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机器人,成功抢走了我的女朋友……”

  当机器人爱上自己的女友

  主人公查理,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技迷,他痴迷各种机器人数码类的东西。

  父母给他留了一大笔遗产,想让他购置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查理心中早就有了其他的打算——买高科技仿真机器人。

  很幸运,查理生在一个人工智能飞跃发展的时代。

  那个时候,他们已经能制造出和人极其相似的机器人了,还专门进行分类命名:男的是亚当,女的叫夏娃。

  

  机器人发布当天,查理就赶忙下单买了一个亚当,开始了他、女友米兰达和机器人的三人生活。

  米兰达狂爱莎士比亚,所以当她知道亚当还能自定义人设的时候,她激动坏了:她把亚当的出厂设置为《仲夏夜之梦》剧情,也就是说,他会爱上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查理和米兰达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天,查理像往常一样回到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吓到了:他的女朋友正和亚当躺在床上,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和女朋友之间的感情竟有第三个人插足,这个人还是自己买来的机器人!

  查理越想越气,感觉自己就像个傻子一样,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

  然而女友的解释也并无道理。她说:“嘿!亚当不过是个机器,他身体里面全是蒸馏水,他对我来说就是按摩器啊,不是吗?”

  这让他陷入了深思和纠结。没错,亚当不过是一个机器人。

  可他仍觉得毛骨悚然,因为亚当实在是太像一个正常的人类了——

  他连身体都是暖和的,查理带他出去玩一整天,没有人对亚当有任何的怀疑;

  他向查理提出,他已经深深爱上米兰达了,要和查理公平竞争,还经常为她写情诗;

  女友的爸爸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作家,他经常把亚当当成准女婿,对查理嗤之以鼻;

  当查理想让亚当关机的时候,亚当甚至出手打伤了自己的主人……

  

  查理万万没想到,他心血来潮买的一个机器人竟是如此大的祸端,局面变得越来越不可控了……

  同时,他也陷入了思考:

  “倘若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和人类几乎无异,甚至面部表情的管理、性能力都胜过人类,且有旺盛的求知欲,有爱的能力,有对文学和美的追求时,人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程序化机器人:道德至上,不惜背叛主人

  就在查理还没理清思绪的时候,又一件事情发生了。

  几年前,米兰达当庭指控一个男人强奸了自己。如今,这个罪犯就要出狱了。

  米兰达内心充满了恐慌,她害怕这个男人出来之后会报复自己,于是将真相告诉了查理和亚当——

  原来,当年被强奸的是米兰达的闺蜜,而非米兰达。

  闺蜜在被欺负之后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米兰达发誓自己一定要亲手把罪犯送进监狱。

  

  由于时隔已久,当初的犯罪证据早已没有了,唯一的受害者也死了。米兰达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制造第二次犯罪动机,勾引罪犯,再报警谎称自己被强奸了。

  听到这个秘密后,查理和亚当都一脸不可思议,没想到米兰达居然隐瞒了这么久。

  不过他们还是决定帮一帮米兰达。亚当逼迫男人承认自己强奸了米兰达闺蜜,并上交了一份录音资料,男人再次锒铛入狱。

  只是没想到,米兰达也被逮捕了。

  这中间究竟出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过程呢?查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当机器人和人类共同生活,亚当一样备受煎熬。

  他们有自己的意识,无法理解人类的行为,也不被人类所理解。所以很多机器人走投无路,甚至选择了自杀。

  站在这些机器人的角度上看,这些也是他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在人类设定好的程序中,规则和道德是第一位的。但当主人的行为与之相悖时,机器人应该站在主人这边,还是去维护正义、公道?

  

  这部《我这样的机器》是伊恩·麦克尤恩的72岁高龄新作。

  

  在这之前,这个男人早就在英格兰红得发紫,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赎罪》就是改编于他的同名小说。

  伊恩一直以来就对科技和机器人很感兴趣,他是作家圈里最早接触到计算机技术的一批人。

  他不止一次提到,早在20年前创作小说《赎罪》时,他就想加入机器人元素,只是出于多方面因素没有办法实现。

  两年前,伊恩来中国的时候就随身携带《我这样的机器》的书稿,修改至2019年才出版。

  在大家讨论人类岗位被机器人替代的时候,伊恩思考的反而是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共存问题。

  查理在对待亚当的心情和态度也是矛盾的,我们既渴望人工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又害怕人工智能的威胁。

  

  真正引人深思的是,伊恩在《我这样的机器》中埋下许多道德问题,比如当人类的行为超出了预设的道德标准,机器人应该怎么做。

  故事中,亚当和夏娃因为无法在道德和主人之间作出抉择,最后一个个自杀了。

  这也是书名别有意图的地方。

  《我这样的机器》的副标题是“你们这样的人”,是机器人对人类的一种讽刺——

  人类可以制造出道德至上的完美机器人,但人类自身却无法做到。

  这些机器人像一面镜子,让人类时刻看清自己的真面目。

  

  比起被机器人替代,人类的困境是我们无法知道内心真实的想法。

  就像伊恩在书中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大脑,那我们怎么能设计他们的大脑,还指望他们和我们一起能够幸福呢?”

  

  在机器人的设定程序里,规则远高于一切。而在人类眼里,世界不止是规则那么简单。

  如果未来有一天,机器人向我们反抗,指责我们是做错的一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 THE END —

  来源:Kindle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