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偏执、共生的巨婴们
2016年12月,武志红老师出版了一本大作《巨婴国》。巨婴的意思是,一个个体,在身体上已经发育为成年人,而在精神上还保留着婴儿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巨婴国则指,今日的中国国民有一大部分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仍处于巨婴阶段。那么巨婴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武志红老师概括为三点:①全能自恋②内外共生③偏执分裂。具体展开说明如下:
一、 巨婴的
1、全能自恋
婴儿早期都有全能自恋,即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动心念,世界就得立即按照其意志运转。当然这种描绘不够准确,因婴儿和世界没有分化,婴儿觉得自己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所谓世界是自身一部分,所以世界按自己心念运转,理所当然。
全能自恋,可分成意志自恋和完美自恋。
意志自恋,即,我的意愿必须付诸实施,不能被阻拦,特别是,作为伴侣或亲人的你不能阻拦。
完美自恋,即,明确觉得或隐约觉得,自己是完美的。明确完美自恋的,通常是对个人形象的自恋,隐约完美自恋的,则常是对道德和能力的自恋。完美自恋常意味着,因为我是完美的,所以关系的所有问题都是对方的。
2、内外共生
婴儿觉得,自己和妈妈构成一个共同体,两人宛如一人,我即妈妈,妈妈即我。对婴儿来说,共生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真实需求。婴儿的各种需求,都有赖于妈妈满足他。如果离开妈妈,他就会死掉。
共生心理,在巨婴身上则展现为:
一、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
二、集体主义。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三、统一思想。大家必须统一在某一思想里,这是构建共同体的关键,如果思想不一致了,共同体就有了裂痕。
四、反对独立。这是双重的,一方面,集体压制个人独立;另一方面,个人离开集体就会破碎。
五、没有界限。一树立界限,就感觉两个人之间彻底没联系了,就生分了。
3、偏执分裂
婴儿活在极端对立的两种感觉里,一旦被照顾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恋就得到了满足,这时他就会有神一般的感觉——我一动念头,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一旦没被照顾好,他就陷入彻底无助中,同时也会生出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或者自己。但是,婴儿必须把围绕着无助、暴怒的破坏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能力容纳这份“坏”,一旦他认为,这份“坏”是“我”的,他的脆弱自我立即会分崩离析。
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
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这一心理,在我们过去的影视上很容易看到:英雄们都高大全,没有一点缺点,坏蛋们则没有一点优点。
二、全书讲了什么?
由于实在是太忙,可武志红老师还要每年坚持写一本书。虽然有十余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加上近年来的顿悟,巧妙的提出了极其形象又直指国民性的巨婴模型。但是本书大部分文章其实都是作者多年来的专栏文章修改,没能成体系,也不具有学术价值,也是本书的最大遗憾。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文章在开篇的部分始终重复性的在讲什么是巨婴。事实上,你把上面几点多加思考,在分析问题加以考虑,差不多就是武老师每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了。
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实质上是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两大方向。
讲中国式好人,是在探讨中国人普遍的人际关系状态,对中国好人,他这样描述:
在中国,有一个很主流的人群,我称他们为“中国好人”。特别是男人,特征更明显。他们的特点是: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感觉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的好,像绵羊,而缺乏力量;他们没有欲求,也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也就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
无论你怎么想,中国式好人,并不是真实的人。
讲中国式孝道,是在探讨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孝的本义即是顺,他这样写道:
孝道的根本,即,成年人都是巨婴,得找人共生,还有强烈的全能自恋,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转。孩子向父母磕头,这意味着,孩子不能有人格尊严,而这也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图景——强者打弱者耳光,而弱者向强者磕头。从这个视角看,当我们把孩子孝顺父母视为必需的道德后,也意味着,我们将关系的不平等视为了必然,它是所有不平等关系的源头。
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观塑造了假自我,成为了我们的民族性,也即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克制了我们的个人欲望。
讲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本我,如何面对别人的回应,以及如何接纳自己
完整地成为你自己的历程,即英雄之旅。这至少需要两点:一、在现实世界展开你的心,由此,你将难以观察的内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就如同将电影胶片投射到了屏幕上,这样你才能观察到,你的心是怎样的;二、深入认识你自己,特别是那些让你恐惧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会认为,是外部世界让你恐惧,最后你会发现,你真正恐惧的,是自己的内在。这个历程的关键,不是变得更好,而是能碰触到你自己真实的、看似恐怖的人性。英雄之旅,不是一棵小树拼命长成正能量满满的大树,而是同时也深入黑暗汲取能量的完整大树,它的树冠伸向明亮的天空,树根则扎根黑暗的大地。这个过程的关键,是碰触痛苦与黑暗。碰触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别人的痛苦;碰触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纳别人的黑暗。并且,真碰触到时,会发现痛苦中有馈赠,而黑暗即是力量与生命。
在这个历程中,你看似是与外界作战,其实是借此来锤炼你的自我。一般的自由观,认为妨碍自己自由的是外界,但其实真正妨碍自由的,恰恰是你的自我。
《蝙蝠侠》《蜘蛛侠》《超人》《魔戒》《霍比特人》《星球大战》《权力的游戏》等影视,多受益于一个概念——“英雄之旅”。这个概念,最初来自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他研究总结了世界各地的神话,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在坎贝尔看来,最重要的自由,或者说自由的真谛,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拥抱了内在黑暗后达成的一种状态,坎贝尔将这个历程称为英雄之旅。譬如《蝙蝠侠》中,布鲁斯·韦恩跌入深井——这是潜意识深处的隐喻,他被从黑暗中飞过来的黑色蝙蝠吓到——其实他惧怕的,是自己内心的黑暗。他流浪时,看似处理的是父母被杀带来的仇恨,但其实还是他自己内在的黑暗,最终他战胜内心的恐惧,拥抱了内在黑暗。
在阅读,这个属于你的英雄之旅的路程上,这本书,会是一种启发。
----------全文完----------我的微信号290764023,一枚城市规划师也是专栏作家我在管理三个知友行业交流群,金融,设计师、程序员(限985、211和各种牛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让时间慢下来----里面有很多资源
注意要在搜索里面选择搜公众号,公众号里面有很多资源福利
关注后回复:赠书
将赠送给您《认识艺术》、《加德纳的艺术史》以及商业分析系列书籍五本。
认识艺术介绍:知乎专栏
加德纳的艺术史介绍:知乎专栏
商业分析系列书籍介绍:知乎专栏
关注后回复:模板
将赠送给您精美PPT模板
关注后回复:高晓松
有5年的视频合集
关注后,查看对话框,资源福利里有各种有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