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口出狂言”,董宇辉追着为老板圆场,网友新认识一大哥

  “再让我做饭,老子就把你休了。”俞老师“口出狂言”,董宇辉赶紧追着为老板圆场。

  7月17日,俞老师和董宇辉开启看世界的黑龙江之行,本次直播是在他们自己的app直播,到了卖货时间俞老师几次想要放开了说,宇辉提醒:就算咱自己的平台,也要遵守广告法。

  然而俞老师快人快语,还是说出了不少“狂言”,宇辉只能紧随其后解释圆场。

  

  再让我做饭,老子就休了你

  当时,在买一款电饭煲的时候,俞老师说他对做饭的印象还停留在上面一口铁锅,下面用柴火烧的那种。

  因此,他想起了自己做饭的经历,俞老师说:“这人呀,是命中注定的,我当初在北大没有出息的时候,天天给家里人做饭。”

  他回忆,从86年谈恋爱开始做饭,一直做到93年新东方成立,在北大的宿舍用煤油炉做饭,后来总算赚钱了,可以不用做了,理直气壮地说:“再让我做饭,老子就把你休了。最后终于不做饭了,结果命改不了,现在变成卖饭的了。还不如做饭呢。”

  这一段回忆,大多朋友们听来,有开玩笑的成分在其中,俞老师说法有些故意,娱乐成分比较大。当然也有他终于熬出头来的一种感慨!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慨叹:生而为人,不管再厉害,还是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然而这段话,在一些搬弄是非的人眼里里,可是分分钟能让俞老师上热搜的,尤其是那句“没出息天天在家做饭”、“后来有钱了终于不用做了”、“再让我做饭老子就休了你”。

  凭我观看一年直播的经验来看,这个部分可以断章取义,大做文章。

  俞老师沉浸在回忆里,敏锐的宇辉感觉到了这段话里隐藏的危机,于是他赶紧向大家解释:“其实后来不做饭可能不是因为有钱了,有钱不是不做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后来太忙了。”

  俞老师的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的行程让我们看着都喘不过气来。不然大家怎么会叫他铁俞、钻俞?

  宇辉说:“我想告诉屏幕前的男性朋友,做饭不丢人。主动承担家务是有责任感的表现,说明你是一个特别棒的丈夫。”

  

  评论区已经有人说俞老师大男子主义了。

  宇辉又举了个例子说了俞老师的家庭地位。

  他说:“前两天和岳南老师去俞老师家里吃饭,岳南老师走的时候,师母出去送他。当时俞老师感叹:我在家里都没有受过这种待遇。充分说明俞老师在家里地位还是比较低的。”

  俞老师也说:“对,我在家里就是司机、伙夫,卫生打扫员。”

  最后宇辉总结道:“其实,家庭地位低是一种谦虚的做法,背后是尊重女性,尊重爱人。”

  可以看出,这一段俞老师不慎口出狂言,宇辉在后面疯狂地找补圆场,不得不为宇辉的聪明机智点赞!

  其实很多朋友在生活里也感觉到了:越有本事的男人越好相处,懂得尊重家人,尊重别人、平易近人。没本事的才大男子主义在家里耍横!

  家和万事兴,希望无论男人女人在生活里都能够尊重爱护彼此,让家变成一个温馨的港湾!

  

  俞老师争取到新的称呼“大哥”

  有朋友反馈给俞老师,你们的app怎么没有刷礼物功能?

  俞老师回复:“主要是不想让大家花这个钱。”

  宇辉也说:“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你要真想做点好事,把钱捐了。”

  俞老师忍不住和大家幽默一把:“大家要真是想送礼物,我一会留个地址给你们,你们把礼物寄到我家里,我到时候给宇辉分一点。”

  但是,他看着宇辉说:“有一样礼物坚决不给你分,过期饮料不给你。”

  宇辉说:“我不要,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没想到宇辉不要礼物,俞老师开始要了,他说:“你现在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个很危险,你分点丈母娘给我。”

  宇辉脱口而出:“没问题!”后来又反应过来,这怎么分?

  于是又说道:“哈哈哈,这个分不了。”

  俞老师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了:“你的丈母娘叫我就是叔叔伯伯了。我比他们大一点,我比你爸爸年龄还大呢,以后叫伯伯。”

  算完了辈分,他对着镜头对大家说:“以后丈母娘问候宇辉的时候,要同时问候伯伯,不然我就不和他一起播了。”

  我当时就笑了,俞老师恐怕忽略了,宇辉的朋友们里面可是还有比他还大的退休人员呢!和俞老师年龄不差上下的朋友也不少呀!

  

  所以宇辉说:“这不能叫伯伯,俞老师,咱各论各的,叫大哥。”

  俞老师还在想辈分的事:“你的媳妇应该叫我伯伯,丈母娘叫大哥。”

  宇辉总结说:“她们管你叫大哥,你管我叫小弟,我管他们叫丈母娘,咱各论各的。”

  俞老师说:“大哥好,叫了大哥立马关系就不一样,亲了好多。终于让我感觉不孤单了。”

  评论区的朋友们也很配合地说:“大哥好”、“大哥,面包含糖量高少吃点。”

  一时间让俞老师感受到温暖至极,很是享受,他说:“大哥少吃点感觉很亲切,要是说老头少吃点,就感觉我被嫌弃了,这换了一个称呼立马就不一样了。”

  他有些陶醉地说:“叫我一声哥怎么都好说,原则也没了。”

  宇辉说:“你叫他一声哥,他给你发钱。今天全场俞公子买单。”

  俞老师高兴地说:“我今天终于争取到一个新的称号,免得宇辉天天“侮辱”我,从此以后大家叫我大哥,说好了。王多俞、飞俞、铁俞、钻俞、闲俞,闲俞我也要翻身了。”

  

  宇辉回想:“这半年俞老师外号都是我起的。每一次家庭群里就有人发60秒语音骂我。”

  其实,飞俞、铁俞、钻俞这些称号也算是俞老师用自己的亲身行动争取来的!是对他实力的夸赞,只是没想到他喜欢做大哥。

  既然俞老师喜欢,又说定了,朋友们也很配合,在他从大庆返回北京的视频低下,有朋友留言:“大哥,女婿带回来了吗?”

  俞老师:“带回来了。”

  这么个聊天方式,确实感觉亲切了不少呢!如果你觉得和朋友的相处有点不舒服,不如换个方式相处!

  不过,对于宇辉给他起外号这件事,大家也看出来了,俞老师心里美滋滋的。

  就像这位朋友说的:“俞老师假做生气的样子嘴上念叨,心里美着呢。像极了老师说,看我那些学生们,净给我起外号。潜台词是:真正关系好才会这样呢。”

  结语

  我们说生活最美的样子无非是“她在闹,你在笑”。

  俞老师和宇辉两人,一唱一和,打打闹闹,让屏幕前的我们合不拢嘴。

  他们在闹,我们在笑。在繁忙工作和生活的琐碎里发现在这里有人说着你想说的话,做着你心里认可的事,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