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最多喝多少水(详解喝水在肾脏的代谢)

  上两期科普,详解了尿酸管理鸡尾酒疗法(运动+饮食+水化+碱化+中药+西药)的运动设计和低嘌呤饮食规划,今天的科普详解痛风人的水化疗法——每天该喝多少水?喝什么水?喝水多了会怎样?

  我们先从肾脏对水的代谢谈起。

  其实,肾脏在排出的原尿中,成分和血浆差不多,和小便有着天壤之别,除了没有蛋白质以外,需要回收的能够被身体再利用的无机盐和有机物多达几十种,而大部分物质的回收,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比如钾离子、钾离子、钙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最后肾脏再把尿液浓缩120倍才作为终尿跑出体外。

  有研究者通过实验表明,正常人如果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后,大约在30分钟后尿量才开始增加,一个小时达到高峰,三个小时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也就是说,人体处理一升水的时间需要三个小时,才能恢复到喝水之前的水平。

  试想一下,肾脏在三小时内通过尿液排出喝进去的一升的水(正常情况下人体平均排尿约60ml/小时),变成了180nl的尿液排泄出体外,可想而知,三小时内肾脏处理原尿的量会大幅度增加(正常情况下人体可处理23L原尿/3小时),同时还会因为处理原尿伴随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活性分子的重吸收,这就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人体的肾脏可以排出的原尿,浓度从50mOsm(低渗尿)到1200mOsm(高渗尿),浓度相差23倍。

  人体喝酒去的水越多,排出的尿液浓度就越低。

  排泄低渗尿和和高渗尿相比,肾脏重吸收有用物质对滴数量相差并不大,但排出有害物质或多于物质的浓度和效率低渗尿要低于高渗尿,这种效率,医学上叫做肾脏清除率。

  研究表明,排低渗尿50mOsm时肾脏清除率的效果在最低;排1200mOsm高渗尿时,肾脏清除率处于最高峰。

  以上的分析可能有人会觉得干巴巴的,简单一句话就是——过量饮水时肾脏的工作效率,要低于正常饮水量的效率。

  再者,肾脏排泄多余水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地再循环,每次都要把重复进入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然后排出多余的水。

  通过动物实验表明,这种长期的超量的劳动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长此以往,肾小球和基底膜得不到休息,到老年时患肾脏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所以,太过量饮水,肾脏同样有血流量增加、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压力梯度改变,重吸收增加等,肾脏排泄对于水分导致的疲劳,同样会对肾功能造成慢性损害。

  因为人体排泄的尿酸70%是通过小便排出的,所以尿酸高痛风的患者就必须保持足够的排尿量,用以排泄这么多的尿酸。

  确实,没有排尿,怎么会有尿酸随尿液排出呢?

  正常人每天的饮水量,多种医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食品生物化学、医学营养学等教科书,对健康成年人每日正常饮水量的建议是10001200ml或900~13ml,个别建议是不超过1500ml。

  但高尿酸血症、痛风、结石患者的饮水量要大,通常不低于2升,或者可以达到2.5升,最多也没有超过3升的医嘱,这样才能降低尿中尿酸的溶解度,而不形成尿路结石——因为几乎所有的痛风患者其尿液呈酸性,尿酸溶解度比健康人要低,从而多喝水会增加排尿量,尿液浓度降低,尿酸的溶解度也增加。

  痛风患者的饮水最好有下面的特点——

  偏碱性:碱性水有助于碱化尿液,当痛风人的尿液PH值升高时,尿酸的溶解度会增加,有助于体内尿酸排泄。

  热量低:以白开水最好,如果痛风患者饮水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不知不觉一天的饮食规划就泡汤了。

  含有碳酸氢钠的苏打水适合痛风患者,但长期饮用苏打水有人不能耐受——产气明显,还腹泻腹胀。那就可以喝白开水。

  白开水——是痛风患者最便宜最有效的降酸药。

  在饮水时机方面,痛风患者也可以区别与健康人,做到主动出击,即使不渴也要时不时喝上两口,身边随身携带一个水壶,闲暇之余喝几口。

  合适时间,最好在晨起、两餐间和睡前,把每天的2升水均匀分布,不可一次喝太多。

  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1.2014年第6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汪建文章《饮水过量导致痛风症2例报告》。

  2.2018年第2期《益寿宝典》杂志文章《痛风患者该怎样喝水》。

  2022除了坚持做科普,还牵挂着痛风者的苦辣酸甜,爽利打造《2022年度开启痛风健康千名援助计划》,如果您正处于尿酸高痛风反复发作困境,可关注@北大医学博士私信回复“01”报名。为您一对一解惑答疑,科学有效降尿酸,远离痛风发作之苦。

  最想听什么疾病的治疗,我在2022就分享什么。总之,你想知道、你一直想知道、你最想知道的而又不好给身边人讲的,都在《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

  只讲有用的,你需要的就是我要分享的,每一篇都是实用、新鲜和温暖,愿意把一些平常接触不到却又非知不可的,仔细慎重而严谨地讲给你,才是最难得的。你看到的不仅是一篇人文科普,更是一个严谨而负责的态度!#谣零零计划##健康2022##哆咖医生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