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氟和窝沟封闭都不是绝对有效的,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刷牙。如果平时做的足够完美,涂氟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句话只对了后半句;前半句嘛,就是个笑话……
我们都知道,牙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还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病,和癌症、心血管疾病并列。
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5岁儿童平均每人有4.24颗龋齿,比2005年也上升了0.74颗。龋齿并非新鲜事物,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就有。有史记载以来,人类的患龋率一直在稳步上升。到19世纪,许多国家居民患龋率竟高达95%以上,患龋牙数的平均值也达到20颗以上……20世纪60年代后,各国开始重视,建立了有效的口腔保健措施和制度,患病情况才得以控制。
为什么乳牙龋齿率高达71%?细菌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并以附着其上的碳水化合物为食,同时也产生酸性物质,酸会造成牙齿的去矿化、脱钙、软化,进而出现蛀洞。
乳牙的龋坏率如此之高,是因为这四大因素都妥妥处于劣势。
?牙齿乳牙牙釉质厚度只有成人恒牙的50%,且生理硬度较低,对牙菌斑和酸抵抗力弱,且一旦感染,细菌对牙齿的破坏作用强,速度快,危害大。儿童少食多餐,无论是辅食或奶制品,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不断地为致龋细菌提供丰富的营养……婴幼儿很难配合刷牙。大一些的儿童又很难掌握刷牙要领,根本无法清洁干净牙齿。让他们自己刷,就是刷了个寂寞而已……儿童吃饭速度慢,还边吃边玩,不少儿童还有吃零食的习惯,这都造成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如果他们没有规律清洁牙面,食物就有充裕的时间与细菌发生作用,逐渐破坏牙面,产生龋洞。所以,必须好好刷牙,在他们真正听得懂人话,且精细动作发育的足够好之前,也就是8~10岁前,都需要大人帮着刷!最重要的,我们首先得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才能帮孩子刷。详细的视频在文末。
乳牙真的不重要吗?很多人认为乳牙日后会更换,或是蛀了拔掉即可,但事实却没这么简单。
有啥危害?
严重时出现疼痛,降低咀嚼功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如果发展成根尖炎症会影响继承恒牙牙胚,导致牙釉质发育障碍影响恒牙萌出;
龋坏严重或过早脱落,造成恒牙萌出间隙不足,排列不齐或畸形;乳牙龋损变成残冠时也容易损伤口腔黏膜组织;
龋坏部位在门牙,会影响美观、发音,导致孩子不敢张嘴说话或微笑,影响心理健康。
更甚,造成齿源性的脸部蜂窝性组织炎。儿童中有47%的脸部蜂窝性组织炎是牙齿蛀牙造成的。有研究指出,心脏病等疾病也和龋齿有关……
龋齿也分级别……我们去看牙医的时候,有没有被各种名词搞的头大?所以,我直接上一张牙齿结构图,大家仔细瞧瞧。龋齿有几种分类的方法,依据被侵犯的结构来看,可以这么分:基本无症状,只有颜色变黑、部分结构变软,早期发现治疗填补效果佳。症状较轻时,龋坏牙齿外形有小的缺损,有颜色改变,但不疼不痒,不松不肿,不影响进食咀嚼。这类轻度的龋病,可考虑涂氟、加强清洁、定期追踪,有机会逆转脱钙的过程。对冷热或甜食会有敏感甚至酸痛现象,须尽速治疗,以免侵犯到牙髓。治疗时相当不适,且龋蚀范围大,填补效果相对不好。一旦牙面形成明显的缺损,变成龋洞,就容易造成食物进一步的嵌塞和滞留,加大清洁难度,容易加速病情的进展。这种阶段,需考虑填补才行。俗称蛀到神经,导致牙髓发炎,相当疼痛,需做根管治疗,也称为抽神经。如果出现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齿偶尔疼痛、牙龈脓肿,且迁延不愈,很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健康发育,造成牙齿生长的歪斜、错位,表面颜色不均,甚至有牙面的缺损破坏。这时务必要去医院治疗,必要时果断拔除病患乳牙,避免造成对替换牙齿的不可逆危害。成年人拔完了,还得上烤瓷牙或人工种植牙;儿童也得上间隔器。咱们可以用一张图看明白。
预防龋齿N板斧蛀牙和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D及钙、磷等矿物质相关,而食用过多的糖类也易患龋齿。所以需要我们均衡饮食,避免甜食和饮料,多漱口。当孩子还没长牙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其口腔卫生。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手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擦洗舌背及牙龈。到一岁左右应该断夜奶,甚至门牙萌出后即断掉夜奶。晚上刷完牙后不要再喝奶或进食任何东西。每次喝完奶或者吃完辅食后,及时让孩子漱口,或者以喝清水代替。孩子长第一颗牙,我们就要带孩子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该怎样刷牙呢?我们应该选择软毛小牙刷,最好每月更换1次,最多不要超过3个月。孩子刚长牙初期可以不用牙膏,可用清水和牙刷刷牙。当宝宝已经长出1~2颗牙时则建议开始使用牙刷和牙膏。2颗牙齿萌出后,两牙间有邻面接触,就得给孩子使用牙线了,可以将滞留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牙菌斑清除干净,预防邻面龋齿的发生。研究指出,使用含氟牙膏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龋齿率,未发现与之有关的不良反应。但要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活用水中含有过量的氟,会导致氟斑牙的产生,这时要注意氟的摄入量,不能使用含氟牙膏。我国有相应指南建议2岁开始使用含氟牙膏,但国际上很多建议第一颗牙齿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一定得注意用量:
0.5-3岁:不到米粒大小含氟牙膏挤在敷布或婴儿牙刷上
3-6岁:豌豆大小含氟牙膏?涂氟:氟化物是WHO目前公认最经济、安全、有效之龋齿防治措施。幼童牙齿涂氟,像是为牙齿穿上防弹衣,可以降低乳齿龋齿率33%、恒齿龋齿率46%。涂氟后,氟离子可以渗入牙面,促进釉质再矿化,使牙齿更加坚固;也可以抑制口腔内致龋细菌的生长;对于一些儿童的早期龋齿,可通过再矿化等逆转龋损状态。幼儿萌出第一颗牙齿就可以定期涂氟。一般来说,3~6岁儿童每年至少涂氟防龋两次,患龋风险高的儿童最多可增加至4次。但也有不适合局部涂氟的情况。比如,不能配合或呕吐反射强烈的儿童;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有哮喘病史和过敏体质儿童;感冒、发烧、腹泻等患病期间儿童;有口腔溃疡、疱疹性口炎等口腔黏膜破损的儿童暂缓用氟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少年龋齿中90%以上发生在恒磨牙的窝沟部位。
这么多年,我都没怎么注重保护牙齿,却只有一颗蛀牙,都亏了小时候我妈给我做的“窝沟封闭”……
为了预防龋齿,政府都给适龄儿童中实施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详细信息可在当地卫生信息网上查询。窝沟是牙齿表面上的沟壑和深坑,牙釉质较薄,且钙化程度低,容易集聚细菌及食物残渣,刷牙时很难清洁到。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该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医生在咬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一层粘接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即使封闭材料脱落被吞咽,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什么时候可以涂?一般针对适龄儿童的恒磨牙,当牙齿咬合面完全暴露,未发生龋齿,且咬合面、颊面及舌腭面的窝沟点隙深时。也有不适合的情况:牙面无深的沟裂点隙、自洁作用好;牙齿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孩子尚不能配合正常操作。如果孩子能够配合医生,3~4岁也可以给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但主要针对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第二恒磨牙,分别在6~9岁、11~13岁萌出。“六龄齿”牙冠大且牙尖多,萌出早,承受着较大的咀嚼压力,牙面上窝沟又多又深,是龋齿概率最高的牙齿,一旦严重龋坏早失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封闭后应定期复查,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脱落时应重做封闭。如果已经发生蛀牙,需要先补好后才能做。
封闭前:凹陷和沟槽 封闭后:有封闭剂
成年人刷牙,可能也是刷了个寂寞但,不是每个成年人都能坚持每天刷两次牙,即使做到了,也有可能刷了个寂寞……国际上推荐“巴氏刷牙法”,我直接上个视频,供大家观摩学习。用电动牙刷也可参考。这方法真还是有点复杂的,大人尚且需要学习,小孩子真的能掌握吗?
(这么一口大白牙,给颜值加了50分……)果果之所以有龋齿,也是我曾经偷懒导致。他有一段时间很固执,不愿意我帮他刷牙,非要坚持自己来。我也乐得清闲,任由他折腾。后果就是蛀牙了!他经历了补牙的痛苦,终于十分配合。为了他的牙齿和我的荷包,我忍了,必须坚持到至少八九岁为止。牙齿有五个面,刷牙只能清洁到三个面。漏洞就在于牙缝,而这是最容易塞食物,或者藏着细菌的。所以,牙科医生推荐,每日至少得用一次牙线,尤其是睡前。果果的龋齿就是邻面龋齿,从两颗牙中间开始龋坏,即便好好刷牙,不用牙线,恐怕也难以挽救。
使用牙线关键点:
刷牙前使用牙线;还得用正确的方法。
推荐用牙线卷,才能每清理一个牙缝,换一截牙线。
使用方法正确却仍然会出血,说明有牙周疾病;牙周疾病可是“老掉牙”的第一大原因。
对于牙龈萎缩或者其他不适用普通牙线的,也可以用水牙线,性价比嘛,还是比补牙强……好了,直接上个视频,以供大家参考。
为了保护好这口牙,是不是太麻烦了?我写了这么多,都觉得好麻烦。但是想到那么、那么贵的治疗费用,一不小心就能花掉一台小汽车的钱,咱们忍了!不信?可以翻翻这篇文章(我啃了一根大棒骨,代价居然是6000元多元钱!)的评论区……好了,欢迎大家多多转发、点在看、留言呀。愿我们都有一口漂亮的大白牙。不再多说了,毕竟,明天我和果果又要滚去补牙了,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