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伦之恋”及其幻想(下)
(微信ID: zixunzhuli-666 )
01
当把“乱伦”改为“突破类别”以后,你的恐惧、羞耻、罪恶都会大大降低。
在此基础上,常见的“不被允许之爱”就会客观很多。整个氛围安全了,具体方式方法和主题,味道也就踏实了。
上篇提到了“同性之恋”,本篇再简单聊一聊“婚外恋”、“狭义的乱伦及其幻想”。
婚外恋
蒋勋曾谈到过唐朝诗人张籍的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下面是蒋先生的解读,我很赞同,决定摘录下来与你分享(出自蒋勋《舍得,舍不得》):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很容易懂:一个女性结了婚,已经有了丈夫,但还是有人爱慕她,并送了一对珍贵的明珠。
这样的开头已经挑战了爱情、婚姻、伦理、贞节多重的社会矛盾。
在一个津津乐道小三事件的今天社会,张籍的这首诗也还是人性最好的自问自答吧。
女子的第一个反应是感动,已经结了婚,还是有人爱慕。婚姻并不是爱的禁忌,“感君缠绵意”,女子大胆接受了明珠,把这一对明珠贴身系在大红的罗襦上。
这样的感动,接受了馈赠,珍惜馈赠,珍惜这爱慕,这是婚外情的开始吗?道德的诛心者或许已经要开始批判了。
这首诗的好,其实是呈现了人性复杂矛盾的真实过程。

感动并不代表接受。
把明珠系在衣服上的女子,想到自己的家世教养(“妾家高楼连苑起”,想到丈夫在公安部门任职的身份地位(“良人执戟明光里”),隐约觉得这样接受爱慕的不妥。
一个人可以拥有纯粹完全的个人自由吗?或是人必须生活在社会性的习惯伦理中,遵守世俗共同的道德法律?
好诗好文学都不是答案,却是一种引发思维的过程。
讲完自己家世,讲完自己丈夫的身份地位,女子善良聪慧,即可觉得这样是不是会伤到爱慕者的心。
张籍写出了女性最动人的委婉智慧,她对爱慕者说“知君用心如日月”,爱是可以这样坦荡无私的,爱是可以这样光明磊落没有非分之想的。
即使对方有非分之想,也还是鼓励地说“知君用心如日月”,洁净宽容,如此大气。
这名唐代女子没有拒绝爱,她只是委婉地告知对方自己爱的是丈夫——“事夫誓拟同生死”,因为对丈夫的爱让她经历矛盾之后下的结论。
“还君明珠”与“双泪垂”其实是一种矛盾,是理解了生命必然的选择之后淡淡的无奈,淡淡的遗憾与怅惘。
深沉的文明都从理解遗憾、无奈、无常中一步一步走来,每一次生命的选择或许都怀抱着对所有人不能选择之事物的遗憾吧。
因此生命才有泪……
忘了那些评判吧,回到唐代女子身上,看一看她们对自己的健康大方明媚的自信吧,她们如同艳阳下的春日好花,使人相信一个文化曾经如此活泼过。

02
说实话,这段解读让我很感动,我们的历史也曾宽容过、平和过、优雅过。
而千年以后,很多人犹不及古人,他们刻薄、尖酸、盲目,在不知详情的皮毛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如果一个时代的伦理缺乏了多样性和包容性,时代将是匮乏的。
譬如自从有了网络,明星绯闻、隐私,各界名人的劈腿、出轨,社会名流的婚外情、婚内情、离婚、结婚、正妻与小三的互撕……就一直占据着各自媒体的头条与热搜。
这也催生出了很多“职业”,比如私家侦探、婚外情调查公司等,还有很多所谓的“心理咨询师”介入,美名曰“情感挽回”、“小三劝退”、“狙击真爱”、“分离小三”。
我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且孤独。
有些人为了获取眼球和所谓的流量,无所不尽其能的偷窥编造,疯狂贪婪的吸血。
一个又一个地打开别人的抽屉,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想要的新鲜血液可以蘸馒头吃,而从来都不想打开自己的抽屉,去看看你自身的内部,有多久没有清理清理、拾掇拾掇了。

以上,我并没就婚外情进行过多描述,只是让你通过蒋勋先生的举例,来看见价值取向的包容度和多面性。
婚外情就是这么一个比同性恋更简单的类别,它的伦理也再简单不过,那就是“婚姻”,伦理可以规定婚姻内的你们睡在同一张床上,却没法规定你们做着同样的梦。
探索的也不是“出轨”的那个人有什么罪过,也不是什么小三小四小五有多么乱伦,而是探索婚内的你们发生了什么,探索你们在内心深处的背叛。
更重要的,是要去看看婚姻伦理下的你与他,有多么孤独?而孤独的出口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婚外情这么简单。
03
狭义的“乱伦”
第一次知道这个,是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除了俩兄妹所有人都被大水淹死了。于是,繁衍人类的重任落在了他们身上,但他们是亲兄妹呀,怎么可以行不论之事?
哥哥就对妹妹说,我从这座山上滚下半个石磨,你从对面山上滚下另一半,如果它们对上了,说明老天同意我们结合。妹妹同意了,结果两盘石磨真的对上了,严丝合缝。
妹妹又对哥哥说,我从山上扔下一根红线,你拿一根针在山下,若是红线能够穿过线孔,就说明老天真的同意。于是乎,那根红线真的越过峡谷,穿进了那小小的针孔。
最终兄妹结合,才有了后来的人类。
奶奶给这个故事取名叫“兄妹造人”,我却对此半信半疑,又十分好奇。
我觉得哥哥和妹妹结婚真的很奇怪,还有些莫名的小兴奋,总觉得有什么隐蔽的、私密的、羞羞的东西,吸引着我,也困扰着我。
长大我知道那个故事有很多版本,也许你小时候也听过类似的,但中心思想都是“血缘婚配”。
所有故事原型来自一个神话:哥哥就是伏羲,妹妹就是人类之母女娲。

用狭义伦理来看,正是女娲伏羲的“乱伦”才有了我们。
“乱伦”这个词是最忌讳的,不但不能和别人谈论,就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饶恕,恐怖程度甚至超过了“死亡”。
但若按我现在的“分类理论”,这只不过是“扰乱了某种伦理类别”,而这样的扰乱似乎真不少:
譬如,很多家庭成员的次序混淆了,父母不像父母,子女不像子女,有的孩子会被当工具对待,有的被父母当做父母对待,孩子不得不过早承担起照料者的角色,父母却像长不大的巨婴。
在自由意识不断加强的价值观下,这个家庭似乎正在乱伦;
对上一代父母、祖辈而言,孩子没有言听计从的“孝顺”,好像也是某种乱伦;
但这还不是最困扰人们的。
04
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小情人”,这话听起来很暖、很贴心,无论是父亲、女儿还是母亲都不会觉得有啥问题,反而会很受用,父女甚至有些小骄傲,母亲甚至有些小嫉妒。
如今“情人”这个词似乎还有另外一种联想,那联想总与“性”有关,如果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带有性色彩的情人”,味道就全变了,一定会被视为病态和乱伦。
由此,我们所不接受的不是乱伦,而是乱伦会让人联想到“性”,还是“有血缘关系的性”。
这么一来,乱伦才成了最大的原罪和耻辱。
对此,我必须分享几个观点:
第一,牵扯到“性”的乱伦,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
但民间凡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绝不仅仅是虚幻,而是人们头脑中的意象, 人无法把超出自己想象力的东西编为故事。
所以,赫拉与宙斯的姐弟关系、伏羲与女娲的兄妹关系,都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想象,这些想象既包括禁忌与恐惧,也包括突破与渴望。没有渴望的需求,就没必要恐惧忌讳。
前文也提过,在古埃及、古中国都有过近亲通婚史,还是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就连离我们比较近的时期,甚至现代社会的某些偏远村落,也依然会有个别近亲婚配的习俗,那里的人们并没觉得这有什么,更不是乱伦,唯一的困扰是繁殖基因的不尽人意。
因此,在人类这个种族的集体潜意识中,与家人、族人发生性行为是存在的。

第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先必须澄清一点:本文谈的“乱伦”与任何形式的“性侵害”是两个不同维度话题,绝不可同日而语。
很多人最早的性启蒙正是自己的家人,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各类亲戚等。
但并不是严肃的、有目的的、科学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而是靠孩子自己的偷窥与模仿。
太多人看到了父母做爱、或与兄弟姐妹同学玩各种性游戏,期间没有大人引导,只是靠孩子自己的领悟和探索,过程中一定会引发各种想不通,这些“想不通”最终很容易变成想法或行为。
大人不仅不会正确引导,还会呵斥、贬低、羞辱孩子,好像孩子做了多么罪恶的事,这反而给了孩子继续窥探的欲望,同时又自我惩罚,冲突的形成也有可能在机缘巧合下见诸行动。
比如父亲在女儿面前洗澡、上厕所,被女儿看到后就会苛责羞辱她,这是父亲本人潜意识“乱伦欲望”的禁忌和投射,女儿并不知晓,甚至父亲本人也不知道。
频繁发生后,会让女儿觉得自己是可耻的、有罪的,另一方面则会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这一对矛盾并不会因为女儿长大而消失,反而会影响女儿的恋爱观、性爱观,就会弥漫表现在女儿与异性打交道的方方面面。
第三,乱伦行为与幻想。
对家人有“性的冲动”并见诸行动的确存在,特别在忽略的养育环境和思想落后的偏远地区。
除了行动,更多人则是通过“想象”和“梦”来完成。
很多来访都分享过他们的“乱伦之梦”,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自己的孩子,在梦里发生了性关系。
尽管只是个梦,但对当事人而言简直可怖至极!整个人会瞬间懵掉,继而出现不可饶恕的自我惩罚。
我想告诉你的是:乱论的梦、幻想都只是象征,它们绝不意味着你真想要与家人发生性行为,而是某种关系问题、情绪问题。

这些“邪恶”的念头和梦境,基本都与你与这个人的关系,以及这样的关系激发了怎样的情绪有关。
比如浓度太高、距离疏远、很多怨恨无法表达、很多愤怒和委曲无处释放;再比如你担心他快死了,你害怕他要抛弃你等。
概括一下的话,乱伦幻想与梦境代表你本人的:空虚、攻击、发泄、愤怒、恐惧、挣扎。
那些有过与亲人性行为的,也不必过于自责。
人格是很复杂的、伦理相应也是复杂的,如果你不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理解自己,行为会把你逼死或逼疯。
对“乱伦”的态度导致的悲剧大有人在,但乱伦仅仅只是个敲门砖,映射出的是整个错综复杂的人性和人格,而不是单纯性行为。
把这个事件放在大背景下,比如整个成长史、整个家族链、你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再来看“乱伦幻想”和“乱伦行为”就不同了。
你需要被自己赦免和饶恕,别管他人畸形扭曲的指指点点。

05
以上,所有对“同性恋、婚外恋、不伦之恋”的诋毁,都只不过是这个历史时期某些人的“分类歧视”。
既如此,其他“不被允许的爱恋”你就更理解了,什么“独身者、跨代恋、性工作者”也就不在话下了,而更世俗的“门不当户不对、有钱没钱、异地恋”等等,在爱情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图片来自影片《空房间》
版权归原作者
作者简介:冰千里,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书写治疗,接受视频咨询,喜欢就关注他的公众号吧:冰千里(ID号:bingqianli520)
近期课程 (点击可查看详情)
九州心理2021年度课程表(2021年1月更新)
【1月考试】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招生简章
【2021社会工作师】人社部、民政部双认证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少儿心理发展咨询指导师培训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培训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婚姻家庭咨询指导师认证培训
Zvika舞动治疗深度工作坊(长沙,1月14-17)
罗家永心理拓展实操技术培训长沙站 (1月23-24)
亚隆模式人际反馈团体体验工作坊(1月30-31日)
严成刚家庭系统排列推广工作坊(2月24—25)
徐钧自体心理学、八阶四年连续培训(2月26-28)
探秘【海洋】青少年营厦门站 (2月1-5)
厦门&西安张沛超精神分析连续培训 (3月19-21)
第二期薛伟动力性团体治疗师养成课 (3月19-21)
张维扬博士觉梦工作坊(释梦)长沙站 (3月26-28)
刘亮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连续培训 (4月3-5)
岳晓东|心理咨询师基本功技术工作坊 (4月23-25)
张海音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修复工作坊(5月3-5)
薛伟&邹政| 游学性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5月18-23)
郭海峰 五日正念止语静修营 ( 贵阳· 8月4-8)
郭海峰 正念工作坊|华人资深正念导师 (10月15-17)
金天博士人本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工作坊 (10月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