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近视,一般成年后还会加深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小孩子才会近视,成年了就不会有什么变化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成年人视力仍有可能下降,近视的度数也有可能增长,需要定期去验光检查,一般1-2年就需要看看目前配戴的眼镜是否合适。
一.怎么成年了眼睛还会近视?
有可能是成年人迟发性近视
我们都是从小婴儿慢慢长大成人,眼球也是一样。当我们出生的时候,眼球较小,因此大多是“远视眼”。
正常情况下,随着眼球的发育,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刚好匹配,眼睛在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物体刚好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时候眼睛的屈光度数是0,眼睛从最初的“远视眼”变成“正视眼”,完成“正视化”过程。
但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个“正视化”的过程被打破,眼睛在度数变成0之后,眼轴还在继续增长,使得外界物体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在视网膜前,就变成了近视眼。


大部分人的近视眼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出现,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视力下降是小孩子的事,但其实近视眼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有一类近视就叫做成年人迟发性近视,指的是19岁以后才发生的近视,这种近视的患病率还在不断增加。
这类近视先要排除由于中毒、外伤、药物作用等其它因素所导致的情况,然后还要明确成年前经过散瞳验光后确实没有近视的情况。
研究表明,除了与遗传相关外,成年人迟发性近视主要和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更多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成年人而言,不要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用眼还是要有节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过多的近距离用眼。
二.青少年时就近视,成年后度数还涨吗
有可能!
近视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基因外,环境、用眼习惯等各种因素都掺杂其中,对于度数不太高的一般人而言,在18周岁左右度数差不多就能稳定下来,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近视摘镜手术要求必须年满18周岁,并且要求连续两年度数发展不超过50度,就是因为大部分人在成年后度数可以稳定下来。
高度近视的情况会比一般度数的人更复杂些。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把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称为高度近视(也有将等效球镜超过800度的定义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以分成普通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普通高度近视,就是虽然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等效球镜超过800度),但是度数相对稳定,基本上不再继续加深,矫正视力也能达到1.0,并且从眼底来看,与小度数近视的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这部分人也可以接受近视摘镜手术。

△普通高度近视眼底正常
病理性近视,是指25岁之后,近视度数仍在不断发展,眼球也会越来越长,从眼底来看,视网膜明显变薄,还可能出现其它病变,矫正视力也不断下降,并且这个过程很难被控制,严重的可能还会失明。这种情况一般就不适合做摘镜手术。

△病理性近视眼底
和一般的近视相比,病理性近视会危险很多,比如发生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眼底疾病的概率都会比一般人大很多。据北京眼病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目前已经是我国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三.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近视度数不再涨呢?
对于病理性近视,目前临床上能控制度数增长的方法不太多,有研究表明,后巩膜加固手术可能会延缓度数的进一步增长。
对于一般性近视或成年人迟发性近视,度数的增长大多与过多的近距离用眼有关。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不用过度用眼,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比如平常用电脑、看手机,要尽量减少连续的用眼时间,增加眼睛休息的频率,可以遵循20-20-20的原则来休息,即每看近处20分钟,向20英尺(6米左右)远处,看至少20秒。
除了改善用眼习惯,如果觉得自己最近看东西不清楚,不要一直拖着,尽快去验光看一下是不是眼睛度数有变化了,需要更换眼镜的话就要及时更换
谢邀,未成年人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眼轴每长长1mm,近视度数就会增加300度,成年眼轴长度基本固定,但由于长时间看电脑、手机,过渡用眼,导致视疲劳,部分成年人近视度数还会加深,但幅度一般较小,如果短期内近视大幅度增加,可能是眼部疾病导致,需要到医院及时检查。
正常来说成年后,眼球发育成熟,不会因为生理发育加深近视度数。
但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看手机、看电脑导致眼睛过渡疲劳,从而引起近视度数持续增加,所以需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疲劳了就休息一下,闭上眼睛转眼球或者抬头往远处看看,最好能半小时休息5分钟眼睛,另外平时多做户外活动、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花青素对眼有益的食物,避免熬夜。成年人建议每年检查一下视力,及时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
具体的护眼方法之前也说过可以看下下面的链接。你有哪些实用的护眼(保养眼睛)方法?
----------------------------------------------------
相关阅读:
如何拥有好看有神的眼睛?
你知道哪些关于近视的谣言?
配眼镜你吃过哪些亏?
参考引用:[1]好大夫_病理性近视眼的遗传基因。[2]好大夫_近视眼的危险因素有哪些。[3]百度文库_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是由于那些坏习惯形成的?ps:此分享仅用于传播交流,如有侵权事宜请随时联系协商解决。
很多人都被这个成年给迷惑了。
有很大一部分人的确是这样,成年以后或者随着学业压力的减少,近视逐渐稳定。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的度数并不会随着成年而停止。
因为近视进展的原因是因素的、十分复杂的。
比如大家都是18岁或者高中毕业,是进入社会工作了还是进入大学了?选的是什么样的专业?大学毕业后有没有继续深造?是工地搬砖还是办公室整天对着电脑?等等等,这些都是存在差异的。
比如大学同寝室的一群人,有的人大学四年作息规律,而有的人通宵追剧、游戏,用眼的习惯和强度根本不一样,近视再进展的可能性也完全不同。
来看2012年的一个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医学生。为什么选择医学生,因为医学生的学习生涯相对更长,近距离用眼的压力也相对更大。

平均年龄18.27岁,两年纵向研究近视率从78.5%增加到了84.1%,平均屈光度从-2.52±2.13D增加到?2.84±2.16D。农村学生近视率高于城市学生,女性近视转移快于男性。初始近视度数越高的人近视者再进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以说近视进展不是未成年人的专属,在过度近距离用眼的情况下,成年人的度数也会再涨。
所以合理用眼不分年龄。
一般成年后近视是不容易增加的。
但是,现实还是有些人度数在增加,增加的幅度比起青少年长身体时期要慢些。
大家都以为近视的增加单纯就是因为眼轴的变长,就像每个人长个子一样,会不会到了成年以后就像停止长身高一样,眼轴就不增长了,度数也就稳定了。
其实,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认知偏差。
第一个认知偏差就是认为近视度数就是由由眼轴单一因素决定的,这个是不对的。近视度数的具体多少度是有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曲率+玻璃体(影响不大)+眼轴,4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在相同的情况下,角膜曲率、晶状体、玻璃体的屈光率改变也会影响度数的增加,或者散光的改变,甚至中老年以后引起近视度数的降低,就是我们所说的屈光状态向远视化飘移。
在眼轴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眼睛其他因素的改变也变带来近视度数的改变。
第二个认知偏差就是成年以后眼轴一定不会增长,度数就会稳定。其实近视的发生和增长从来都不是某单一因素决定的,近视成因和增加是多重叠加因素影响的,非常的复杂,其发展机制至今没有完全绝对的搞清楚。
目前国内外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的动物模型实验,提出了各种假说和推测,包括遗传学说、调节学说、形觉剥夺、生化基础、视觉信息与基因表达、屈光要素、环境学说以及病理性近视。甚至营养和睡眠可能都会产生细微的影响。
病理性近视一般指近视高于600度,但仍然一直在增长,而且伴随眼底的病理性改变。之所以叫病例性近视,其中一原因就是度数不停的增长,即使在没有看近的环境之下,病理性近视可并发矫正视力低、弱视、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科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病理性近视具有遗传性。
所以说,如果是病理性近视,即使成年了还会增长。
高度病理性近视
但是,大多数人其实都不是病理性近视,他们的度数增加主要由于外在因素导致的,比如高强度持续的近距离用眼。我们以现在大家都公认的因素之一,环境因素来阐述一下。
有研究表明,眼科专家建立了青少年恒河猴近距离注视模型,发现高强度的视近工作会显著促进玻璃体腔增长,屈光度呈现向近视方向发展趋势。
下图是2007面杨智宽眼科教授和几位眼科专家所做的研究,他们让猴子天天看电视,它也可以成为近视眼。另外一个研究是把猴子关在笼子里面,让它吃很小颗粒食物,整天在小笼子里,最后这个猴子也变成了近视眼。这说明持续性的工作与视近环境,会引起度数的增加。(此段话引用于杨智宽教授《近视眼的成因及防控对策》)
高强度近距离持续用眼会让眼睛近视化飘逸
总结:眼轴长度是影响近视增长的其中之一因素而已,如果其他因素不控制好,近视仍然可能增加。成年人的眼球结构发育已经定型,结构稳定,相同的环境下,近视不容易增加。但是不代表可以使劲的作,不爱惜自己眼睛,每天透支用眼,高强度的近距离持续用眼,你的这些放纵行为最终会为近视度数增加买单。
如果精准配镜+注意用眼卫生,尤其是避免持续不间断的近距离用眼,注意是“连续不间断”,大多数成年人会稳定的比较好。我自己已经14年度数没有增加了。
延伸阅读:成年人如何预防度数一步步增加。https://zhuanlan.zhihu.com/p/1119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