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空难发生前瞬间,飞机上的人都是什么心情?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应激反应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当空难发生前一瞬间,人们会出现“应激反应”。与一般的情绪状态不同,应激是人们在某种意外环境刺激下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有学者提出应激反应的过程包括警觉、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当乘客突然感受到飞机运行的异常情况时,立刻进入到应激第一阶段的紧张状态,会出现呼吸急促、瞳孔放大、肌肉紧张等生理变化。之后人们会产生阻抗心理,不敢相信正在经历的事情是真实的,会有如梦境般的虚无感,拒绝接受现实。
直到他们认识到事情已无挽救余地,不得不承认灾难的发生,陷入了痛苦、绝望与悲伤的感受中,直到衰竭。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感到浑身无力,甚至会由于极度恐惧感到眼前一片昏暗,是一种相当可怕的心理感受。
战斗或逃跑
在一般状况下,人们对于突发事件会产生“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的本能反应,比如,当路上突然窜出一只凶猛的狗,人们会立刻作出反应,选择如何搏斗或是飞快逃跑。但在飞机上,人们的本能反应机制受到了客观环境的阻碍,让他们无从选择。
于是,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被动感,因为飞机的运行状况是远远超出他们控制范围之外的,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而对环境的“安全感”与“控制感”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当飞机即将失事时,人们安全感会彻底破裂,陷入深深的绝望。
虽然空难发生过程很快,但他们脑中会出现类似死亡前的“闪回现象”。即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自己人生经历中快乐、幸福的片段,且这些片段极度画面感。他们还会浮现出自己最亲近人的模样,其中充满了不舍,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向其表达深深的爱意。所以,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来讲,空难发生前乘客的心情都是相当难受、相当可怕的。
-TheEnd-
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认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