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先生谈拿手好戏《野猪林》(附录像)

  林冲:这个?这几日小弟么,稍有事故,故而未曾探望师兄。

  鲁智深:莫非又为高衙内之事烦恼吗?

  林冲:这?并非为的此事。

  鲁智深:如若为了此事,兄替你出气就是。

  林冲:是啊,倘有此事么,还要恳求师兄帮助。

  鲁智深:如其不然,你我去到大街之上闲游一番,畅饮一会,你意如何?

  林冲:这个?呃,呃,也好,也好!

  鲁智深:不可迟疑,就此前往。请呐!

  林冲:请呐!

  鲁智深林冲对唱:【西皮摇板】

  知己相逢添逸兴 借酒消除气不平

  挽手而行闲散闷

  杂:卖刀啊!

  林冲:啊?【西皮摇板】耳旁又听卖刀声

  杂:卖刀哦!

  林冲:那一汉子,卖的是什么刀?

  杂:乃是锋刃宝刀。林冲:借来一观。

  杂:请看!

  鲁智深:贤弟,你我买了宝刀,去到大街之上,庆祝一番,请呐!

  林冲:请呐!

  鲁智深林冲对唱:【西皮摇板】

  今得此宝真庆幸 若无人识困风尘

  1

  

  《林冲夜奔》前头的《野猪林》是杨小楼、郝寿臣二位合作的时候,二位都有演这出戏的想法,委托剧作家吴幻荪先生参照《水浒》写出来的,那时候写剧本的人都是按照演员的要求来写,写成后交:给演员去排演,自己就不再过问了,所以京剧剧本大都没有标明作者的名字,也就没有作者版权之说;都是演员收到剧本之后,付给,作者一定数量的酬金,剧本的所有权就归了付酬金的演员了,听说,杨先生收到《野猪林》的剧本,给了吴幻荪先生40块银元,以后这个剧本就为杨先生所有,后来凡演《野猪林》的,都根据杨先生这个本子,杨先生曾从《野猪林》演到《林冲夜奔》,我也是这么学的,后来我在《野猪林》与《林冲夜奔》中间增添了一个情节,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说的是林冲从野猪冰投奔柴家庄,柴进以上宾之礼款待,类进庄上的洪教头不服林冲,彼此比武,林冲赤手与洪教头搏斗,夺过他手中的杆棒,将他打倒,加在《夜奔》之后的,是《火并王伦》。

  李万春晚年《野猪林》录像片段

  《火并王伦》过去很简单,我演的时候,内容就丰富多了:王伦,原是小花脸扮演,穿女蟒,戴草王盔,盔上一根翎子,我在斌庆社演这出戏的时侯,小奎官(殷斌奎)、张永禄陪我演这个角色,都按小,花脸扮,后来我想王伦既称为白衣秀士,以俊扮为好;不过此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得从扮像上显示出来,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演员把这个人物的特性演给观众看,我设计王伦的化妆,脸上不勾豆腐块,俊扮,只是两道眉毛画得重一些、宽一些;穿白蟒,戴草王盔。盔上为双翎子,不藏狐尾,王伦出场,用高台,大座,念“点绛”诗,都是正正规规的,王伦不愿收留林冲,一则怕林冲把他压下去,二则;怕官兵来找麻烦,就以要立“投名状”来推脱,林冲引来青面兽杨志,王伦想留下杨志,用杨志按制林冲,不想杨志跟林冲熟悉,王伦才又把杨志送走;

  2

  

  李万春《火并王伦》剧照

  把林冲的座次排在最后,为第四座,朱贵引晁盖等上山,王伦同样冷淡相待,林冲往晁盖等住处相访,吴用看出他。与王伦不和,便想借助他的力量留在梁山,第二天王伦宴请晁盖,赠给他们金银,让他们另投别处,林冲制止,王伦的心腹人王标逞凶,林冲杀死王标,最后众人将王伦火并,拥晁盖为梁山首领,“火并”之后我演出曾经用过两种收尾:一和是在场面的“四击头”里众人“亮相”闭幕;一种是底下还有黄安带兵攻打蓼儿洼,林冲等在水中把黄安擒住,戏才结束,这么演的时候,广告上都标出“准带水擒黄安”字样,《火并王伦》中的王伦,晁盖两个角色都很重要,王伦一角,继小奎官、张永禄之后就由我三弟李庆春扮演了,庆春在这两位的路子上又有新发展,他很会做戏,演来非常动人,晁盖一角,我在斌庆社开始演这出时,由高斌峰扮演,后来换了苏连汉,二位演得都很好,我有一次在上海演出正巧跟马连良先生碰在一块儿了。

  李万春《火并王伦》唱片

  时败运衰困良将

  (白)英雄不得志,反被小人欺。可恨王伦,妒贤忌能,限俺三日,立下投名状,方肯收留。是俺在山下等候两日,无有客商经过。只剩今日,俺不免再往东山等候便了!【西皮快板】

  可恨王伦理不当 叫俺立下了投名状

  方肯收留上山冈 今日在把那东山闯

  耐等客旅与经商 提起此事怒冲冠

  为杀高家惹祸端 柴大官人收留俺

  蒙赠书信我才奔梁山

  (白)只为一时愤怒,杀死高家门客二名,连夜逃出城来,多蒙柴大官人赠俺书信,荐往梁山,不想王伦,将俺列为末座。今幸列位避祸到此,可谓锦上添花,可恨王伦器量忒小,不肯收留,因此一怒火并,共扶晁天王以为山寨之主,此后大家必须要齐心努力,共赴大义,我有一言列位听了!

  站立庭前把话讲 尊声列位听端详

  协力同心方为上 辅保天王在山冈。

  众位兄我有话讲 再请过晁天王

  从此祸福俱共享

  行侠义秉忠心 不负天地上苍

  【西皮散板】各凭天良

  马先生班子里的花脸袁世海,是郝寿臣先生的弟子,非常善于唱、做,马先生离开上海时,我跟马先生商量把世海借了过来,《访白袍》的敬德《快活林》的蒋忠和这出戏的晁盖,由他扮演,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出戏里,他在“馆驿”一场,加了一段“二黄原板”的“叹五更”,可谓声情并茂,为戏增加光彩,我和袁世海合作真是如鱼得水。我们俩已经决定,合作演出《野猪林》在报纸上登出预告,还在中国大戏院一进门对面的屏风上,挂上一张特大的戏装合影,林冲鲁智深全都有―一人多高,眼看就要演出了,赶上我内弟李少春在北京成立“起社”(剧团)催袁世海立即返回北京。世海匆匆离沪,使我们这出戏没法兑现,我当时流下了眼泪。(摘自李万春《菊海竞渡》)

  袁世海《野猪林》电影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