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王昭君丈夫病逝,继子钻进帐篷忽然抱住她

  

  23岁的王昭君丈夫病逝,继子钻进帐篷忽然抱住她:“我要娶你做老婆,”王昭君浑身发抖,一巴掌甩了过去:“你疯了,”谁料不久后,王昭君就嫁给了继子。

  王昭君生于南郡一户普通人家,父亲王襄老来得子,出生后见到之人都称赞她面容如此俊俏。

  小时候家人就很注重她的教育,虽然家里不富裕,还是不惜重金请名师来家里授课。

  14岁时王昭君出落成不仅容貌倾国倾城,而且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因出众的容貌被南郡以郡花的身份推荐至汉宫成为一名宫女,初来汉宫宫女太监无不称赞其绝世容颜。

  然而天意弄人,16岁进宫的王昭君,直到22岁也未能见汉元帝一面。

  皇帝选美一般都是由画师把秀女画像画好,拿去再让皇帝选择,秀女们都争着送礼与画师毛延寿,为了能让他把自己画的更美一些。

  偏偏王昭君刚正不阿,看不上皇宫里这一套恶习,使得毛延寿把王昭君的画像不仅画的丑陋,还在其眉梢添上了一颗痣。

  就在此时,一个男人的出现改变了王昭君的一生。

  公元前1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大汉朝求亲。边关安定,汉元帝完全可以拒绝这个请求。

  但又不得不多重考虑,与匈奴和亲,即能稳定边境的长久稳固,也能拉近大汉和匈奴的关系。

  于是告知整个皇宫,如有宫女愿意出嫁匈奴和亲,皇帝就赐予其公主身份。

  一时间宫女们人人自危,想到要到遥远荒凉的边塞大漠受苦,生怕自己被点名成为和亲的牺牲品。

  就在此时王昭君站出来请愿,和亲出塞。

  宫中六年,王昭君对自己的未来深感迷茫,看着同期进宫的姐妹有的升了位份,有的已经被皇上封妃,更觉得自己前景一片渺茫。

  听到这个消息,想与其在汉宫虚耗光阴,还不如为朝廷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或许将来和亲成功后也能换回自己的自由之身。

  汉元帝听到有宫女请愿和亲,还是位有民族大义的聪慧女子,于是立刻下旨封王昭君为安定公主。

  临行前王昭君拜别汉元帝,只见她身着红妆怀抱琵琶款款下跪:“臣来与皇上告别。”

  汉元帝看到眼前美人不禁叹道:“后宫之中竟然有如此绝世美貌之人,我竟然不知。”

  经过一番言谈更觉此女子聪慧过人,心中大骂画师玩忽职守,但为时已晚,圣旨已下,君无戏言。只能看着王昭君离去的背景发愣。

  汉元帝因此立即处死了画师毛延寿,但也不能弥补对美人的思念,终日郁郁寡欢,两年后病逝。

  和亲路上,王昭君心中一阵悲凉,想自己这一出塞何年才能回到故土,没成想,更让他悲凉的还在后面。

  22岁的王昭君来到匈奴嫁给大自己41岁的丈夫呼韩邪单于,看到如此绝世美貌且聪慧的娇妻,呼韩邪对王昭君宠爱有加,王昭君初来匈奴的日子过的平淡而幸福。

  她教牧民除草种地,同时还给老单于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可惜安宁的日子没过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因病去世了。

  匈奴有种民俗叫收继婚制,也叫转房,父亲死后,父亲的妻妾可以像遗产一样继承给儿子或者兄弟,有血缘关系的亲生母亲除外。

  这天帐篷里的王昭君正在伤心,就有了开头的一幕,于是她怒道:“你这么做有违纲常伦理,我死也不会答应,和亲使命已完成,我要回大汉朝故里”。

  于是就飞书一封给汉廷。

  哪知盼星星,盼月亮,盼回来汉成帝的四个字“入乡随俗。”

  听到这个消息,绝望中王昭君掩面而泣,只见继子和匈奴民众慢慢围住伤心的王昭君,纷纷给予安慰,希望她能留在匈奴。

  看着盛情的人们,还有大汉皇帝的皇命,王昭君不得不嫁给老公的亲儿子复株累。大婚后,复株累对王昭君不仅珍惜疼爱,还给予她公主应有的尊重。

  两年后,王昭君又生下两个女儿。与此同时,他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改善百姓生活上。

  她教匈奴人民种植粮食自给自足,还手把手教妇女们纺织技术,促进匈奴经济。

  同时,广泛传播中原文化,让匈奴人民深入的了解汉朝,维系了匈奴和汉朝长达五十年的和平相处。

  匈奴人民越来越爱戴这位仙子一般汉朝公主,然而11年后,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也在她面前离世。

  按照匈奴习俗,王昭君又要嫁给复株累的弟弟,她的亲小叔子。

  新一任单于刚上任,因怕王昭君的儿子将来争夺王位,直接下旨处死了她的儿子,这让王昭君悲痛不已,两年后35岁的王昭君抑郁而终。

  汉廷收到王昭君离世的消息,派使者前往匈奴吊唁,却看到一幕惊悚的景象。

  王昭君的棺椁旁围着一群人,有的在自己胸前用刀划来划去,有的在割自己的耳朵,甚至有的人往自己脸上划。

  汉朝使者感到惊恐不已,后来才知道匈奴人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王昭君的不舍和悲痛。

  王昭君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有着四大美女的容貌,却被画师报复被整整雪藏了五年。

  本想为大汉边疆和平,也为自己能重获自由和亲出塞,却被匈奴风俗连累至英年早逝。可谓是一生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