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帮教让迷途少年成长蜕变——东河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矫治案例

小奇刚入矫时状态极不稳定,对社区矫正存在一定抵触心理,重新违法犯罪的风险较大,这引起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经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走访了解,小奇幼年时父母离异,因无人监管养成了爱惹事、早早辍学、打架吸烟的恶习,而小奇父亲家庭监管的缺位也让社区矫正各项工作的开展阻碍重重。针对小奇的特殊情况,司法所从两方面展开帮扶工作。一方面针对小奇进行学习教育、个别谈话、心理辅导等,西脑包司法所工作人员将小奇与其他成年人分开进行社区矫正,制定了未成年专项社区矫正方案:通过每周定期工作地走访、谈心谈话、入户家访等从思想上给予教育、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帮扶,像朋友一样与小奇谈心,逐渐使他打开心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由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武玉荣老师利用沙盘游戏、一对一辅导等心理工作,帮助小奇修复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与小奇的父母讨论小奇的家庭教育问题,深入分析小奇犯罪的根本原因,劝告他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源头上扭转小奇的“坏孩子”行为,由于小奇成长于离异家庭,对于小奇的教育问题父母都不愿积极配合,“我对孩子的教育无能为力!”小奇父亲冷漠的态度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奈的摇摇头。为此,社区矫正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尝试与其父母进行沟通谈话,“我也心疼孩子,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让他变得懂事、听话……”,最终在工作人员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在法与情的感召下,小奇父亲逐渐接受儿子犯罪的现实,主动配合社区矫正工作。“儿子,天气转凉了,你在外面有没有厚衣服穿,有空回家吃饭吧,奶奶也想你了”在心理咨询师的鼓励下,小奇父亲拨通儿子的电话,第一次表达了对儿子的想念。“父子之间不断沟通才是更好地相处之道”小奇父亲感慨道。如今,小奇的家庭矛盾逐渐缓解,他也逐步认识到自身错误,表达了希望能重新回归社会的愿望。通过一系列符合未成年特点的矫正措施的落实,不仅准确掌握小奇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还使小奇逐渐自觉规范言行,建立法律和规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