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练字是报班好还是自己练习好?

  我和 @相墉 靠公众号“临池不辍”网络教学两年了。最早的一批学生就是从网络上教过来。

  两年了,我们教过上千位学生,见过面的学生,大概不超过五位。

  有可能五位都是我见的,她们的特点应该很统一,就是长得漂亮。对,特别说明一下,还有一个打架特别厉害的姑娘,属于那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类型。她们分布在世界各地,至少北美,欧洲,大洋洲是肯定有的。至于其他地方是否有,我也不太清楚。

  网络教学到底合适不合适这个事儿,我觉得在我们这儿,已经经过了很好的证明了。

  贴一个在新加坡的同学,零基础,从一点儿不会,学习一年篆书以后的成果。

  

  这是《峄山碑》的临摹

  这是基于《峄山碑》的创作

  这是基于《墙盘》的临摹创作

  临摹赵之谦《说文解字序》

  这只是其中一个学生,其他的学生看看下面这两个文章。相墉:【一边拿起手机 一边拿起毛笔 】2017下半年教学成果展示“临池不辍”的下一个高度

  再贴一个在欧洲,常年在比利时呆着的六条屏创作。

  这是@乱月写的。

  —————一个广告的分割线————————

  再贴就过度广告了。诸如下面回答 @米粥 这样的同学,是很早就跟我们通过网络学习学习的同学,虽然她给我寄过樱桃,寄过草莓,但是我们并未见过面,她的字她自己也贴过。我就不过度再贴了。

  每天我和 @相墉 带着800多人学书法,大部分都是免费教学。大家都是从零基础一点一点写来,逐渐达到了自己的高度。这点让我们很坚信,我们是可以通过网络教好书法的。

  我看下面有个回答说,书法没有老师带着,学不好,比如不知道怎么拿笔。不知道怎么写,线下老师能手把手的教给你。这话看起来挺对,但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我截个图。

  就比如:

  这个问题里面提到了,握笔姿势的问题。

  怎么拿笔是对的?

  拿笔有很多种方法,我和 @相墉 常用的拿笔的方法就不一样。我基本单钩,他基本五指。其实我们两个都两种执笔法都会。

  再延伸一下。

  怎么拿篆刻刀是对的?

  我和相墉也不一样,他用大拇指,中指,食指三指拿刀,无名指顶住石头,卧刀位置靠中后。

  我用大拇指食指拿刀。握刀位置靠前。

  我们两个人都写字,都刻印,各有所长。我长在年纪比他大一些。

  可见这位同学提出来的,要有正确的“握笔法”和“姿势”首先就是不对的。但是从这位同学后面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书法,并且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但是为什么,还对“执笔无定法”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没有概念呢?

  这是特别正常的一个状况。这是因为,从这位同学的角度来讲,他可能没写过直径一厘米左右的小行书,他理解不了单钩执笔法在写小字的时候更灵活。他没写过不要紧,可能他的老师也没写过。或者他的老师没见过别人用单勾执笔法写字。

  ——————————一个故事的分割线——————————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在大学书法课代课教同学们写字的时候,我执导过的一个学生欧楷写的不错。

  我刚才查看了一下,获得了软笔非专业组一等奖。

  那次比赛的评审有下面这些人,当然,欧阳中石先生只是名誉主任,不参加具体的评选,只是挂个名,也不来现场出席。

  这些可能一般没学过书法的人看看也不太明白怎么回事儿,反正能在北京市大学生书法大赛当评委的,那肯定都得是不错的书法家吧。

  比赛有一个现场书写环节。只有进入了决赛的同学才能参与到这个环节,进入决赛的作品已经是通过初赛筛选过的了。在这个环节,所有的评审都会在比赛现场溜达,看同学们写字,也就是说,这个名单里面除了欧阳中石先生以外的其他评委,都在现场转悠。就是这些人里的一位,在看到上面那位我贴出作品的李佳雨在现场书写的时候,用的是单勾执笔法的时候。直接就呵斥李佳雨说:你怎么这么拿毛笔,谁教的你这么拿毛笔,冲你这么拿毛笔,你就不应该来参加这个决赛。当时有另外一位评审看场面尴尬。赶快过来圆场说:这次算了这次算了,同学你回家改改啊,下次参赛别这么拿笔了。

  李佳雨从比赛现场出来告诉我这事儿。

  我直接说了一句,别理那个老傻逼。你该怎么写怎么写。

  试想一下,拥有这种执笔法执念的老师,他的书法观,能是正确的书法观么?他的艺术视野,高度,能够做到广博么?更可怕的是,这样一位批评单钩执笔法的老师,他就在列书法比赛评审当中。

  ————————无语的总结的分割线————————

  其实对于书法学习来说,我认为,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形式划分,是不重要的。我贴出这些字给大家看,不是说我一定要跟某某线下教学去比,说我们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你们教不出来。谁敢说这话肯定谁亏心。

  我和相墉两个人都是从线下教学走过来的,因为我们上的研究生都是线下教学。但是我们做线上教学,我们知道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好处。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有高度的老师,对书法提高的重要。

  作为一个书法小白,如果你单纯通过名头去判断书法老师的高低,你能保证你不遇到一位,告诉你不能单钩执笔的老师么?

  互联网是一个特别公平的平台。线上教学意味着很多东西是透明的。透明意味着,任何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都会被学生们指出来。透明意味着老师的艺术水平造不了假,同学们很容易看到老师的创作水平,学书水平如何。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都摆在哪儿,所有的评论,正面的反面的都在那儿,学生随时全面的了解我和 @相墉 的艺术观念与水平。透明意味着在互联网这个环境下,你无法利用你所谓老师的权威,去当挡箭牌来抵挡它人对你对书法理解,教学能力上不足的怀疑。

  但是透明也有好的地方,透明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公开的造不了假,比如上面我贴过的作品都是我们未曾谋面的同学写的。同时,对于我和 @相墉 两个人来说,透明意味着,真正好的教学会被更多人所认可,会有更好的口碑。

  每天有800多人跟我们一起在线上学书法,这个已经是事实。但在我看来,这不足以说明线上教学有其优越之处。

  最能够证明的是,我们的教学,是从0做起的。我们在2016年2月建第一个书法群的时候,只有十几个学生,所以,今天这800个人,是通过我们的1个,5个,10个学生,他们自身的努力,以及我们的付出,才有的规模和成绩,他们选择信任我们,我们也乐意和他们在一起,每天通过互联网,学习书法。

  在这个集体里留下来的人,几乎都是成年人。他们在各行各业工作,但是有着相同的习惯,就是在完成了一天的学习或者工作后,把一段时间给予书桌,学习这门古老的艺术。想想看,如果你也是一个这样的人,你不希望和这群人在一个集体里学书法,和他们成为朋友么?

  我经常感叹,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儿。

  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这就是对线上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能性,最大的肯定。

  ————————————————————————

  我看了一下,大概是正好两年前,我和相墉建了第一个书法学习群。这篇回答,就当是两年里的一些小的经验分享。也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书法,无论线上线下。

  庆祝两周年吧,我们准备把所有等待群里的同学都加进来。

  想学书法的关注公众号:临池不辍

  学吧,反正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