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最好的未成年人安全防范知识,为孩子存起来!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保护少年儿童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但是仍然经常有少年儿童被侵害、受霸凌、出意外的消息见诸媒体。每每看到这些新闻,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哪个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政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同时,未成年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同等重要,它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远离危险、应对侵害。在这里,小编整理出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希望每位家长、每名孩子都可以收藏、牢记在心。

  6.1日常生活篇

  ▼在学校时应该注意什么?

  ●不要私自走出校园,出学校一定要向老师请假。

  ●放学时,千万不要跟陌生人或者所谓父母的同事、熟人走,除非通过老师和父母取得联系确认。

  ●避免与社会不良少年交往。

  

   

  ▼独自在家应该注意什么?

  ●有人敲门,一定先问清楚来人是谁、判断有无危险再开门。

  如果是陌生人,不管对方说什么理由,比如修管道、查煤气、收电费等,都坚决不能开门。即使不是陌生人,如果爸爸妈妈事先没有交代,也绝不能开门。大量案例显示,很多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犯罪往往是熟人作案。

  ●如有必要,应大声呼救,并拨打110报警,并给父母打电话。如果坏人已经进门,则不要盲目呼叫,以免受到伤害。要避免正面冲突,找机会逃跑。没有机会逃跑则要记住对方的年龄、身高、衣着、口音、交通工具、车牌等重要信息。

  ●保管好家里钥匙,如果丢失要及时更换。不要把钥匙挂在脖子上,以免被坏人尾随。用钥匙开门时,要注意有无可疑人员。到家后不要忘记关门上锁。

  ●未经父母同意不带别人回家,以免引狼入室。

  ▼上下学路上、外出、旅游时应注意什么?

  ●遇到车祸、斗殴等突发情况,不要围观看热闹,避免被误伤。

  ●要尽量选择结伴而行。在结伴出游时不要掉队,不要离群。

  ●遇到精神不正常的人、可疑人员尽早躲避,防止对方伤害到你。

  ●尽量避免夜间单独外出。如果不得已夜间外出,要选择人多、光线好的道路,避免去偏僻人少的地方。

  ●与同学外出玩耍时要告知父母、老师去处、时间、人员。

  ●不接受陌生人相约、求助的邀请,不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食品,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

  ●与爸爸妈妈外出,万一走散了,应该向警察、保安等穿制服人员求助。如果没有找到警察,可以向银行、超市或商场里的工作人员等求助与父母联系。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避免跟陌生人去找家长,防止被坏人拐骗。

  ▼当遇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坏人正在干坏事,还没有发现我们,如果有条件离开,要尽快悄悄离开,然后再报警或告诉父母、老师。如果没条件离开,要藏好自己。如果可能,要仔细记住歹徒的特征,为警察叔叔破案提供帮助。

  ●面对坏人时,不要与坏人正面对抗发生直接冲突。尖叫与大声呼救要分场合,盲目尖叫只会激怒坏人或令他紧张,做出伤害我们的事情。

  ●记住“四喊三慎喊”:亲人在旁高声喊,二三同学高声喊,白天高峰高声喊,旁有军警高声喊;天黑人少慎高喊,孤独无助慎高喊,面对刀枪慎高喊,斗智斗勇智为先。

  ●如果坏人闯入校园和班级,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伤害时,记住一个字:“跑!”要尽量远离坏人。

  ●不要让任何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隐私部位指的是平时我们的裤衩和背心盖住的地方。这些部位绝对不能给别人看,也不能给人摸。

  ▼如何报警?

  ●熟记110、119、120等电话,所有公用电话亭都能免费直接拨打110、119、120。

  ●熟记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姓名、电话。

  ●知道自己家和学校附近派出所、警务站的位置,会辨识派出所。

  6.1校园暴力篇

  ▼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指的是通过肢体接触、语言侮辱等手段,针对学生实施的暴力侵权行为。主要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与压迫,也包括校外人员实施的侵权行为。

  校园暴力是违法犯罪行为,是法律明确禁止的。

  ●肢体暴力:以肢体暴力行为欺凌他人,包括踢、打同学、抢夺财物等,是最容易辨认的一种,会造成他人身体受到伤害。

  ●言语暴力:恐吓威胁、言语上侮辱、嘲讽同学等。会造成他人心理伤害,伤害后果有时会比肢体暴力还严重。

  ▼面对校园暴力该怎么办?

  ●尽量避免直接冲突,必要时可以正当防卫进行反抗。向经过的其他人求助,并设法尽快离开侵害人,在校立刻报告老师,离校则立刻告知父母,由老师和父母为自己依法维权,侵害严重的要尽快就医,同时报警并保留证据。

  6.1暑期安全篇

  ▼游泳安全

  ●游泳时必须有家长、老师、教练等成年人的陪同,不要单身一人或与同伴相约去游泳。

  ●身体患病或者感觉不舒服时不要去游泳。

  ●遇到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不要去游泳。

  ●游泳前要充分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否则容易引起抽筋。

  ●参加剧烈运动后,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否则突然收到凉水刺激,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感冒等。

  ●不要在游泳池里大闹或者捉弄对方,游泳过程中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要立刻告诉父母,上岸休息。

  ●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刻通知家长、老师等成年人。

   

  

  ▼出行安全

  ●学会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法规和交通指示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不闯红灯,不抢红灯。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车辆,确保安全,快速通过。不随意翻跨栏杆、横穿马路。

  ●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奔跑追逐;下雨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被雨伞遮挡视线。

  ●在路上行走时不要看书、手机或者PAD,不要听耳机,避免分散注意力发生交通事故。

  ●等候地铁、公交要站在安全线以内,不在站台上追逐打闹,上车时要有序排队,不要拥挤。

  ●12岁以下不能骑自行车上路。对OFO、摩拜、小蓝车SAY NO!

  ●不在汽车周围长时间停留玩耍,特别是蹲在车头车尾的位置玩耍,防止进入司机的视线盲区,车辆突然启动造成伤害。

  ●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12岁以下儿童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12岁以下儿童不坐在前排副驾驶位置。

  ●乘坐汽车不把头和手伸出车外,防止被路边障碍物或者其他车辆碰伤。

   

  

  ▼健康上网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前规划上网学习和娱乐放松时间。

  ●有目的的使用网络,不盲目在网上荒废时间。

  ●合理规定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不长时间、无目的的上网,浪费时间。要注意保护眼睛,每隔一段时间眼睛要离开屏幕,休息放松。

  ●不去网吧、游戏厅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传播低俗的信息,不偷偷背着家长给网络游戏充值、买装备。

  ●在网上碰见任何让自己不愉快不舒服的事情,感到任何疑惑不安,受到任何侵害,你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或者老师,他们会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渠道。

  

  ▼消防安全

  ●火柴和打火机不是玩具,不要划火柴,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

  ●一旦发生火灾,不鼓励同学们逞强灭火,要区别对待。如果火情很小,可以用水浇灭或者用扫帚拍打灭火;如果发现火势比较大,有条件要尽快逃离火场,确保安全后再拨打119报警。

  ●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简单的家用电器。

  ●不要乱动电线、灯头、插座等,不要湿手碰触插座和开关。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告诉家长或者周围的大人,不要盲目施救,避免伤害到自己。

  最后,长安小编祝愿每一名未成年人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健康成长,安全相伴!6.1儿童节快乐

  您还可以继续阅读

  “枫桥经验”谱新篇 |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岳阳实践

  长安杂志大讲堂 | 越秀区如何做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第一”

  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攻略 | 三位一体模式终结化解工作

  救治管理精神障碍患者,政府应如何兜底?

  打开心灵之锁  助力平安建设

  这个平台厉害了!两年找回近3千名失踪儿童

  邮发代码:2-299

  欢迎订阅《长安》杂志

  

  长按二维码,可以通过微信订阅

  设计:贾昌平

  记录平安中国建设好声音

  传递法治中国建设正能量

  展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新风采

  

  长按二维码关注长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