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学习笔记十三——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上)

  纯我流自学笔记,搭配《人格心理学》(许燕著)。

  欢迎讨论,请勿掐架。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

  第四章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第二节 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艾里克森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有能力克服人格出现的危机,从而获得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危机是一个个使我们从逆境中获胜并主宰自我和世界的机会。

  二、人格动力

  艾里克森认为,人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影响。

  1、生理过程:力比多和X欲。

  艾里克森认为,论述那些不能得到科学证明的所谓“能量”,是没有意义的。

  他保留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和力比多学说,但并不那么强调。他更愿意强调自我和社会力量,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2、自我过程:统一性和掌握感。

  (1)总论。

  艾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但他对于自我的理解不同于弗洛伊德。

  他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已远非本我、超我、环境的协调者那么简单。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它综合了过去和现在的经验,相对独立而且强大,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心理欲望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促使人们建立起自我认同感,获得对环境的掌握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2)同一性。

  艾里克森认为,健康自我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同一性。具体包括一下四个方面:

  ①个体性。

  一种独一无二的,作为一个独立且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存在的清晰感觉。

  ②整体性和整合感。

  一种内心完整、不会四分五裂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潜意识中对于自我的整合。

  成长中,儿童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自我形象片段,如可爱的、强壮的、独立的等。健康的自我能够将这些零碎的形象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③一致性和连续性。

  这是指我们潜意识理想要追求一种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的感觉,追求一种人生是连续的、目标是有意义的感觉。

  ④社会团结性。

  一种内心理想和价值观与某个群体相一致的感觉,一种受到社会支持和肯定的感觉。

  同一性的对立面是同一性混乱,也称角色混乱,或者同一性危机。它包含着与同一性相反的内容:内心支离破碎感,感觉人生没有目标,无法获得满意的社会角色或地位带来的支持。

  同一性混乱的个体会感觉像是一个被放逐的人,或者一个流浪者,再或者谁也不是。

  (3)掌握感。

  与阿德勒、弗洛姆一样,艾里克森也认为个体具有掌握环境的基本需要。

  它与同一性都是自我功能,他的满足能为个体提供一种,类似于但又强于本我满足时的愉悦感,而它受挫时也会引发强烈的不满。

  掌握感的获得,依赖于社会的期望和支持。

  3、社会过程:社会和文化

  三、人格发展(见下篇)

  第三节 研究主题

  一、自我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才是人格和发展的积极驱动力,它可以独立并且创造性地解决人生各个阶段的问题。越是遇到发展的障碍,自我越是发挥出潜力,凸显出自我的强大和灵活性。

  此外,艾里克森还赋予了自我众多积极的特质,如信任、希望、自主、意志、主动、决心、勤奋、胜任、认同、忠诚、亲密、爱、生产、关心、统合、智慧等等。在艾里克森主张的人格结构中,自我是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主人。

  二、心理历史理论

  研究著名历史人物的生活史。

  笔记:社会影响人的童年,人的童年影响人的成年,人的成年影响社会。

  第四节 理论应用

  一、精神疾病及其治疗

  艾里克森同弗洛伊德一样,认为适应良好的个体,是能够完成爱与工作这两件事的人。

  表现出精神症状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适应良好。他们至少可以通过对内心冲突的分析,来澄清那些被掩盖了的正常的心理功能。

  1、精神疾病的根源。

  当正常的、胜任的自我,因为社会性创伤、身体疾病、和危机解决的失败,而受到严重削弱时,精神疾病就会出现。

  2、精神疾病的种类。

  艾里克森认为精神疾病表现出的只是症状程度的不同,而非类型的不同。但他会使用一些标准的精神病学命名术语,只是小心地不让这种标签成为患者自我验证的预言。

  3、精神疾病的治疗。

  艾里克森认为,病态症状代表的,不仅仅是某种本能驱力没有得到满足,更常见的是代表着一种,不顾一切地想要发展和维持同一性的努力。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获取同一性,从而减轻症状。

  他认为,标准的精神分析式治疗中,含有暗示甚至有失偏颇的成分,还指出这种治疗比较适用于相对健康、且有能力改变的患者。如果让不适合的患者接受治疗,只会令他们更加痛苦。

  他采纳了沙利文的,治疗师即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的观点;他与患者进行面对面谈话,以强调治疗师与患者的平等关系;他避免一开始就讨论患者的过去,因为这样可能会支持患者进行合理化,即将自己的症状全部归咎于父母,而拒绝为现在的行为承担责任。

  4、阻抗、移情、反移情。

  笔记:阻抗是患者在保护自己内心的脆弱。因此治疗师需要想办法打消患者的顾虑。

  5、释梦。

  艾里克森认为,梦可能与发展危机有关,梦或许是在提醒个体当前生活中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同一性混乱,并且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枉法。

  健康的自我,即便是在睡眠中也依然有一定的力量,它不仅可以调节本我的冲突,而且可以制造出一些带有成功情境的梦,让我们可以带着完满感和成就感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