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
11月下旬的广州,25度左右,全天温差不超5、6度。衣物厚薄由人。郊游好时节。
窗外绿意不减。树木蓬勃,不问人间疾苦。差不多四年前搬进这间办公室,眼前的树顶方及半窗,不知何时已剑指五楼。每日早晚,树冠洒满暖光,有时忍不住伸手欲问它稍借暖意。可若仔细察看,会发现它虽仍郁葱,个别枝叶泛黄却也难掩。如中年人的秀发,漆黑中夹杂几根银白。可敬可畏的四季,终究还是带来了冬天。
可海珠还没好起来。
这波疫情于海珠可谓“天之降大任”。眼前是新冠,身后是民生。也因此牵扯出多年的隐痛——几十年的城中村何去何从。本人离决策层很远,发展战略问题自有上层去考虑。只是难免被网上的言论左右思绪。身处其中尚不能看清根本,键盘手不知哪来的勇气言之凿凿。网络时代改变了“人微言轻”,当下随便哪个人哪句话都可能引起一场惊涛骇浪的网络骂战。想起《叫魂》,原本一个普通的民间谣言,差点撼动大清盛世的根基。故26个字母的键盘俯首皆是,慎用之。
也正因此,即使身处其中,即使在单位留宿已十来天,却忽然不知该对此情此景说些什么。
说,不要怕,明日必定胜利吗?明明知道眼前形势严峻复杂。
说,累了倦了,好想回家吗?深知前线同事更加艰苦卓越。
歌颂志愿者英勇无敌吗?当下的海珠不需要歌颂。
歌颂有什么用。感同身受是很难的。时常告诫自己不要祈望人人悲喜相通。各人有各人小心思。每个人的出发点都基于自己的立场(或为公或为私)。这是独立人格。或被尊重或被批判,但必须承认它的存在及迥异性。接受了这个事实,别人许多看似不可理喻的言论举止又都可以理解了。咀嚼,消化。好吧,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你笑笑我,我笑笑你,又一天。
今夜特别想家。
和妈妈视频,基本是她在说,絮絮叨叨,大大小小的杂事,她且说我且听,反比在身边时更有耐心。直至她说及“冰箱的半只鸭,本来想等你回来再吃,今晚也吃了”。眼泪破防。古装剧惯用台词“忠孝两难全”,居然也被我遇上了。
妈妈身体并不好,颈椎病反复发作。未来几天阴雨,她又开始头晕,而这次我没办法陪她去医院针灸缓解。反倒依赖她照顾幼儿,操劳家务。这波疫情一眼望不到头,君问归期未有期。
弟弟也来说两句,我说好想你们好想回家呀。小人儿忽然发问:“妈妈,你累不累?”再次破防。
想起出发前晚,我在收拾衣物。他拦着不依。
我逗他:“妈妈是要变成奥特曼,打病毒呢!”
他一愣:“可是,女的奥德曼不厉害!”
我:“不怕,妈妈有很多男的同事,他们也会变成奥特曼。”
傻孩子一听就兴奋了:“好!你们要赶快打败病毒哦!”
那个晚上,他大概以为打个架最多一两天的事吧。怎料这一架胶着至今。
每晚洗澡都会播陈婧菲的《晚风》。小众歌手,幽幽blue,一听倾心。白炽灯下涓涓流水,舒缓女音声声抚慰,熨平白天的紧张疲惫。也是这首歌在告诉我,确实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相比封控区冲锋陷阵的同事们,我仅在后方加油呐喊。路上些许障碍不值一提。惟愿这一切尽快平息,我们都欢欢喜喜回家过大年。
“晚风轻轻飘荡
心事都不去想
那失望也不失望
惆怅也不惆怅
都在风中飞扬
晚风轻轻飘荡
随我迎波逐浪
那欢畅都更欢畅
幻想更幻想
就像 你还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