein.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Back, he found her pond and garden in the old place,

  With lotus in the lake and willows by the hall.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Willow leaves like her brows and lotus like her face;

  At the sight of all these, how could his tears not fall

  Or when in vernal breeze were peach and plum full-blown

  Or when in autumn rain parasol leaves were shed?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In western as in southern court was grasso’er grown;

  With fallen leaves unswept the marble steps turned red.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Actors, although still young, began to have hair grey;

  Eunuchs and waiting maids looked old in palace deep.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Fireflies flitting the hall, mutely he pined away;

  The lonely lampwick burned out; still he could not sleep.

  Slowly beat drums and rang bells; night began to grow long;

  Bright shone the Milky Way; daybreak seemed to come late.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The lovebird tiles grew chilly with hoar frost so strong,

  And his kingfisher quilt was cold, not shared by a mate.

  One long, long year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were parted;

  Her soul came not in dreams to see the brokenhearted.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A Taoist sorcerer came to the palace door,

  Skilled to summon the spirit from the other shore.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Moved by the monarch’s yearning for the departed fair,

  He was ordered to seek for her everywhere.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Borne on the air, like flash of lightning he flew;

  In heaven and on earth he searched through and through.

  Up to the azure vault and down to deepest place,

  Nor above nor below could hee’er find her trace.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He learned that on the sea were fairy mountains proud

  That now appeared, now disappeared amid the cloud

  Of rainbow colours where rose magnificent bowers

  And dwelt so many fairies as graceful as flowers.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Among them was a queen whose name was Ever True;

  Her snow-white skin and sweet face might afford a clue.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Knocking at western gate of palace hall, he bade

  The porter fair to inform the queen’s waiting maid.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When she heard there came the monarch’s embassy,

  The queen was startled out of dreams in her canopy.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Pushing aside the pillow, she rose and got dressed,

  Passing through silver screen and pearl shade to meet the guest.

  Her cloudlike hair awry, not full awake at all,

  Her flowery cap slanted, she came into the hall.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The wind blew up her fairy sleeves and made them float

  As if she danced the “Rainbow Skirt and Feathered Coat.”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Her jade-white face crisscrossed with tears in lonely world

  Like a spray of pear blossoms in spring rain impearled.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She bade him thank her lord, lovesick and brokenhearted;

  They knew nothing of each other after they parted.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Love and happiness long ended within palace walls;

  Days and months appeared long in the fairyland halls.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Turning her head and fixing on the earth her gaze,

  She saw no capital ’mid clouds of dust and haze.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To show her love was deep, she took out keepsakes old

  For him to carry back, hairpin and case of gold.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Keeping one side of the case and one wing of the pin,

  She sent to her dear lord the other half of the twin.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If our two hearts as firm as the gold should remain.

  In heaven or on earth we’ll sometime meet again.”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At partings he confided to the messenger

  A secret vow known only to her lord and her.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On seventhday of seventh moon when none was near,

  At midnight in Long Life Hall he whispered in her ear,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The boundless sky and endless earth may pass away,

  But 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ye.

  ==============================

  想学接地气的实用英语表达?想看最新环球热点资讯?想听最原汁原味的英(美)音?

  分享微信订阅号洛基英语:luoji917 (长按微信号复制关注)

  每周七天,我们为您的英语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