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何最怕八路军写标语,新兵痛哭流泪,老兵自残自杀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已有对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抗战实际,坚持被压迫民族与压迫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及劳动群众联合的原则,进行了新的创造,减弱和消除了革命军人的狭隘民族观念和仇恨报复心理,从而造就了在抗日战争中对敌斗争的强大政治攻势。
“平型关战斗后,天津敌军司令部发言人在广播上宣称:八路军用政治口号和散发传单动摇‘皇军’,今后‘皇军’不惜用毒瓦斯对付之。”,这虽然是日寇为其邪恶的施毒政策寻找的借口,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寇十分害怕人民军队的政治攻势。这也从反面初步验证了人民军队对敌工作取得的显著效果。
随后日寇的其他行为也证实了这一点。自平型关战斗以后,日寇严令其士兵禁看人民军队的宣传品,“犯者有性命之虞”。每当日军出兵时,总是派行先头部队走在前面洗刷人民军队书写的日文标语、口号。在战场上,当人民军队火线喊话时,日寇便命令放机枪混淆呼喊声,以干扰日军士兵,使他们听不清楚。
尽管如此,许多下级军官和士兵看到人民军队的宣传品时还是很珍重地藏在口袋里。一些“敌军看到我们的宣传品感激至流泪,有的低声问老百姓关于八路军的生活情形,有的在地上画一个圈子,自己站在圈里表示没有出路”。更有甚者,在绝望中还萌生了报复行为。“在邮递包裹里装置炸弹,寄回国内在内地邮局爆炸,死伤许多局员,后来此事震动日本全国。”
随着日军内部反战厌战情绪的口益加深,“许多新调来的新兵思乡哭泣,老兵则狂酒自杀,据新四军统计,天长自杀一名,明光自杀三名。”战斗力严重削弱。因此,日寇对人民军队的政治攻势感到非常棘手。他们认为:“长期的事变,使士兵均懈怠志气,不守军纪,更发生许多幻想,在共产党赤化魔手之下,愈加繁盛,而对我官兵宣传反战与阶级斗争,使部队内部发生许多的不安现象。”对此,他们大声疾呼“志气懈怠,军纪弛缓之事虽为毫末,亦断然所不可容忍”。
人民军队强大政治攻势,不仅动摇了敌军军心,助长了他们的反战厌战情绪,而且一部分敌军开始投诚和反正。抗战初期,由于受日本军阀的欺骗和迷惑,很多日本士兵在走投无路时,剖腹自杀也不愿投降。因此,当时日军不仅没有一个主动投诚的,而且至死不缴枪,人民军队连活的俘虏也抓不到。随着人民军队政治宣传的加深和俘虏政策的坚决执行,这一现象逐渐改观。
到“1940年二月为止,八路军俘虏日本兵564人,新四军俘虏54人,共618人。主动投降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人民军队通过喊日语口号,一些日本士兵不再顽固抵抗,而是缴枪投降。“在神头战斗和响堂铺战斗中,均由于火线上的喊话,而能把日本兵喊过来”。“在广阳战斗的翌日,我们战士在一个山头上看到几个敌兵跑入民家窑里,我军战士即高呼‘日本弟兄缴枪不杀你们’、‘到这边来,优待你们’等口号,一会即从窑里伸出几条枪来,我军战士走近去接枪并把几个俘虏带回”,“某班长在大江门战斗中,用日语向敌兵喊话,敌兵把枪放下不住的摆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据抗战三周年统计,八路军“俘虏日本兵一千零七十四名,投诚日军十九名”。八年抗战共俘虏日军6213人,日军投诚746人。
参考资料
【1】郭士杰:《日寇侵华暴行录》
【2】谢忠厚:《日本侵略华北罪行史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