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短视频,需陪伴、需合力、需“奔现”
亲子关系,很大程度是建立在长情陪伴上。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很多成功父母的经验之谈。陪伴意味着你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享给孩子:那就是时间。在父母师长的陪伴下,不管是刷短视频,还是网上阅读浏览,甚至是益智烧脑游戏,孩子们都始终是在亲近长辈的引导和互动情境中进行,也因此更能够在面对网络上各种流量冲击时,在海量信息中去芜存菁,汲取精华,面对不良信息也更能及时分辨并且主动屏蔽。所以,家长不必一律视短视频为洪水猛兽,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短视频上,不妨也可以借鉴大禹治水的“流量密码”:堵不如疏,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和引导,让孩子更多去通过有选择的健康正向的短视频,学到轻知识、获取正能量、感受风土人情、领略自然美景。
合力“奔现”,消弭短视频的参差
短视频是网络的时代产物,以前我们总说“纸短情长”,而短视频似乎更擅长“长话短说”,帮助人们更便捷快速地获取资讯,自然科学、历史地理、艺术美育、体育健康……
各类知识在短视频平台汇聚,短视频已经成为专业科普和大众学习的新工具、新文具。
上述《报告》调研显示,调研显示,和2019年相比,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原因从娱乐逐渐转向寓教于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主要功能是减压放松和丰富知识。短视频不仅是未成年人获取资讯的平台之一,也是未成年人答疑解惑、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近八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学习轻知识,未成年人也把网页搜索和短视频作为解答课外疑问的重要渠道。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通过短视频学习到一些有趣的知识。
不过 ,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线上获得的知识,一样需要线下实践的跟进,才能让未成年人巩固学识、知行合一。“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有利于未成年人进行视频化学习,可以成为提升未成年人知识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工具。”孙宏艳也建议,引导未成年人善用短视频,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不能谈网色变,要给未成年人实践和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在数字世界生存的韧性和能力。
所以,在互联网原住民的未成年人接触短视频的比例增加的趋势下,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发展需求,解密适合未成年人的“流量密码”,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正向健康的短视频服务内容与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家长“强陪伴”功能的衍生,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屏幕“奔现”的机会,比如带孩子们去大自然里发现短视频中博主们介绍的美丽蝴蝶、多样绿植;去实地感受董宇辉短视频“小作文”里的神秘甘肃、古老山西、魅力四川……
悦悦 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