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未成年人打游戏!家长们这回开心了

  前几天,国家下发了史上最严格的“未成年防沉迷”规定,限制所有未成年人只能在每周五、六、七和法定节假日的晚上8-9点游玩网游。

  

  结果海量未成年人都在晚上8点涌入游戏,直接挤爆了《王者荣耀》服务器,出现了部分玩家掉线、排位结算异常等问题。

  《王者荣耀》还因此被打了低分,一些初高中生表示,没有禁掉小学生,反而是限制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一个小时,游戏估计也就打个两把,有时候一局没开完直接清退挂机,游戏体验极差。

  对于孩子来说……,谁小时候没有偷偷自己在家看电视、打电动呢?

  哪怕爸妈6点回家,孩子也要卡着点关电视,还要准备一块湿抹布盖在电视机上降温。

  所以,现在的孩子也在寻找规定的漏洞。

  一些平台会“租号”给未成年人玩,不用审核年龄,直接进入游戏快乐开黑。

  

  据说主要功能是儿童启蒙的宝宝巴士,现在也未成年防沉迷。

  我真的蚌埠住了,看来这游戏只能给18+的宝宝玩了。

  

  这么多年家长们的“呼吁”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呢?

  未来会多很多小状元郎?

  

  总有家长认为,只要禁掉游戏,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孩子就能专心学习。

  有孩子说,就算给我断网,我宁愿去院子里玩、抠手指头玩我都不想学习。

  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后,有的家长还会发现:孩子成绩怎么没好啊?

  这就是告诉部分家长,没了游戏孩子成绩照样不行。

  有些玩家很开心:这下你家娃学习不好就不能怪游戏了吧?

  

  游戏到底该不该玩呢?

  有父母说,单机游戏孩子可以玩,网游手游确实应该控制一下。两者价值观体系不一样。

  单机游戏会告诉你,努力就会有收获,想要什么都只能靠努力,享受游戏的同时获得成就感。

  而现在很多网游手游的成就感,只剩下了充钱充钱充钱,根本建立不起来正向反馈,只能想着充钱。

  游戏的罪过,从有了网络就好像开始存在了,这些年对于未成年人游戏的话题也没断过,防沉迷措施也是逐渐升级。

  防沉迷系统有用吗?

  

  很多年前,家长们会把事情怪在武侠小说头上,然后是电视上,之后是游戏。

  总而言之,有监管是好事情,但是某些家长依旧会找到其他理由来掩饰自己的不作为与懒惰。

  其实孩子不是需要游戏的刺激,而是需要更多的陪伴和理解。

  毁掉孩子的永远不是游戏,是孤独。

  

  但是只要是游戏,玩上了就很容易忘了时间,尤其是自控力还没有那么强的孩子,很容易上瘾。

  其实孩子玩游戏会上瘾,我们成年人刷抖音、快手,看剧、看小说也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本质上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

  

  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叛逆,父母的打骂只会让他们产生反抗情绪,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你认为游戏对孩子最大的负面效果是什么?

  一、让孩子沉迷游戏,不爱学习。二、使孩子接触暴力等不良内容。三、占用孩子时间。四、孩子在游戏上乱花钱。

  

  在管理孩子玩游戏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情况是:一个爸爸顶10个妈妈,请一定要让爸爸多参与!

  孩子开始爱玩游戏的年龄段(8-15岁),妈妈的影响力处于下降段,男孩在不自觉的模仿爸爸的男性行为。

  男性家长通常对游戏的知识较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崇拜强者,只愿意和有共同语言的人沟通。

  再次强调,游戏对于未成年人的主要负面作用在于占用时间,如果是玩比较激烈的游戏的话,那么是占用时间和精力,所以控制孩子游戏的原则是控时间,这就是为什么这次国家政策限制的是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间。

  

  此外,家长把握好“度”,适当时机,才放松家规,才逐步放手。

  调查也显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保持开放的态度,只要不过度沉迷,孩子玩玩游戏也挺好的。

  

  一刀切、毫无原则地开放给孩子,都是不可取的。

  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要时与孩子一起适度玩游戏,增进相互信任度,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契机,你跟孩子打一局游戏,可能就会收获一个聪明机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孩子的身体健康或者学习成绩上面,父母应该更深层次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尽量避免因为自己的教育给孩子遗留下心理问题。

  看更多家庭教育文章,学更多家庭教育技巧,尽在下方小卡片。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