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建设
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思想道德建设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观众,以及对方辩友:
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犯罪是我国现如今不可轻视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祖国的未来,更是影响现阶段的社会治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杜绝犯罪的首要任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预防的关键。因此,对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当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凸显的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而是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都在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做出努力。
新加坡实施的是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法国教育事业也在改革,提高公民道德教育水平,改革现有的公民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关系民族发展的兴衰盛弱。在新形势下,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在机制、方式、环境等方面均有不尽人意之处。社会的鱼龙混杂,不良文化信息严重侵蚀着未成年人单纯的心灵;家庭教育中存在严重的宠溺现象;学校教育中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教育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这些不利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因素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方针政策,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思想道德建设”。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1、美国人吃惊地发现其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成反比例发展,美国人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2、在英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宗教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英国青少年的道德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情况的日益复杂与多元化,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日益增强,光靠宗教的力量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目前,英国青少年的犯罪率正逐渐增多。因此,英国政府拟向伦敦100多所学校派全日制驻校警察,其任务主要是负责学校治安,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反毒品和公民道德教育。可见,英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危机。
3、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急剧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法国民众和政府的重视,提高公民道德教育水平,改革现有的公民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呼声越来越大。
4、新加坡实施的是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体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我国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好处:
(一)加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我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儒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我国代 代相传,是我国最 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思想宝库。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不能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抛之于脑后。虽然儒家思想残留着很多封建思想,但是儒家思想中那些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注重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当代的时代精神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如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培养人的平等、尊重、团结和协作的意识,培养人的国际理解与关爱精神等等。
(二)改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使其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采取以课程为主,辅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道德培养模式。
(四)完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注重发挥社会与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与责任。
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法治建设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观众,以及对方辩友:
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法治建设”。
以法之名,守护少年。
现在是通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事事电子化的信息时代,自媒体汹涌喷发的时代,更是信息无限爆炸的时代,而这其中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内容。然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良莠不齐的信息是无差别、无过滤地扑面而来。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受到不法侵害,所以需要给予特殊的法律保护,运用法律这一客观因素约束和保护未成年人,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法治建设。
未成年人一方面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以至被侵犯;一方面对于这个社会的法律没有同步增长相应的认知,以至缺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走上歧途。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国对未成人的法制教育还不不够系统,甚至还不够重视。
伴随我国法治建设,2020年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正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言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完善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犯罪与受侵害问题。未成年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降低,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逐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法治教育抓起,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法治建设。
以法之名,守护少年。普法行动,人人有责。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主动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为自己与他人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在法治建设”。
第一,未成年人相关的犯罪问题严重
如果没有法律这一客观因素的约束,人人都是法盲,缺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最终都会走上歧途。
第二、我国关于未成年人适用法律的年龄在降低
1.从民法上看
在2017年实行的《民法总则》中,关于未成年人限制行为能力的年龄就已经从10周岁以上改为八周岁以上,相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从十周岁以下改为八周岁以下。新的《民法典》沿用了该规定。
2.从刑法上看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其中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作出的调整正式生效。既有关于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调整,也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调整。
(1)惩罚方面:
由之前的十四岁周岁以上才有可能受刑事处罚增加了“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保护方面:
增加了特殊职责人员性侵犯罪,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该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修改了奸淫幼女罪,对奸淫不满10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等严重情形明确适用更重刑罚,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