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爱情是什么样的?
在沈从文眼中,爱情是“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在王小波眼中,爱情是“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在朱生豪眼中,爱情是“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的爱你。”
而在晚清才子沈复眼中,世间最美好的爱情,不过是“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与妻子芸娘布衣茶饭,于江南小镇厮守一生,就是他向往的幸福。
0 1
爱是乍见之欢,非你不娶的勇气。
乾隆40年的盛夏,13岁的沈复第一次遇见芸娘,便被她的秀美和聪慧所吸引,一见如故。千回百转,其爱慕之心仍不得释怀,便鼓起勇气对母亲说:“若为儿择妻,非淑姐不娶。”沈母对芸娘也颇为喜爱,便脱下戒指赠与芸娘,这桩婚事就此订下。
图片选自《浮生六记》(白落梅译,叶露盈绘),下同。
待到这年冬天,芸的堂姐出嫁,沈复有幸再与芸娘碰面。当时只见满室鲜衣华服,唯独芸一身素净天然,淡雅清新,仅换一双新鞋而已。沈复见那鞋子,绣工精巧,别致新颖,问后知道是芸娘亲手制作的,才知道她的兰心蕙质,不仅在笔墨之上。
当晚,沈复将亲朋送到城外,回来已是三更,肚子稍感饥饿。婢女为其取来枣脯,沈复嫌过于甜腻。这时只见芸娘悄悄拉了拉沈复的衣袖,示意其随她入室。待沈复走进屋内,只见芸娘早已为其藏好了暖粥和几碟清淡小菜。虽然还未成亲,却早已将对方挂念于心。
芸娘对沈复的用心,还远不止这些。当初得知沈复出痘,芸娘就开始食斋,一直坚持了很多年,直到二人结为夫妇,沈复才意识到这些年芸娘为他的付出,十分感动。
0 2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经得住风花雪月,经不住柴米油盐。可沈复与芸娘婚后的生活,却将这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了春花秋月的向往。
芸娘刚做新妇时,颇为沉默寡语,平日里只喜欢听沈复高谈阔论。沈复为了不让芸娘沉闷,便换着法子与芸娘说笑,有如用纤草拨弄蟋蟀那般细心,之后芸娘才渐次话多起来。
怕被公婆嫌弃懒散,芸娘每日早起,一向留恋床榻的沈复为了陪伴芸娘也随之早起,耳鬓厮磨,形影不离。
他们夫妇,举案齐眉,相敬相爱二十三年。年岁愈久,感情愈是亲密无间。在家中,或室内相逢,或窄途邂逅,必握手相问:“何处去?”初时细心谨慎,唯恐旁人见到。
他们同行并坐,如影相随,起先避人,时间久了不以为意。芸有时与人相坐闲谈,见沈复来,必起来偏挪其身,沈复便紧挨着她坐下。二人亦不明白缘何缠绵至此,开始有羞愧之意,后则是自然从容。
七夕节,芸设香烛瓜果,与沈复同拜织女星于“我取轩”中。沈复镌刻两枚印章“愿生生世世为夫妇”;沈复执朱文,芸则执白文,作为日后往来书信之用。
中秋节,沈复带芸娘前往沧浪亭,事先与守门人说好,勿放闲人进入。他们带了一张毯子,铺在亭中,席地环坐,品茶赏月。晚风拂袖,月映波心,快意无限。
赶上庙会,沈复也不忍芸娘身为人妇而错过这等瑰丽奇景。于是将其打扮成男子妆容,带她去庙会之上,遍游万千景致。
后来,沈复要去吴江吊唁病逝的故人,途经太湖,便要带芸娘一览太湖之美景。芸娘借口要回娘家,半路与沈复汇合。待芸娘登船,行至太湖,看见风帆沙鸟,水天一色,感叹道:“这便是所谓的太湖了?今日得见天地之宽,太湖烟波浩渺无边,真是不虚此生矣!”
沈复曾对芸娘说:“可惜卿为女子,又如此温顺娴雅,若能化身为男子,与我相伴访名山胜迹,遨游天下,岂不快哉!”
芸宽慰道:“这有何难?待我白发苍颜之时,纵算不能远游五岳,可近处之虎丘、灵岩,南至杭州西湖,北至扬州平山堂,皆可与你偕游。”
沈复说:“只怕卿白发苍颜之日,步履维艰,走不动了。”
芸说:“若今生不得如愿,便期约来世。”
沈复说:“来世卿当做男子,我为女子,与你相伴相从,不离不舍。”
0 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新婚不久,沈复就要前往杭州学习,心中不舍芸娘。其间,因难抵相思之情,便暂停学业归家,伴芸娘左右。
当时正值六月酷暑,沈复便带芸娘去“我取轩”中寻清凉避暑。酷暑之日,芸停了刺绣,终日伴沈复读书论古,品月评花。芸娘不善饮酒,最多只能饮三杯,沈复教她射覆行酒令。他们夫妻朝暮相对,伉俪情深。在沈复看来,人世万般欢乐,莫过于此。
后来,他们搬至仓米巷,因新屋干热,窗外景致荒凉,便迁至附近老妇人的家里暂住避暑。
闲时在柳荫下垂钓,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夜深了,温酒煮饭,月下对饮。向晚庭院,倚靠相背,闲话短长。
在芸娘看来,幸福莫过于:“于此处修筑宅院,绕屋买下菜园十亩,寻来仆人、老妪,栽植瓜果蔬菜,以供日常家用。君绘画,我刺绣,换了银钱,以备诗酒之需。布衣菜饭,一生欢喜,不必作远游之计也。”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从两百年前到今天,我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仍然是如此的纯粹质朴。应了民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的那句话:“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的人。
《浮生六记》
沈复
唯美插图版:白落梅译写,叶露盈绘图
随机抽取四位留言的读者赠送《浮生六记》
(唯美插图版:白落梅译写,叶露盈绘图)
8月2日抽取
举报/反馈大家都在搜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原文闲时与你立黄昏, 灶前笑问粥可温浮生六记闲时与你立黄昏全诗浮生六记闲时与你立黄昏原文
发表
YoYo的小鱼酱
沈复才学过人,而芸就是红袖添香的佳人,虽然二人出生地位有别,但是精神层面却是门当户对,一个喜欢旧书,一个喜欢破画,一生清贫乐道,但有知音相随!
2018-07-31
举报
回复
92
Yu池鱼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平平淡淡才是真,举案齐眉与子偕老
2018-07-31
举报
回复
85
Cinderella1256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无人醒我茶已冷,无人共我顾星辰。原是如此,平淡真实
2018-07-31
举报
回复
66
来自塔山和婉的相思树
闲时在柳荫下垂钓,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夜深了,温酒煮饭,月下对饮。向晚庭院,倚靠相背,闲话短长。这就是爱情最平淡真实的样子!
2018-07-31
举报
回复
27
百度网友b02507a
羡慕这样精致优雅美好的生活,把自己过成芸娘,去遇见更优秀更高富帅的沈复。
生活安稳,百世幸福。
2018-08-02
举报
回复
25
张家们里的大小伙
现代男人都想过沈复的日子的。家里有贤妻,自己在外工作,嫖娼喝花酒。酒色俱全。芸还留意帮他找妾。神仙日子哪。。。
可惜时世太贫穷了。没有好的时节。
2018-08-01
举报
回复
10
小语老师一枚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文字淡雅,清新,如缓缓细流,似微微清风。喜欢
2018-07-31
举报
回复
41
张家们里的大小伙
沈复家道中落,一个妾都没纳成。倒伤了芸娘的心。后来出去学习,与船妓甚好,一段感情。沈复是风流之人,喜新不厌旧。
2019-01-24
举报
回复
9
滑稽树下滑稽花
浮生六记。其实不好看。就是觉得心酸。
2018-07-30
海南
举报
回复
82
晨薇VIP
我看到他们生死离别时,痛苦了一场,因为过程太美好,衬托的结局总是太悲凉;因为结局总是太悲凉,所以过程一定要美好才不枉此行,祝天下有情人能圆圆满满携手到老。
2018-08-05
举报
回复
4
arcsgnX
是挺心酸的,生活艰难啊
2018-08-02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4条回复
朴元昳qP
温暖!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向往的爱情就是长这个样子!
2018-07-31
举报
回复
32
崔景芬
感觉被喂了一嘴狗粮,突然想脱单了
2018-07-31
举报
回复
8
崔景芬
应为被赞了,所以又看了这篇文章和自己的回复,嗯,就看开了,单着很舒服
10-24 22:34
山东
举报
回复
赞
1暖暖1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
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
梦中合唱凤求凰,梦醒独奏离别赋。
即知曲人存于梦,何故执于曲外人。
多少痴梦多少等,难诉痴情曲中人。
一萧一页红尘事,一弦一曲了人生。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悟曲中意。
不愿再做曲中人,奈何越听越沉论。
2018-08-01
举报
回复
3
狼歿Hoshea
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南康
2018-07-31
举报
回复
64
蓝二心头小娇妻
我也是≥﹏≤
2018-08-06
举报
回复
赞
浮柒儿
我也是
2018-08-04
举报
回复
2
全部3条回复
fdcxffdrdf
我也觉得悲凉,越是作者娓娓道来他们曾经的岁月静好,越是难过他们后来的生死别离,越是感觉作者再写浮生六记时的孤寂。
//
@滑稽树下滑稽花
:
浮生六记。其实不好看。就是觉得心酸。
2018-07-31
举报
回复
6
奈何桥上去嫁鬼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的人。
2018-08-02
举报
回复
6
迩言
对沈复的印象还在童趣
2018-07-31
举报
回复
55
在东风滩驾驶飞机的冬青
浮生六记是最温情的告白!
2018-07-31
举报
回复
55
系工木娄
平平淡淡方是生活本色,朝朝暮暮才乃爱情本真!
2018-07-31
举报
回复
48
忻溪澈65
美好的爱情,不仅有风花雪月的浪漫,还有柴米油盐的相伴,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印证。“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这是爱最长情的告白。非常期待拥有这本脍炙人口的书。
2018-07-31
举报
回复
4
xksxyl
苟富贵勿相忘。在相对悲凉的世俗里能够坚守一段爱情的唯美时光,才是浮生之幸。
2018-07-31
举报
回复
8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