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文 | 人力窝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

  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

  孤独地过冬。

  1. 你工作几年,月薪过万了么?

  最近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表示,“工作10年,近8成人月薪不过万”,话题一出,直接登上了微博热搜。

  报告指出,受访者月薪过万人数随工作年限递增,但工作10年,月薪过万人数比例也仅仅只占22.4%。

  其占比城市排名TOP6: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广州。北上广深受访者中月薪在5000-8000元人数居多。

  评论里,很多人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水平:

  工作10年,月薪也就0.4万,拖后腿了。

  看网上以为人人都是年薪过百万的富豪,自卑得无地自容。

  销售,拿提成,低的时候两万,高的时候十多万,90后有车有房,结婚了有老公有娃娃。

  我从毕业到现在赚了两个亿,一个失忆,一个回忆

  有人觉得很正常,认为毕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有人也表示不相信,“在一二线城市,月薪过万很正常吧,身边很多人都月薪过万了”。

  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剩下80%的人争抢20%的财富。

  大多数人之所以月薪不过万,是因为选择了月薪不过万的生活。

  2.哪一刻,你觉得生活不容易?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留言里有3500多个故事。

  有人捡了4000多个塑料瓶,只为给上大学的女儿买一个银手镯。

  有人一直在外工作,每年只能见孩子一面,希望可以供他上个更好的学校。

  有人熬夜写文档,写了一半电脑死机,然后第二天深夜高烧,一个人跑诊所去打点滴。

  凌晨逆行被警察拦下,在桥边突然崩溃痛哭的青年。

  应酬完,在地铁站呕吐抱着老婆哭泣的醉酒男子。

  想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太难了。

  人们的悲喜并不能互通,我们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但他们每个人努力生活的样子,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3.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王尔德说:“我年轻时还以为金钱最重要,如今年纪大了,发现那句话一点不假。”

  “我爸妈被酒驾的人给撞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万一有什么事...”声音抖得不像话。

  朋友上海工作4年,陆陆续续攒了十几万,原本计划五一和男友去沙巴旅行,但生活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车祸撞得粉碎,如临深渊。

  父亲伤势还好,老太太全身骨折,人是暂时留住了,但还是得每天ICU保着,中途又抢救了2、3次,好在最后病情是稳定下来了。

  作为家中独女,为了让家人安心治病,称费用都是肇事者给的。实际上老赖大家都见过,宁愿坐牢也要说自己没钱,从事故开始到病情稳定,只送来了不到1万元,近20万的治疗费用她和男友全部抗了。

  她说,我现在生活是能省则省,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搞钱。

  年轻时总以为谈钱很庸俗,后来才知道赚钱不单是为了自由,更是为了责任。某种程度上,钱就是实力,就是抗风险能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大多数人的生活经不起半点波澜,缺一次钱,就足以让人坚不可摧的世界观崩塌重建。

  没有人知道,未来还有多少磨难等着我们,也没有人了解,我们还要奔波多久才能无惧岁月。

  但有句话说得好,能哭着吃饭的人,一定能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让自己配不上当初的野心,还辜负了曾经遭遇过的苦难。

  生活会从什么时候变好呢?大概就是从哭完后抹干眼泪依然无畏前行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