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民国传奇师生恋:老师追到漂亮女生家里,其夫主动退出还和他结拜
原标题:民国传奇师生恋:老师追到漂亮女生家里,其夫主动退出还和他结拜
1924年,浙江萧山的一个大户人家——沈家,迎来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客人”。
一个,是沈家公子明媒正娶的妻子杨之华;而另一个,则是在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进步人士瞿秋白。
前一年年底,杨之华在公公的支持下,考取了上海大学。而早已在上海大学任教的瞿秋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杨之华的老师。
师生相携而来,颇有些“家访”的意味。但对于两个当事人来说,心情却是十分忐忑。因为,他们不仅是师生,还是如胶似漆的恋人。
老师与学生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而且女方还是早已成婚生女的有夫之妇,这场恋爱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一层违背伦理的外衣。
而为了让这场恋爱继续下去,瞿秋白和杨之华决定与杨之华的丈夫沈剑龙长谈一番,以取得对方的支持。
于是,便有了这次瞿、杨两人的萧山之行。
瞿秋白为何会爱上早已成婚的学生?沈剑龙又是否会成全妻子的选择。 杨之华瞿秋白
为什么杨之华宁愿违背伦理也要和老师在一起?她的丈夫又为何如此大度呢?要说清这些问题,就得先从杨之华与其丈夫沈剑龙的婚姻开始说起。
(一)从青梅竹马到心生裂痕 杨之华与丈夫分道扬镳
说起杨之华的前夫沈剑龙或许不太为人熟知,但是提起沈剑龙的父亲沈定一就相当出名了。
他不仅是参加了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在民国担任过浙江省议长等高位,后来更是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在近代史上是一名进步的革命家、政治家。 沈定一
杨之华家族与沈定一家族都是同出浙江萧山的豪族,两家关系一向很好,所以年龄相仿的杨之华与沈剑龙两人从小就被订下了娃娃亲。
他们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骑脚踏车出游、一起在河里游泳。
杨之华20岁这一年,正式和沈剑龙结为夫妇。
据杨之华妹妹回忆,两人的婚礼可以说在当地开风气之先,既不坐轿子也不带嫁妆,更没有请酒设宴,杨之华只穿着一身粉红色衣服就与丈夫办完婚礼,整个仪式朴素无华。 婚后10个月,两人诞下了爱情的结晶——女儿沈晓光。不过遗憾的是,杨之华与沈剑龙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
与朋友一起来到上海闯荡的沈剑龙沉迷于十里洋场的繁华之中,开始忘却了曾经的政治信念与对婚姻的忠诚,生活作风非常不检点。
这令刚刚产下女儿不久的杨之华愤愤不已,她一气之下将女儿的名字改为“独伊”,意为“我只生你一个, 决不再生。”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两人在人生路上开始分道扬镳,杨之华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在妇女解放这样的事业上面,结实了进步女青年向警予、王剑虹等人。 在公公沈定一的支持下,杨之华于1923年年底考入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就是在这所大学,杨之华认识了一个改写了她整个人生轨迹的男人——瞿秋白。
(二)大学男老师与已婚校花谈恋爱 三角恋传遍校园
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校风开放,思想前卫,是一所充满各类进步思潮与革命青年的校园。
身为社会学系主任、更是鼎鼎大名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成为了杨之华一的老师。 瞿秋白
风度翩翩、博学多闻的瞿秋白给了包括杨之华在内的大学生很深的印象。
从第一节“苏联新经济政策”课开始,瞿秋白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介绍了不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知识,渴望新知的杨之华在底下总是认真地做笔记,不断吸收理解新的社会思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开始二人并未发展出恋爱关系。同在上海大学的丁玲这样说道:
“秋白是在王剑虹死后才同杨之华同志恋爱的,这是无可非议的”。
原来,瞿秋白在来到上大教学后正和王剑虹处于热恋之中,双方在杨之华步入上大不久就正式结婚。令人深感惋惜的是,王剑虹在婚后半年即不幸因肺炎逝世。
这段时间内,作为王剑虹同学的杨之华多次来到瞿秋白家中帮忙照顾,亲眼目睹了瞿秋白夫妻两人相依相伴的最后一段时间。
杨之华回忆到:“一回到家里,(瞿秋白)就坐在她的床边,陪伴着她。”
当王剑虹离开后,瞿秋白陷入到深深的悲痛之中。
可只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瞿秋白总是能够强忍悲伤,抖擞精神给学生们认真上课,这使得杨之华对老师越发得感到敬佩。
逐渐地,二人之间开始萌发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这对各自怀有伤痛又志同道合的男女逐渐从异性的师生友谊发展到了爱慕关系。 杨之华
不过从师生跨入恋人关系,除了面临传统上师生道德的谴责外,最大的心结还在于——杨之华是有夫之妇。
尽管沈剑龙生活不检点,但毕竟是自己合法的丈夫,选择和瞿秋白在一起无异于与社会伦理所开战。
而在杨之华内心还有个难以接受的地方则是,公公对自己倍加照顾,从嫁入沈家之前到考入上海大学,自己都深受公公的提携帮助,如今选择和瞿秋白在一起必然令沈家大失颜面。 或许有人认为二人隐瞒恋情不也可以吗?
但问题是,杨之华和瞿秋白,一人是上海大学有名的校花,一人是学校里面炙手可热的老师,二人之间有了恋情是如何瞒都瞒不住的。
事实也是如此,二人一谈恋爱,消息立马在风气开放的上海大学内一传十十传百,传扬了出去。
无论怎样,远在萧山的公公和沈剑龙(此时丈夫已返回老家)一定也会知道自己出轨的消息,该不该因此而中断这段尴尬的师生恋令瞿杨二人十分纠结。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杨之华想起了自己在学校还有个“义父”——与瞿秋白一起在上海大学任职的邵力子,瞿、杨两人决定向他请教。
邵力子对这段恋情表达了强有力的支持,出于对杨之华丈夫沈剑龙的了解,他认为二人如果能够一起与沈剑龙进行一次倾心耐心的深谈,寻求对方的谅解,那么脾气温和的沈剑龙是很有可能与他们进行和解的。 邵力子
邵力子的一番话令瞿杨二人茅塞顿开,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二人当即决定启程前往萧山向沈剑龙彻底敞开心扉直面这段“三角恋”。
(三)沈剑龙拱手让妻 登报结拜 震动上海滩
根据杨之华妹妹杨之英回忆,瞿秋白与姐姐一起来到萧山后,和沈剑龙一起关起门来进行独属于三个人的彻夜长谈。
这场谈判的具体内容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完全肯定的是,这场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正如杨之英所说:
“别时,我看他们说话都心平气和,十分冷静。”
或许是出于之前对杨之华深深的愧疚,抑或是被瞿秋白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沈剑龙在这场谈判中作出了主动让步的决定,三人之间就离婚事宜达成了协议。
杨之华与瞿秋白二人心中最大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有趣的是,关于沈剑龙的“让妻”之举还有另一段传闻。
根据国民党特务万亚刚的《瞿秋白“就义”之谜》记载,早在上海时沈剑龙便得知二人已有恋爱关系。
一次,沈剑龙走过瞿秋白的房间,忽然听闻里面有诡异的笑声,推门后竟然意外发现杨之华坐在瞿秋白的膝上。
杨之华急忙对他解释:“正在和瞿老师排演话剧。”
沈剑龙并未做太多反应,只是将她按回原位说:“你们继续排演吧!”
总之,沈剑龙最后是主动退出了这场三角恋。瞿秋白与杨之华回上海后不久,两人就正式喜结良缘。
为了纪念两人独一无二的爱情,瞿秋白亲自雕刻了记有‘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的3枚印章,用来表示他与妻子两人你中有我、互不分离的寓意。
他还在一枚金别针上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七个字送给杨之华。 令时人感到颇为不解的是,沈剑龙对于这场恋爱表现出的超乎常人的豁达态度。
在他们结婚大约二十天后,由邵力子主办的知名大报《民国日报》刊登了三则匪夷所思的启事,其中前两条启事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杨之华与瞿秋白结婚,最奇葩的是第三条: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这则由沈剑龙连续在报纸上刊登三天的启事迅速成为了上海市民口耳交谈的话题,一个被妻子抛弃的男人不但不埋怨对方,反而和第三者结为好友,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实在是闻所未闻。 在瞿杨结婚这一天,沈剑龙亲自来到现场祝贺,并且赠送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沈剑龙剃了光头,身着袈裟,手捧一束鲜花,照片上还写了“借花献佛”四个字,意思就是沈剑龙自己已经不配杨之华,愿意将妻子献给瞿秋白。
本以为事情到此已经十分圆满,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沈剑龙一样宽宏大度,其中就包括了杨之华的前公公沈定一。
(四)千辛万苦追回女儿 一家三口顺利团圆
作为萧山本地的望族,儿媳离婚这种事对家族的声誉损失是不可挽回的,更何况杨之华是自己一手看着长大的,如今漂亮的儿媳妇竟然肥水流入外人田,这对沈定一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
尽管他明面默认了儿媳离婚的事实,但心中的芥蒂迟迟无法解开,虽然儿媳妇走人自己管不了,但是自己的孙女却不能交给儿媳照顾。
在新婚后的一段时间,沈定一强行让杨之华母女分离,不允许她看望一眼。 杨之华母女
尤其过分的是,沈定一向孙女独伊灌输了杨之华早已过世的假消息,以至于杨之华偷偷潜入沈家见到女儿时,独伊竟然对她说:
“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你,一个在上海死掉了!”
对于妻子的爱女之心,瞿秋白完全能够感同身受。他用尽一切方法来安慰伤心的妻子,并和妻子一起回到萧山娘家筹划如何将小独伊接到上海。
几经周折,杨之华的母亲先将孩子接到自己家去玩,然后把孩子秘密送到上海,总算让杨之华重新和亲骨肉团圆。
面对接来的非亲生女儿,瞿秋白却视如己出,对独伊倍加照顾。
从在家里陪着一起画画、写字,到每日接送幼儿园、买礼物,瞿秋白让独伊感受到了比生父多得多的父爱。后来独伊这样回忆:
“在我的心目中, 瞿秋白就是我的慈父。” (五)结语
令后人无不惋惜的是,瞿秋白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时光是那么短暂。
大革命失败后,出于安全考虑,独伊被接到苏联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她和工作繁忙的父母之间聚少离多。
红军长征后不久,留在南方的瞿秋白因严重肺病不幸被国民党逮捕。
深陷狱中的瞿秋白丝毫不为敌人的威逼利诱所动,他于1935年6月英勇就义,享年36岁。
而杨之华母女此后也命运多舛。苏德战争爆发后,母女两人经新疆回国,却被当地军阀盛世才拘捕,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关押了四年才获释。
80多年以后,这段充满戏剧性的民国师生恋,以电影的形式被搬上了荧幕,为后人所感悟铭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