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僵尸吗科学家证明吗(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

  僵尸,很多读者一看到这个词就会想起香港以前的僵尸片。

  当然还有好莱坞的僵尸片Walking Dead——更准确地说是“丧尸”片。

  从人文角度来看,僵尸和丧尸是有明显区别的。“丧尸”是活死人,活人感染后身体变异,同时丧失意识,偏生化学科范畴;而“僵尸”通常是死活人,死掉的人又变“活”了,偏宗教迷信范畴。本文语境下,两者均统称为“僵尸”。

  本人比较喜欢另类一点的僵尸片,比如《僵尸肖恩》、《温暖的尸体》,还有动画片《僵尸新娘》、《科学怪狗》等。

  从Frankenstein(《弗兰肯斯坦》)到Frankenweenie(《科学怪狗》),人们对作品中刻画的腐朽的不死之物,充满了迷一样的好奇。人类有个特点,总是不自觉地探索自身生命的边界——出于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心态。

  生命是神秘的。

  自创世以来,有三个最基本、同时又是最神秘的阶段:第一、从虚无中创造出万物,即宇宙本身;第二、从无机物的死寂中诞生出生命(有机物);第三、从有机物中产生意识。意识就是对自我的感知。生命目前的最高形态,就是拥有意识。意识让人类从远古猿猴种群中逐渐脱离,成为地球上最独特的生灵;意识也让智人战胜了尼安德特人,最终成为现代人。

  那么什么是意识?意识是大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大脑作为人体器官,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思考”。我们的所有提问、分析和逻辑判断都来自于大脑。当然了,意识并非人类所独有,某些灵长类动物也被认为具有意识。

  比如著名的黑猩猩“镜子测试”。猩猩们其实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镜子里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人类大脑拥有由约14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繁复的神经网络。意识就是一种运行在这个网络上的生命的能量。就像一台计算机,意识如运行着的软件,即进程。软件被CPU从磁盘读入到内存运行之后,便叫做进程。意识也一样。意识必须流动,意识就是意识流。而潜意识,是指“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处于流动的状态。

  有些哲学家说,僵尸可能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这些生物,没有任何主观感受,但是其行为却和有同样外表的、有意识的正常生物一模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正常人都拥有意识,但常常发生无意识行为和下意识行为,就像电影中的僵尸一样。这又怎么解释?

  其实,一些心理学派认为,意识是不能研究的。目前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可以认识意识,缺乏科学定律支撑,比量子力学还难以理解。

  诞生不久的行为心理学流派认为,心理学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既然人们的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效来塑造的,那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行为心理学流派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治疗原理就在于此。此理论在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和良好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

  除治疗以外,行为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还被用于影响人的日常判断力。比如在Discovery频道系列节目《洗脑大师》中演示了被玩弄的不知情的民众,如何被四位心理学专家所影响:让男子忘记未婚妻、让陌生人把自己的车钥匙交出来、让230磅重的拳击手忽然无法捏碎保丽龙杯等。

  这些被控制的人就像僵尸一样,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节目的海报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Your Mind Is a Computer, And Like Any Computer, It Can Be Hacked.

  你的脑子就像一台电脑,正如任何一台电脑,都是可以被黑客的。

  就像《星际迷航》中拥抱纯粹理性的瓦肯人,像极了一台可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超级生物计算机。

  抛开科幻电影不谈,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人类确实存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特异化的感知-运动过程。

  神经生物学家将这些,在不需要产生任何意识感觉的前提下,快速、轻松地完成特点行为的感知-运动过程或系统,被称之为僵尸体(Zombie Agents)。

  僵尸体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很多,诸如眼动、走路、跑步、跳舞、开车、攀岩、棒球等,以及其他经过特别训练的活动。

  僵尸行为,其实是一种反射。

  以眼球跳动系统来做例子分析。

  我们说,人类由很多个不同功能的器官组成,就像一台计算机里头的各个配件。大脑就是CPU,眼睛就像摄像头。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读者知道,包括硬盘、摄像头等装置在内的计算机部件,都会集成一些硬件控制器芯片,用来处理很多不需要通过CPU就能处理的计算,以缓解CPU的输入输出和中央调度压力。

  这些处理已经被高度专业化,人类的眼睛也一样,所以就不再需要意识参与到这种刻板的动作中来,以确保大脑的主观体验不被干扰。

  苍蝇飞入眼睛,你大脑还来不及反应,控制眼睛的神经系统就做出了快速反应。这种快速反应,生物学家称之为反射。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无意识眼动,由脊椎控制;如果是主观意识的眼动,则由大脑控制。

  这种无意识的特异化感知-运动系统(僵尸体)可以被强化吗?

  事实上是可以的。

  练武之人,讲究“三椎合一”。这三椎,即脊柱的三椎:腰椎、胸椎、颈椎。练武,从科学上讲,其实就是不断强化生物电的能量、“僵尸体”的处理系统及其附件来达到。

  练武之人的“僵尸体”异常发达,所以受僵尸体控制的眼睛、手脚和姿态等系统运行优异,他们的肌肉和神经系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增强。大脑也变得更加清爽。这好比是其他配件的性能足够优异,大脑得到解放,不需要被这些刻板的动作干扰,因此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由于练武之人的感知力如此强大,反应如此之快,普通人即使打招呼也不要轻易拍练武之人的后背,在你手掌还未落下之时,他便已经做出反应,速度快过他自身大脑的判断。

  除了视觉以外,在人类的所有感觉模态中,都有僵尸体存在,比如听觉、嗅觉等。

  特别是嗅觉,人类容易受费洛蒙气味的影响。

  比如有部叫《香水》的电影,就很夸张地演绎了这样一个故事:利用费洛蒙犯罪、控制人类。具体在这里就不做叙述了,读者可以找来一看。

  僵尸体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而且可以不断被锻炼和强化,但由于反应过快,不受主观控制,因此也常常容易出错。

  日常生活中,有时你会困惑不已,事后明明知道不对,很简单的事情,还是常常出错。

  比如,颜色和字符错乱的胶囊,你能像尼奥那样分得清楚吗?只读颜色不读字。

  这是语言文字过度训练之后的“后遗症”。

  神经心理学家米尔纳和古德尔,认为知觉性视觉和动作性视觉大不相同,因此他们认为有多个视动系统(Visuo-Motor Systems)。与“僵尸体大军”并行处理的,就是负责对象分类、辨识的有意识知觉的网络。

  两位专家总结了双视觉系统假设:

  僵尸体“看”系统视觉输入简单也可以复杂运动输出刻板的反应有多种可能的反应最短处理时间很短较长几秒钟延迟的影响不再能工作可以继续工作所用坐标以自我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意识状态无意识有意识

  人类同时受僵尸模式和有意识处理模式影响,虽然知觉大部分时候是靠得住的,但是出错起来,往往也非常离谱。

  人是一个异常复杂的体系,各种网络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实际工作关系非常紧密,要把无意识和有意识完全区分开来,其实是有难度的。这是作为人的神奇之处,也是这门学科(神经生物学)的魅力所在。

  从以上可见,在哲学层面探讨僵尸的存在性,是有可能的,但是在科学层面,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把人变成僵尸并无实际意义,还有伦理道德法律方面的问题)。

  总之,如何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意识,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本文参加#科学V计划#,内容为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