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944年,敌人剥去她外衣,押至街上行刑,她被刺27刀鲜血染红大地
原标题:1944年,敌人剥去她外衣,押至街上行刑,她被刺27刀鲜血染红大地
1944年,一名农村妇女大喊着敌人来了,一边往李敏工作的茅屋跑。
深知敌人冲着自己而来,李敏赶忙伪装成农村妇女。只可惜,还是被敌军识破,无奈被捕。
李敏是谁?敌人为什么要抓她?这就要从李敏在日本人手下当童工开始说起了。
革命种子觉醒
1924年,李敏原名李雅琴,出生于宁波镇海县李隘村(现在宁波市北仑区)。因为家里穷,12岁就被迫辍学随着母亲到上海一家日本人开的棉纺织工厂当童工。
当童工的两年半时间里,李敏受尽了资本主义的压迫,每日工作超过12小时,还要受带班主管的打骂,克扣工资是常有的事情。渐渐地,李敏心里就萌生了一种对阶级主义的憎恨情绪。
后来,父亲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家庭环境稍有改善。李敏也于1937年,回到了家乡,入读延陵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1938年,日军大举侵华,抗日救国成为了共产党首要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动员群众参与到抗日救国斗争中来,党组织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工委组织。
这一年,中共镇海县工委成立了,延陵学校的所有干部教师也都感召救国情怀,加入共产党。
而学校更是将抗日救国教育列为重点课程来抓,每个周末都组织学生进行时事教育、抗日故事会宣传。
为此,学校还特意成立了抗日救国宣传队。而李敏,就是在这些学校带领的活动中,参与度最高,也是最为积极的一个。
经过三年的爱国教育与革命思想熏陶,李敏从延陵学校毕业。此时的她,对于抗日救国的热情是空前的高涨,希望尽快参与到革命中去,为击退侵略者出一分力。
抗日救国,人人有责
1941年,“宁绍战役”后,日军占领了宁波,镇海沦陷,李敏见尽了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忍行为。
战乱中,她加入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为游击队探路放哨、治疗伤员、秘密送信,担起了大后勤工作。
因为出色的表现,李敏终于在1942年加入了共产党,投身革命怀抱。在接受了几个月党组织的训练后,李敏马上就被派往鄞西樟水区的启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动员群众。
当时的樟水区,长期被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势力盘踞,共产党时刻受到多方势力威胁,工作难以展开。
但就是在这般恶劣的抗战环境中,李敏依然没有让党组织失望。
她怕自己的身份暴露,于是放弃李雅琴的原名,改名李敏,潜伏在启明小学。李敏偷偷动员学生回家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还时常带着学生到各村进行抗日宣传,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她在学校内组织了妇女识字班、民众夜校,还发动妇女做军鞋、组织青年担架队,大大加快了樟水区共产党的抗日宣传工作。
后来,在李敏的组织下,启明小学成为了当地的革命联络据点。
1943年,党组织为了打开樟水的抗日局面,任命李敏为中共樟水区区委书记。党组织当时下了死命令,为了加快抗日进程,要求李敏在半年内在樟水区动员群众,秘密发展起武装力量,为日后清扫土顽做准备。
虽然任务艰巨,但李敏却不怕苦不怕累,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她积极奔走于各村之间,逐家逐户上门动员抗日。不久,樟水各村就相继成立的民众自卫队。
在战火中茁壮成长
这一年秋天,反顽自卫战争即将开始。在见到了李敏出色的革命工作能力后,县委为了加强战时领导,又将李敏调任至鄞江区区委书记。
当时,在各方民众自卫队配合下,浙东游击队运用进退运动战,强有效地打击了当地大量土顽势力。
但驻扎在商量岗下东、西岙的国民党顽固派势力依然对共产党虎视眈眈,不将这些敌对势力铲除的话,鄞樟地区的抗日工作依然无法得到展开。
而此时的浙东游击队正在清扫土顽中大获全胜,士气正是最高涨的时候,趁着这个时机,将国民党顽固势力也一并拔出是最好不过。
为此,李敏为了做好后勤工作,保证游击队顺利突袭,她一口气奋战了多个日夜,亲自清点军需物品、多次趁夜奔走行军路线、提前设立救援点。
但在游击队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李敏在又一次检查完行军路线回去的时候,却发现村后的一条小石河因为连日大雨,上游河堤崩溃而被淹了。
如果让游击队就这样穿着布鞋渡河,在天气这么冷的情况下,战士们的脚肯定会被冻坏,这就会直接影响抗战结果。
如果让游击队脱掉鞋再渡河,又会影响行军速度,达不到预定攻击时间,错过了最近突袭时机。
思来想去,李敏冒着严寒渡河回村,浸湿了的衣服使得身体在不住颤抖着,她依然用最快的时间动员了全村妇女,搬来了大量木长凳,用绳子将凳脚绑在一起,建起了一座“木凳桥”。
第二天,游击队顺利渡过小石河,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攻击点,发起突袭,大举歼灭了国民党顽固派势力,鄞樟地区的抗日局面被逐渐打开。
在艰苦中历练,在战火中成长,李敏多次革命的出色表现,让她在抗日救国运动中独当一面,担起大旗。
但,这也让顽固敌对势力开始注意到她,并成为了要除掉的目标。
为了救国,共产党人不怕死
1944年2月,国民党组织兵力偷袭共产党据点。此时,李敏正在后隆村开展工作,突然,村民妇女在大声喊道:“国民党来啦!快躲起来!”
李敏想走,可是为时已晚了,国民党的顽兵已经来到村口。无路可退,李敏赶紧换上村民的衣服,包上头巾,拿起了一只布鞋,装作缝补的样子。
奈何李敏现在是国民党抓捕名单上的“大红人”,顽兵一下就识破她的伪装,几支枪口瞬间就怼到李敏胸膛上,被捕了。
国民党的刑房内,顽军营长知道抓到的是李敏,手舞足蹈,开心至极,连忙亲自上阵审问。
“我知道你叫李敏,是搞民众工作的吧?”
“知道了还废话问什么!”李敏大声回道。
“交代这里有多少共产党员?有多少武器?后面的计划是什么?说出来我可以放了你!”
“共产党遍地都是,除了你们这些汉奸卖国贼,你自己去数吧!”李敏瞪着顽军营长说道。
顽军营长当即就被李敏激得火冒三丈:“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说,要不然你就等着吃刺刀吧!”
“共产党不怕死,要杀要宰,随便!要口供,一句也没有!”李敏斩钉截铁地回道。
恼羞成怒,顽军营长当即就剥掉李敏外衣,仅剩单薄衬衣和短裤,再命人将她押至樟村十字路口,绑在一条木柱上。
在附近群众的围观下,一个满脸横肉、握着刺刀刽子手正一步步朝着李敏走去,刑场内杀气腾腾。
顽军营长还不死心,继续恶狠狠地问李敏:“你到底说不说!现在说出来,我还可以饶了你!”
李敏怒目瞪着顽军营长,大声回道:“要杀就杀,共产党人不怕死!你杀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站起来!”
顽军营长暴跳如雷,一声令下,刽子手向着李敏连刺了两刀,又问到:“说不说!”
伤口鲜血顿时如涌泉喷出,即便锥心的刀伤与刺骨的严寒,也硬是没有让李敏向顽固分子低头。
她缓了一口气,愤怒地瞪了刽子手一眼,向着群众大喊到:“乡亲们!这帮只知道打内战不抗日的强盗快完蛋了!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会解放的!”
当即群情汹然,围观的群众大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就连刽子手也被吓得呆在了原地,以至于连顽军营长的指令都没有注意到。
顽军营长见状不对,为了恫吓群众,他亲自上阵,抢过刽子手的刺刀,向着李敏发疯般刺去。一刀、两刀、三刀......直至刺刀淹没在李敏心脏的位置,才停了下来。
见此场面,围观的群众无一不为李敏的英勇就义而掩面流泪。
铁骨铮铮女英雄李敏,心跳停止,生命结束在20岁这个大好年华。
事后,顽军营长还贴出告示,5天内不允许任何人为李敏收尸埋葬。但到了第二天晚上,就有几名热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将李敏的遗体运出了樟村。
直至此时,群众在整理遗体才发现,李敏身上总共被留下了足足27个刀孔。
新中国成立后,李敏的英勇事迹一直被人们广泛传颂,更是将她赞誉为“浙东刘胡兰”。
1951年7月,当地人民政府在樟村建起了革命烈士公墓,而李敏的遗骨被安葬到了那里。而后又再找人打造了英烈石雕像,并记录下李敏生前的英勇事迹,供后人瞻仰学习。
结语
李敏以柔弱的女性身躯,代表着广大无产阶层向恶势力对抗。她无惧死亡,以死明志,极大地鼓动了中华民族内心的反斗争思绪觉醒。
中国,正是因为有李敏这样的英雄人物,为了和平、为了民族而前赴后继抗争,才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我感恩能够活在当下这个国家富强的年代,没有侵略者,没有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没有炮火连天四处避难的日子。
因为,我们的先烈已经把该打的战争,都打完了。他们用自己的性命,给我们换来了这般美好的时光。
致敬,抗战中的英雄们!
参考资料:
《丰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观.浙江·安徽卷》——杨凤城、杨江华、丁太魁、潘秀红著
《寻找抗战》——伍醒著
《浙江新闻-浙江纵横——记“浙东刘胡兰”李敏》——2011年05月05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