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眼部视力下降的隐形杀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房传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年,眼科门诊时常会出现一些来检查视力的成年人,大部分的症状是一会儿看不清东西,一会儿症状又消失了,对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就是想到医院体检一下眼睛。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基本排除眼睛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检查就发现,其实是患者血糖偏高,引起的眼部屈光介质的改变,更有甚者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像之前我们提到的小王,最后检查出来就是玻璃体积血,已经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期了。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它是糖尿病的病程中引起的视网膜循环障碍,造成视网膜发生缺血和增殖性变化而引起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实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统计, 有10年糖尿病史者,7%有视网膜病变,15年者约25%,15年以上者达6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状有哪些?

  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房医师表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多种检查方法,包括眼底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等。其中,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方式。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

  那如何来治疗呢?

  房医师表示,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长期控制糖尿病、光凝治疗、抗VEGF治疗等手段来进行治疗,实在不行就只能进行手术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或吸收不明显者,严重增殖引起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特别是累及黄斑者、黄斑区出血、黄斑区水肿伴牵拉。尤其是发生视网膜脱离,都应及早行玻璃体切割术。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民医院已经具备上述诊疗手段,需要手术的患者不用再跑到其他医院了,相当于在家门口就能把眼睛看好了。

  

  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具体详细的治疗过程,明天(8月20日周二)上午十点到十点半,刚刚我们提到的房医师将会做客《971健康吧》,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房传凯,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曾到嘉兴市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参与核心期刊杂志及其他杂志发表9篇,即《小梁滤过术联合巩膜层间硅胶片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的影响》、《白内障术后临床体征与干眼症之间的关系》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的影响》 《青光眼行相关检查对视功能评估的有效性探索》 《HPV与EGFR在喉癌中的相关性》等,在工作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廉洁行医。

  长

  按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