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坦言:一场大病让我清醒,子女的孝顺不过是场无情的交易
有人说,人间就是一个剧场,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自己。
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我想这本《次第花开》正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本疗伤之书,让我们变得随喜,通透,不再执念,洒脱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而已!——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正如《次第花开》次第花开所说,大道至简,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70岁的徐大爷有2个儿子1个女儿,他有自己的房子,老夫妻俩还有6000元的退休金,按理说晚年会过得很舒心,可谁知道一切都在老伴生病后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事到如今徐大爷才明白,之前的一切不过是种假象,他对未来的生活堪忧不已。
徐大爷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经历。

来自70岁的徐大爷的自述:
我有3个孩子,2个儿子和1个女儿,大家都说我命好,老伴贤惠善良,孩子聪明争气,除了大儿子读到高中毕业进厂做了电子工人,小儿子跟小女儿都是大学文凭。
和别的老人一退休就出去旅游不同,我跟老伴则安心在家带孙子孙女,做孩子们的后盾,而因为有我们的帮衬,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跟我们也很贴心,平时没事就都回到我这里来吃饭,邻居家看到我们到了晚上一坐就是一整桌人显得特别热闹,他说我们很辛苦,可我看着忙碌的老伴心里却得高兴。
我跟老伴都是思想传统的老人,只要能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看到他们高兴,我们就高兴。
刚退休时我跟老伴的退休金并不多,两个人加起来才4000元不到,这里面包含了一大家子的生活费,还有逢年过节给孙子孙女们的压岁钱,至于我跟老伴平时除了吃饭,基本不花钱。
这些年我们是儿女口中最护子女的长辈,别说儿子女儿,就是儿媳女婿对我们也特别亲近,尤其是小儿媳跟老伴特别亲,冬天过来吃饭,若是冷了,老伴就给她拿件自己的衣服,女儿还说小嫂子会嫌弃老人身上的味道不会穿,谁知小儿媳接过去就穿了,还说这上面有妈妈的味道,感到特别温暖。
小儿媳有时周末带着孙女在我们玩儿然后顺便洗头,老伴张罗着烧开水,婆媳俩处得好不热闹,都说别人家婆媳有矛盾,我就跟别人说,那是人家,我家就没有,我家2个儿媳跟我老伴好着呢。

这些年儿女跟我们相处一直很亲密,我们两个老人的退休金也几乎花在儿女身上了,对于这些我跟老伴也并没有感到后悔,老伴总说,现在对孩子们好一些,我们老了就多一些指望,我想想也是。
去年老伴生病,小儿子知道后告诉小儿媳,小儿媳因为认识医院的人,就赶忙联系医生,这才让老伴顺利住院,可随后查出的结果并不好,医生说要准备8万元动手术,这可难倒了我,因为家里凑来凑去就只有5万元,这剩下的3万元我打算让儿女们出。
我先找到大儿子,大儿子说他手里紧张一下子拿不出来,于是我又找到小儿子,小儿子还没说话,心直口快的小儿媳就问我有没有问过老大,我说问过了,老大说没有。没想到小儿媳撇嘴笑了一下,说:这钱按理说应该老大拿。
我问为什么?
小儿媳说:这不明摆着嘛!先不说他是老大,就说他当初是因为接替你才有了这份工作,还不应该叫他拿?我说大儿子只不过是一个一线工人,工资又不高,可还没等我说完,小儿媳就吵开了,说什么她的钱也不是西北风刮来的!这是我第一次看清小儿媳的真实面目。
后来这钱最后我找小女儿拿了,可小女儿给是给了,她却提出老伴这钱后面是有报销的,等报销了还要给她,要不然她没法跟女婿交代,这下我明白了,女儿只是愿意暂时挪给我,之后还是需要原封不动地还给她,我嘴上答应着,心里感到特别难受,想想我以前每个月花在他们身上的钱是那么的慷慨,如今为了这3万块我还要苦苦哀求他们。

还好老伴手术很顺利,钱花了也就花了,只要人没事就好,半个月后医生让出院,让恢复后再去医院做化疗,需要十多个疗程,这又是一笔费用,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又有了思想负担。
回到家我暂时不管其他,只想把老伴照顾好,她的情绪一直不好,状态也很差,每天我要去菜市场转半天,想着给她做好吃的补身体,我打电话给孩子们下班就过来,一来陪陪老伴,二来我也需要人帮我减轻家务,帮忙做做饭、帮老伴洗澡什么的,可是一连好几天,我的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他们都不肯来,有的说要加班,有的说孩子作业多。
这要换做以前,我只要一个电话告诉他们包了饺子,下班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可如今见老伴倒下了,一个个就像要躲起来似的。
就连之前跟老伴处得最亲热的小儿媳,都不愿意进我们的房间,她总说我们的房间有股味道,说是老伴不洗澡的味道,老伴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耳朵却好的,她听了半天不说话,侧过头去的时候我看到她滑到脸颊上的泪。

我带着老伴往返于家与医院之间做治疗,时间久了我也感到身体吃不消,血压血糖都升高了,人头晕脚底无力,我跟孩子们商量怎么办,商量来商量去,他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说话。
最后我提出想请个保姆跟我一起照顾,但是我的钱不够就想让孩子们分担一些,可谁知他们一个个却说自己没有钱,女儿说上次她已经出过钱了,这次怎么也轮不到她,而小儿媳还是咬着大儿子不放,说大儿子当初是顶替了我的工作,所以这个钱必须他来出,而大儿子说家里三个孩子,就他收入最低,凭什么让他来出?
最后我进房间看老伴,让他们在客厅好好商量,随着声音越来越高,等我出来时,他们竟然说这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以为是哪个子女同意出钱,或者是每个人都拿钱,谁知道他们说出的商量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大儿子说,如果家里实在没钱,就让我考虑把房子卖了,这样请保姆的费用、老伴治疗的费用就都有了,我质问儿子:房子卖了我们住哪里?住你家吗?
谁知道他却说,卖了房就有足够的钱,可以把我们送去养老院,而且还可以挑一个好一些养老院,这样我跟老伴这辈子也不用愁。
没想到这竟然是他们商量后一致决定的结果,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我跟老伴辛辛苦苦抚养长大的孩子,是我跟她苦苦经营的“幸福大家庭”的子女说出的话。
老伴的一场病使我明白,过去子女对我们的好,对我们的孝顺原来都是假的,真有事了他们个个避之不及,唯恐我们耗上她们,而所谓的孝顺其实是一场无情的交易,一旦我们失去了价值,就再也得不到尊重与关心。
过去我们还能为这个家付出,他们就对我们好,表现得既亲密又亲热,让我们以为老了可以依赖他们,可一旦我们倒下,他们就只想着赶紧撇开,让我们自生自灭,嫌弃我们是累赘。
所以老人们一定要保持清醒,退休后不要再想着把所有的精力都给子女,我们要养好身体的同时,更要存储养老金,只有自己手里有钱才是真的,儿女的钱再多,那不是你的钱,能不能花得到这要看他们的脸色,更要看他们是否有良心。

对于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意义以及修行的必要性,希阿荣博堪布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和观点。
他在心灵随笔《次第花开》说:“人生是一场非常不容易的修行,我们总是将自己困在执念和过去的伤害中。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罢了。”
那一刻我备受震撼与感悟,放下我执,接受无常,不要为过去的执念以及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尽管《次第花开》是一本讲述佛法的书籍,但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我们正面临的喜乐、苦难、烦恼、煎熬等深入洞察,直中要害,让人看完后醍醐灌顶。
有时候,我们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想要找一个依靠、一个答案、一个意义,但却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那些悲苦都在消散,活在此时此刻,随缘随心,精进自己的修行。

记得,曾有一个著名的古稀老人学者,他吃惊地发现:自己穷尽一生研究的问题,释迦牟尼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也许,你苦苦寻觅的那个答案,也会在《次第花开》中找到。因为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备受追棒,多次重印,已经帮助数以万计的人走出困境与迷茫,相信你也可以。
对此,樊登这样评论道:“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就好,都有心灵的收获。”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一生都在为生活奔忙,是时候停下脚步来,让身心在一本书、一段静坐,一次对话中逗留,释放压力、情绪与心结,而《次第花开》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好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