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不要与没有良心的人纠缠:如何识别你身边的无良症患者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没有良心的

  不要试图去理解或原谅或感化他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他

  ?

  无良症

  无良症又可以称为反社会人格症状

  良知是一种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义务感

  它会激励我们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判断

  甚至有损自我的决定。良知,是一种

  自然选择的结果。例如,我们看到落水的

  儿童,就会立即跳下水去救助,这就是良知

  良知的背后一定有人类所共有的感情

  如果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行为并不能

  称为良知。例如,你因为害怕遭受别人的

  谴责而去给老人让座,这就不是良知而发

  或者父母害怕自己的婴儿大哭大闹影响到

  休息,而抱起来哄睡,这也不是良知而发

  ?

  良知沉睡时

  无良症在我们身边的比例高达4%,要知道

  精神病患者在我们身边的比例才是1%

  也就是说,我们认识的25个人之中,就有

  一个人士无良症患者,无良症是一种

  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这种患者即使做了

  坏事被抓到了,他们也只是感觉自己遭受到了

  表面上的惩罚,他们的内心丝毫感觉不到

  伤害别人内心所遭受的痛苦。简单说

  他们就是一群没有内心良知的人

  无良者并不会带着一副罪犯的狰狞面目

  让人能轻易辨识、加以提防;相反

  这些人自小开始隐藏内心深处想控制他人

  和不认输的真实性格,并且对外展现出

  迷人的个人形象,因此,大众往往臣服

  在这些人热情、复杂和性感的魅力之下

  最后被弄得遍体鳞伤

  ?

  自辨无良症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易怒,具有攻击性;

  毫不顾及自身及他人的安危;

  一贯不负责任;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之后毫无悔意

  以上特征中具备了3个,在临床上就

  认定为是无良症患者,但其实无良症患者

  并不是我们眼中那么能简单识别出来的

  无良症患者也是有很多相同的伎俩与面具

  遮盖了他们内心的一种良知缺失

  ?

  无良症是怎么形成的

  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表明,精神类疾病

  跟遗传基因有关,无良症也不例外。比如

  暴力犯罪的基因就有40%的遗传可能性

  抛开生理基础不谈,良知是需要被训练

  被感染、被强化的。如果良知被隔离久了

  一直不被激发,不被回应,人大脑的生理

  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当发展到不可逆转的状态

  他们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也就不可能

  拥有“良知”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标明,很多

  无良症患者都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

  他们的同年遭遇了不当的养育方式,或者

  他们从小就遭遇了重大的创伤等。除了生理

  和成长环境的因素,时代本身的荒诞也会

  把好人变成坏人,如饥荒、灾难或战争等

  ?

  著名的测试

  第一个测试是一个问题,当你的爱人

  患了重病,距离生命终结很近了

  但这时候你的城市中有一个医生有

  一种药能治愈这种病,但这种药的

  售价是100万,你借遍了亲朋好友才

  凑齐了50多万,你想分期付款,但是

  医生不同意,你想签欠条,医生也不同意

  总之,医生就要看到全款现金,才肯给

  你这种药。你该怎么办,你要不要想尽

  办法去偷这种药呢?小孩子在良知没有

  成型的时候,面对这种问题害怕的是

  惩罚与法律,而成年人则会因良知

  而发,做出偷盗的行为

  ?

  第二个测试是著名的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实验过程

  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实验的结果证明

  我们在看似权威的逼迫下很容易屈服

  放弃我们的良知,从而走向看似根本就是

  罪恶的行为这两个测试证明了我们的良知

  是逐渐形成的同时也是可以被环境所改变

  他们惯用的伎俩有

  喜欢使用自己的魅力,而且是毫无顾忌

  的使用甚至他们表面上能够实现魅力照人

  喜欢寻求刺激,并且喜欢拉人下水一起冒险

  具有超强识别好人的能力,他们能快速

  识别出一个人是不是好人,然后对好人进行

  欺负、控制、欺骗、利用等

  善于使用色诱

  演技高,常常扮作正义的化身

  特别喜欢装可怜

  ?

  如何应对无良症患者

  现实中无良症患者并不能简单识别出来

  因为“无良症”通常跟“表演型人格”重叠

  在人群中,他们一般自我感觉良好,

  甚至自信、自恋爆棚,不会觉得自己的

  行为有问题,也不会内疚、抑郁,所以

  不会主动向医生、咨询师求助,被“治愈”

  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

  初步接触无良症患者,我们会觉得其

  情商偏高,因为他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人的

  性格类型:哪些是容易被搞定的“老实人”

  哪些是难缠的人精,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事业上,无良症患者有可能取得很高的

  成就,心理学家总结出了几条识别无良症

  的经验,也从无数被无良症折磨的人们

  身上总结出了应对无良症者的办法

  坚持事不过三的原则:坚决不能原谅以同样的方式伤害自己3次的人;

  不要被对方的权威、地位、职业光环所影响,要有自己的判断;

  提防马屁精:一个人如果可以奴颜婢膝地讨好你,势必也能毫不留情地伤害你;

  在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不要与他们战斗,你不会赢的,因为你没有他们“狠”。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要试图去报仇,最好咽下他们对你的伤害,赶紧离开;

  不要让自己被无良症患者所利用,如果被吸住无法挣脱,你会被他们“榨干”;

  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对伤害过你的无良症患者最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