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花神原来是她?!贵妃娘娘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节日期间,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

清人蔡云的一首《咏花朝》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而吴自枚在《梦粱录·二月望》中对当时杭州一带的花朝节盛况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
“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古今关于花朝节的诗词——
入清湘界(宋代·李曾伯)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二月望游齐山呈仓使(宋代·钱时)
春到花朝花未多,小梅才作玉婆娑。
东君不是恩光薄,无奈霜欺雪压何。
花朝(明代·汤显祖)
百花风雨泪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
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乔伯良先生插花作品
时值花朝节,听云说联合中国首期高级花艺师、山东省插花研究会会长乔伯良先生共同推出中国传统花道流派——“宏道花艺”。本着“弘扬中华正道,传播传统文化”的初心,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插花艺术发扬光大。

宏道花艺,缘起明朝。
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袁宏道所著《瓶史》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影响最为深远。全书有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十二节。
当时《瓶史》漂洋过海流传至日本,在日本造成轰动,因此日本有所谓“袁派”的插花。时至今日,日本的插花艺术专刊──《花道》,还时常引用《瓶史》中的理论。
由此,袁宏道被奉为东方花艺美学的鼻祖。

乔伯良先生插花作品
中国插花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这对于习花之人发现美、创造美、修身养性、顿悟人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乔伯良先生插花作品
“宏道花艺”承载着三千年的历史托付,坚守本源,逢时而举,深信中国插花艺术,将以其绚丽多姿、灿烂夺目的风采,再现于国际插花艺坛,独领风骚。

乔伯良先生插花作品
【听云说】
遇见更美的自己
文艺|美学|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