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无问西东里许伯常的爱人对许伯常的感情?

  昨晚上跟朋友去看了无问西东,在我这个不专业的普通人看来,这是比芳华更能震撼住我内心的一部好电影,其中看到许伯常和他爱人那段得时候,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段感情。

  分享个之前写的影评,个人感觉很切题

  首先如果你自认文艺细胞泛滥,或者有“傻小子睡凉炕,全靠火力旺”的热血,那建议你选一个偏僻但不影响观影的角落,备上足够的卫生纸,慢慢欣赏,慢慢宣泄。

  老实说,观影过程我几乎泪腺爆炸,其中有我自己近期掺杂的很多私人情绪,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影片自带的沉浸感很强。编剧导演很贪婪,几乎想在一部2小时的电影里,加入所有触动你的深水炸弹。

  青春的迷茫,爱情的易逝,友情的脆弱,亲情的自私与包容,国难当头的毁家纾难,时代疯狂下的无奈渺小...... 无论年龄层次都可以,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共情之处,做到这个程度,一定是可以值回票价的。

  对我而言,整个故事最亮眼的刻画,其实不在几个主角,而是王敏佳三人那段故事中boss般存在的许伯常老师的夫人。(许伯常的夫人以下简称许夫人,姑且这样叫,绝对不是男权主义,忘了全名了,只叫淑芬让我觉得有点出戏)。

  在她亮出那肥腻的大腿时,剧场里作呕声,唏嘘声此起彼伏。

  近乎泼妇般无故指责女神是破鞋,直接导致了王敏佳的香消玉殒。

  我相信,几乎没人喜欢这个角色。不过我为什么说这个刻画很重要。

  这个时代搬上银幕很难,手法上不得不隐晦,而许夫人的异化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许家夫妇的爱情悲剧,不光是一个许老师渣男就可以概括的。

  许老师是大学生,虽然性格怯懦,但骨子里怎么都是透着骄傲的。

  他渴望的生活是风花雪月,心头向往的是阳春白雪;许夫人既没有娇美容颜,更算不上一个有趣的灵魂,两人注定不合适。

  爱情不是1+1=2一般的算术题,更不是偿还亏欠的抵用券,甚至和为人是不是善良都没关系。许夫人的强迫,和许老师的愧疚怯懦,让两人不合时宜的绑在了一起。

  许伯常害怕什么?

  第一是曾经青梅竹马岁月里,两人的相互依傍,以及许夫人供他上学的恩情,许老师骨子里的善良自责让他迈不出离婚这一步。

  第二从时代角度讲,由于大力搞建设的需要,女性被迫投入到生产劳动中,这直接致使政治舆论偏向提高女子地位;而许夫人供丈夫读书完全是模范案例啊,许伯常贸然用“没有感情”这样的借口离婚,也很容易被扣上“资产阶级思想泛滥”的帽子,这样后果他许伯常这个读书人不可能不懂。

  外因内在交织,许伯常只能妥协,但选择了最致命的冷暴力。

  这里先提一下许老师和许夫人争执的杯子这个梗,一部故事如此繁杂的电影居然愿意在杯子的争执上浓重笔墨,可见在导演看来这个问题很重要。

  想起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陈清扬一开始只把王二当炮友。

  而什么时候这份情愫升华为爱情呢,是在王二偶然拍了拍她的屁股之后。性爱在生理体验上猛烈刺激,但在情感体验上还不够细腻,像拍屁股,互相用一个杯子喝水这样的细小举动其实代表着互相深层次的信任。

  许夫人虽然浑身上下透着油腻老旧,但毕竟是女人,内心戏丰富。

  说来唏嘘,爱情往往来的轰轰烈烈,但逐渐逝去时的迹象往往是“不再愿意打电话,不愿意用一个杯子”这样的小事。

  要是作者让许夫人在和许老师的争执中,把台词稍稍改成类似:

  “嫁给你几十年,除了每个星期例行公事,你的桌椅碗筷什么都要和我分开啊,balabala...”也许会更讽刺一些。

  这段故事的高潮是批斗王敏佳,“时政研究小组”义正言辞的细数了她的“七大罪状”,条条荒谬,条条揪心。

  隔壁李想高亢忘情的演讲,一路飞奔、一心牵挂的陈鹏,加之欢快又越发激进的背景音乐,最后王敏佳的笑点燃了这团火药。

  这一笑意味深长,大致可以理解成,自持青春美丽的挑衅,向那个结婚以来丈夫连喝水也不愿意与之用一个杯子的,宛若守活寡的老女人的挑衅。

  这一刻许夫人是彻底黑化了,接着是她歇斯底里地怂恿群众对王敏佳进行了殴打。

  这一刻影片的表达很到位:

  一开始许夫人作为发难者一脸狞笑在虐打王敏佳队伍的最前面,这是她的肆意宣泄,把度日如年的婚姻中的苦楚一次性挥霍而出。

  但随着时间发展,躁动的人群渐渐把她挤出了队伍。

  良知理智在慢慢的回暖,她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毫不相干的人,可以这么感同身受的,拿起道义的大棒,来残害眼前的这个无辜女孩。

  整个过程,她的眼神从喷着火星到麻木空洞,殴打完毕之后,大概已是个气若游丝的躯壳。

  当见到了仍旧冷漠的许伯常,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沉底了。

  她一度以为是王敏佳的青春美丽夺走了自己爱情,但其实许伯常就是单纯的不喜欢了,没那么多预设的理由。

  良心的自责和情感层面的崩溃,让她选择了跳井自杀。

  爱得坦荡容易,离开的洒脱很难。

  这个片段全程透露着“荒谬”:

  啼笑皆非的诬陷、莫须有的罪名、为了支边竟然可以出卖良知和友情……其实这个时代就是“荒谬”的。

  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所谓的集体极端化、低智化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象。

  民众基于自以为是的伦理道德,风俗作风,形成利益价值短暂一致的联盟,站在集体的虚无立场上,主观臆断不加考证的,把矛头指向莫名其妙的目标。

  而在这个“集体遗忘”的过程中,每个人在意的早就不是那个给受害人扣上的罪名,而是恣意心中压抑已久的个人痛苦爆发,张三李四宣泄的全是自己陈芝麻烂谷子的私人情绪。

  集体的力量,放大了本来微不足道的人性弱点,谁都可以偷偷趁着人群下一击重拳,来一击黑脚。

  施暴不被追究,受了伤害的人,逐渐转变为施暴者,去传递自己的痛苦。

  人性的黑暗借着合理的外在包装,在狂热的信仰下一触即发,造成了这次浩劫,不针对特定的个体,这是整个时代的苦难。

  陈鹏是善良的,在三个人里他唯一看得出许夫人是个可怜人,这是他的同情和真诚,这也是他误会王敏佳和李想针灸之后,没有黑化的原因。

  本来剧情可以借此把他描绘成一个施暴者,但是最后也是他的善良,他的纯洁的爱情,将他拯救出来,还用爱拯救了谷底的王敏佳,不然谁知道王敏佳会不会变成一个面目狰狞的“王武斗”呢?

  整个电影其实很直白,它想说教的道理一直在反复提醒,“正心诚意,追求本心”,不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怀揣家国,目及四海,兼济天下的英气,即便你的力量看起来改变不了这个时代分毫。

  吴岭澜文科天赋惊人,但是他发现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工科生,实业救国,自己的才华一无是处,这一度令他绝望,陷入人生意义思考。

  但是他在梅贻琦校长的开导下,在泰戈尔的洗礼下,他从思考人生的羞耻感中解放,坚持了本心。

  沈光耀也一度迷失。

  母亲眼里将相王侯皆是世间虚名,此时的沈光耀其实也是迷茫的,他之所以要去参选空军,其实单纯只是因为自己少年意气参加了空军测试,同时又取得了好成绩,引来了万千瞩目。本质上和篮球场上女生欢呼,打的更带劲了差不多。

  但是真正国难当头之际,他真正认识到了参军的意义。

  从晃晃叔叔到最后以己渡人,舍身为国,真正完成了对自己本心的追求,成为了真正的民族的脊梁。

  陈鹏为了祖国核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王敏佳美好容颜消逝后的无悔坚守;

  李想在“逝者已逝”的负罪中,用生命换来了自己的重生;

  以及张果果本已模糊的原则立场,被自己爱心诚心的重新唤醒……

  每一幕都可以深入思考。

  说这部电影剧情看不懂的,其实没认真看的概率很高。

  老实说这部文艺片就是因为他的直白,以及手法上的不克制,让它显得商业,这算一大缺点,毕竟几乎导演的任何意图都摆在台面,音乐、台词、镜头暗示,瞬间就可以理解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似乎是有点担心观众智商不够用。

  比如许家夫妇名存实亡的爱情,完全可以简单的从分房睡,分别的餐具这样的细节中暗示出来。

  还有太多的台词过于直白,比如梅贻琦开导吴岭澜,吴岭澜教导沈光耀,以及美国教官的蹩脚中文等等,尽管包装在老师教导学生的框架下显得并不突兀,但是总觉得不够内敛。

  但是这又如何呢,明知导演带我节奏,明知一个一个都是催泪陷阱,但是我就是愿意往里跳啊,一部电影给了那么多共情,赚你点眼泪不是应该的吗!!!

  最后附上一段泰戈尔的诗:

  我想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深的话语;

  我不敢,我怕你嘲笑。

  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

  我把我的痛苦说得轻松,因为怕你会这样做。

  最后欢迎关注公众号“无聊之神”,带你看更广阔的世界

  许伯常和刘淑芬一段情节虽然短,但看后令人无限感慨,因为太现实了

  可能大多数的感情、或者婚姻都会经历热恋-平淡-厌烦的阶段吧

  记得之前看陈奕迅和张柏芝的《十二夜》,从里面看到了几乎每段感情发展的过程,开始的甜蜜,眼里都是对方的优点,缺点也是那么的可爱,相处时间长了之后偶尔会因为小矛盾而产生争执,后来是分歧,为了迁就对方的各种忍耐,各种情绪的积压,积压到一定程度,因为偶然一次导火索而爆发,直至分手。可能到分手那一刻,两个人都不清楚,究竟为什么而分手。

  人还是当初的那个人,为什么后来就不爱了呢?

  所有的关心都被认为是矫情,嘘寒问暖都被当做是满足私欲,多说一句话对方都听着刺耳,永远被误解。

  女方是奉献型,越爱越浓,越陷越深。开始的刁蛮任性变成了贤良淑德;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了以对方为中心;开始的你侬我侬变成了多待一秒都厌烦。

  许伯常与刘淑芬青梅竹马,却因为读了大学后要取消婚约抛弃刘淑芬,在现在来看应该是个渣男吧。但刘淑芬是深爱许伯常的,她学历低自认为可能无法在认知上和许保持一致,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洗衣做饭照顾家,甚至去花时间和经历去了解许的工作,细致到许每一个学生的字迹与写作习惯都非常熟悉。

  而许呢?是一个自己的碗破了,宁可用别的容器喝水却连自己老婆碗都不会用的自命清高的“伪君子”;是一个对外人礼貌相待,但对自己老婆之言不语的冷漠之人。

  是的,你可以说他有在默默关注刘淑芬的一举一动,不完全是冷漠。但为什么就不能够直接表达出对老婆的关心呢?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呢?一个微笑、一句关心、一个拥抱难道就这么难么?

  刘淑芬以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深刻的爱着许伯常,没有接受过教育,情商低尚且情有可原。而许呢?接受过高等教育,身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先是要抛弃糟糠之妻,后来夫妻之间关系冷漠至极。刘淑芬变成了一个怨妇,与她自己的低情商分不开,但与许的冷漠也脱不了干系。

  刘淑芬把自己的委屈的不满发泄出来,打在许伯常的身上;但许伯常对刘淑芬的冷漠,却深深的刻进刘淑芬的心里。

  其实,许只要给刘淑芬一个微笑,就可以化解她心中所有的烦闷。仅仅只有一个微笑而已。

  许刘二人的婚姻是个天大的悲剧。两个活着的人像死了一样,一个冷漠无语,一个歇斯底里。

  直到刘掉井的那一瞬间,许才意识到自己活了,可那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所以: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生活中没有输赢,感情需要经营。女人需要独立,不是嘴上说的独立,而是真正人格上的独立。自己缺的东西从自己身上去找,没有就去想办法获得,一定不要从伴侣身上寻找。什么时候过好一个人的生活了,两个人的日子才有可能过好,一个人过不好,两个人一定过不好。

  以上给自己也给小伙伴

  我们批判淑芬不该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却下意识认为许老师的背叛和忘恩是理所当然。

  我相信许老师知道,如果他肯和颜悦色,肯给淑芬一个微笑,解释王敏佳的事,淑芬不会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毕竟在一开始接到信,她就没有这么做,她会这么做,正是被许老师激怒,是深深的委屈,也是没有预料到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

  可是在妻子认出了自己爱徒的笔迹后,许老师什么都没有做。他应该知道,这个女人已经快被自己逼疯,天天打骂自己,那么哪怕是面无表情的解释,也一句都没有。

  冷漠,无视。

  王敏佳的被绑上批判台,该谴责的不光是那个时代,那个污蔑她的刘淑芬,那个没有站出来的李想,那些嫉妒她的女同事,那些群众,还应该加上一个人,曾经视她为爱徒,而在被他妻子污蔑时无动于衷的恩师,许老师。

  为夫,为师,为受恩人,许老师真的能说一句问心无愧吗?

  最后:倘若你嫌弃妻子,没碰过妻子,杯碗都要分开用,那你为什么要吃你妻子做的饭?喝你妻子烧的水,穿你妻子帮你洗的衣服?

  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付出,而报之以冷漠伤害,这难道是做人的道理?

  说许老师善良,我不认可。

  补充:为什么我认为许老师知道这个事。

  首先,刘淑芬内心是知道王敏佳和许老师之间并没有什么,污蔑王敏佳除了宣泄以外,还可以认为有另外两重意义。

  一是报复,你这样冷暴力我,那么我就毁了你的得意学生。

  二是压迫,在这段感情中好不容易翻身做主的刘淑芬以许老师的得意门生为要挟,逼迫许老师低头。

  但是许老师漠视了她。或许是完全不在意她,又或许是她认为淑芬不会真的做出什么。

  但身处那个年代,这样的言论的威力,作为一个有教育水平,可以接触到更多政治信息的人物,他可以料想到如果万一发生,他的学生这一辈子可能就毁了,那么他多少也该稍微留意这件事。

  而淑芬如果心中藏着报复,和压迫许老师的念头,也不可能完全不让许老师知道,或是让关注这件事的许老师发现一点痕迹。

  况且既然是勾引许老师,怎么也需要和许老师本人确认一下吧?没有拍,我们不知道是否发生,但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尤其是那个年代,一定会被作为谈资传来,许老师可以知道的途径实在太多了。

  刘淑芬最后投井的原因或许也是这样,她没有想到,自己与丈夫的较量,最后让一个无辜的人死了,王敏佳的死让陷入疯魔的她清醒过来,让她真实面对这个男人,面对这个感情(最后两个人狭路相逢却面无表情的错肩而过),明白过去的美好已经不在(回忆),带着绝望,带着一命偿一命的亏欠决然的去死。

  我觉得林淑芬是整部电影里最悲剧的人物,如果说她和王敏佳都不幸,那么王敏佳至少拥有爱,陈鹏的爱托住了王敏佳,而林淑芬用爱把自己困死了。

  刘淑芬供许伯常读完大学后,许要悔婚,刘拿着刀子以死相逼,许才娶了她。陈鹏在交代这段的时候,加了一句“师母也挺可怜的”,王敏佳反驳道“可怜就能打人啊?”这两个女人的命运大概是从这里就交织在一起了。

  01 百无一用是深情

  刘淑芬和许常伯的镜头不多,第一段是刘在院子里不顾邻居眼光地追着许打骂。演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以为林淑芬只是以恩人自居,在两个人的婚姻关系里处处压着许伯常,仅此而已。往后看才知道刘淑芬对许伯常的打骂,是在平衡自己内心深深地无力感。

  他们俩在许伯常上大学前感情应该很好,后来淑芬供许伯常读大学,大学读完许伯常变心了。其实这点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很大可能是许上完大学觉得刘没有文化,两个人不在一个精神世界里了。百无一用是深情,淑芬心甘情愿供许伯常上大学,为他洗衣做饭,给他自己能给的一切,但许伯常想要的精神共鸣,可能恰恰是淑芬没有的。

  类似的情节在路遥的《人生》里也看到过,换做谁,都会是一个非常两难的选择,但爱又实在无法勉强。我不爱你了,你做什么我都不爱你了。

  02你用爱绑架我

  我用冷暴力回应你

  刘淑芬确实很爱许伯常。虽然她一出现就是一个打骂丈夫的泼妇形象,但后来又有一幕,她是个期待心爱之人的少女。

  她坐在院子里洗衣服,面带笑意地看着在屋里吃饭的许伯常,冲着他喊“甭给我剩啊,吃干净了,天热饭放不住”,其实是把好的都给他吃,自己晚上吃咸菜泡水。许伯常此时端着碗起身,淑芬以为他是冲着自己走来,心怀期待地看着他,结果许伯常走向了在一旁洗西瓜的邻居。

  他帮邻居,给邻居的孩子补课,对别人和蔼可亲,唯独在淑芬这里,他是一块暖不化的冰山。

  淑芬收到王敏佳信的那一刻,两个人的矛盾爆发了。淑芬打了许伯常一耳光,接下来的台词把冲突演绎的很精彩,他们的婚姻对双方都是悲剧。

  “你打死我吧 打死我 你每个月少30斤粮票”

  “你以为我供你上大学 嫁给你 把饭留给你吃 是贪图你挣得30斤粮票

  当初是你说你要跟我过一辈子的

  外人只看到我怎么打你骂你 可他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

  “胡说 我什么时候碰过你”

  “你不是用手打的我 是用你的态度”

  结婚这么多年 家里所有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 你是你的 我是我的

  我把你的杯子摔碎了 你宁肯拿饭碗喝水 也不用我的

  现在我把碗也摔了 你会用我的杯子喝水 用我的碗吃饭吗

  许伯常用这个眼神盯着刘淑芬,坚定又平淡地摇了摇头。

  “你让我觉得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你对自己的学生 邻居 售票员 所有的外人 都和蔼可亲 只要这屋里只有你和我 你就冷着脸”

  “那你还非得跟我过”

  “当初是你说 你会对我一辈子好”

  “当初? 人就不能变吗

  人为什么不可以变 为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变 而这件事情就不能变? 为什么!!!”

  两个人都变得歇斯底里,淑芬喊着“不能”把碗全部摔碎了

  这两个人都是施害者,又都是受害者。

  淑芬从供许伯常读大学的时候就认定要和这个人过一辈子了,所以他要悔婚她就以死相逼,不管怎样都要嫁给他。她以为嫁给他是她幸福的唯一方式。她的爱是供他上大学,给他洗衣服,把饭给他吃,她爱的很辛苦可这爱不是许伯常想要的,她拿爱绑架了许伯常——我这么爱你,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能不爱我。是无私,也是自私。

  而许伯常呢,我不爱你了,你非要嫁给我和我过,好,那我就让你看看,和我过是不会幸福的。你打我骂我也好,把饭给我吃也好,我就是不爱你,不管你做什么,我连你的杯子都不会碰一下。他的冷暴力把刘淑芬一步步推向深渊。刘淑芬因爱变得扭曲,是她自己造成的,也是许伯常造成的。

  03 哀莫大于心死

  

  王敏佳精心变换笔迹写成的信,最终还是被刘淑芬通过细节辨认出来。

  刘淑芬应该在这段婚姻里应该做了不少努力,时过多年他还能记得许伯常学生作文的特征,可以想象那些作文都是她当年认真看过的,也许是通过这些尝试拉近两人关系。

  发现写信人是王敏佳,让刘淑芬“如获至宝”,也许是冲动之下把婚姻的不幸全都归因于王敏佳,也许是一下子找到了宣泄情绪的出口,悲剧就此酿成。

  在批判会上,刘淑芬煽动群众打王敏佳。她的行为是在平衡自己多年来受到的冷暴力,是在宣泄,却不想后果会那么严重。

  群众一拥而上全部去打王敏佳,刘淑芬被从人群中挤出,这个表情我觉得挺复杂的。我的理解是,她好像一下子清醒过来,明白她婚姻的不幸并不是王敏佳造成的,这样做也无法让许伯常重新爱上她,看着殴打王敏佳的人群,她很茫然,又夹杂着一点害怕。

  当人群散去,刘淑芬发现王敏佳没了呼吸,特别害怕,跑回家,在门口遇到正要出门的许伯常。

  这块他俩站在那里对视了一会,我觉得许常伯当时察觉出来不对劲了,他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刘淑芬看着他,嘴唇动了动,那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想把手伸向许常伯,但最终两个人都什么也没说,许常伯提着他的包侧着身子从刘淑芬旁边走过,然后又回头看了看她。

  许伯常从淑芬旁边走过的那一刻大概是她彻底死心的那一刻,她开始缓缓地往院子里走,应该是隐约觉得淑芬要出事,许伯常跟在她身后。

  他看着她的背影,她径直走向那口井,没有丝毫犹豫地走了进去。

  淑芬跳井前最后的一点时间依然是在回忆他与许常伯很多年前快乐的时光。她看向他们居住多年的那间屋子,他们坐在门前,一起拉着手风琴,欢声笑语,深情对视。许伯常,是你说要和我过一辈子的,怎么就变了呢,这是她一生的执念。

  淑芬跳井后许伯常趴到井口,大声哭喊着:淑芬 淑芬。

  我猜,是结婚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这么叫她的名字吧。

  王敏佳差点被打死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刘淑芬婚姻里的悲剧在每个时代都能发生。不健康的亲密关系里,都多多少少会有不同程度的绑架和冷暴力吧。

  我这么爱你,你怎么能不爱我?

  你非要让我按你说的做,那我就用冷漠的态度让你觉得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对刘淑芬来说,在许伯常变心的时候对自己残忍一点狠心一点,放开他,对两个人都是解脱。许伯常不是一个坏人,他会对淑芬有愧疚和感恩,但如果非要在一起过,就只剩一场悲剧。这两个人都是有爱的能力的,若在一段健康的关系里,都能幸福吧,就像他们当初深情对视拉手风琴那样。

  最后再放一张比较喜欢的截图,西南联大那段挺感动的。当时这个画面配上音乐和泰戈尔的诗,非常美了~

  世界对你 无意义无目的

  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

  但又有谁知

  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

  那个陌生人 提着满蓝奇妙的货物

  路过你的门前

  他响亮的叫卖着

  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

  走出房门

  迎接命运的安排

  “王敏佳对陈鹏说‘是你的爱托起了我,我也想照顾你’;刘淑芬对许伯常说‘你让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一个男人可以让一个女人觉得自己是最糟糕的以至于去自杀,也可以让一个女人觉得她是珍贵的,在失去容颜之后还有力量去照顾别人。知识分子中也有许伯常那样的人,读书并没有令他们更宽广。他们陷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绪中,无视别人的痛苦。读书人的确很少会动手打人,但是读书人也能伤害人。许伯常这个人物存在,就是使这电影不至于沦为一个对读书人纯粹的、百分之百的赞歌。”——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