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品读】冯仲平:从个体文本到文化生产 ——宋彩霞盐城词的表面阅读

  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路,尝试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的表面阅读理论赏析宋彩霞女士的三首盐城词。作品如下:

  朝中措·到盐城

  东君已暖向南枝,顷刻便成诗。手把风光不湿,盐将岁月传媒。 一城春气,樱花烂漫,风雅相随。煮海之歌唱响,天蓝鹭白鱼肥。

  朝中措·盐城赋盐

  盐成每把爱相期。你是太阳妻。黑夜从难失约,暾红偶尔来迟。 滩头晒梦,耕潮煮海,晶结相思。咸淡随君口味,光辉注定为媒。

  朝中措·情恋大洋湾

  谁将汗水滴盐巴,故事已开花。朝看葱茏似锦,知她韵致多佳。 风涂色彩,诗开画卷,粉挂樱花。百种风情扶醉,千秋不谢芳华。

  法国作家、哲学家、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勒兹,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内在性平面”概念。德勒兹认为,一个内在心灵或主体与外在世界或确定性得以区分的预设场域,会将思想的可能性维系在具体现实的表面。作为内在心灵之载体的诗人主体,在面对外在世界或其确定性的时候,一定会选择混沌世界的某个/些方面作为区别于整体的部分作为预设场域。在这里,宋词选择了“盐城”——作为纯粹客观世界(宇宙的构成部分)的盐城,在诗人的心目中和作品中它本身就是“诗”(《到盐城》)!这就是“内在性平面”对外在性世界的投射与规定。盖钟嵘谓“‘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当然,虽曰“直寻”,却已造成“陌生化”的效果,即因追求艺术唯美而使用与日常生活习惯对立的文学语言了。

  徳勒兹称自己的哲学为“爱命运”的伦理学,他追求的是“爱其所是”,而非一种超越于外在的或者说超验于其所是的某种真理。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认为,产生于封闭地貌的东亚农业文明,其思维模式最适合缔造艺术。艺术的方式,有别于西方植根于工商业文明的哲学科学思维,最擅长形象地呈现世界的本真样貌,因而缔造出来的文本无关于更高之物、真理或理念之类,也就是四“其所是”的感性形象亦即世界的“表面”。而这种“表面”是“绝对的内在性是自在的:它不在某物之中,也不朝向某物;它既不依赖于客体,也不归属于主体”。文学艺术的内容,或可称之为“意向性客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所呈现的“内在性平面”,仍属于未被分化的“混沌宇宙”。

  

  接着文本进入“内在性平面”第二层次,即混沌被组织化了的超验性世界,在这里超验性被创造出来,这就是《盐城赋盐》:宋词先把具体的“盐”提升到抽象意义的“爱”,再赋予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盐成每把爱相期。你是太阳妻。黑夜从难失约,暾红偶尔来迟。滩头晒梦,耕潮煮海,晶结相思。咸淡随君口味,光辉注定为媒。”在文本中,盐是爱的结晶体,它是太阳的妻子!熬过黑夜,迎来暾红,整个晒盐的物质生活实践,同时就是劳动者编织梦想的精神升华过程。而牵引太阳与盐结缘的媒——光辉,不仅是物理世界的聚焦,更是中国文化阳刚匮乏从而礼赞阳刚的超验表达。

  “内在性平面”的第三层次是反思,即通过对超验性的反思试图回到第一层次。虽然徳勒兹等后现代理论家们致力于此,但显然这是一种徒劳。虽然如此,这种三段论却恰好适合用于解读宋词三首。第三首《情恋大洋湾》,“谁将汗水滴盐巴”是承上,“故事已开花”是启下;而“葱茏似锦”“韵致多佳”“风涂色彩,诗开画卷,粉挂樱花”,作为当下现量,虽然没有回到第一首的直寻,但作为《到盐城》之混沌世界的呼应,显然具有再次提升的艺术质素和文化意蕴。而为了追求“绝对解域”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向外部开放自身思考。

  “百种风情扶醉”,是对上文的收束,《易经·坤卦》之“括囊,无咎”;“千秋不谢芳华”,则试图打破完成的《既济》进而走向开放的《未济》,从而建立起一种立足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本体论,虽然不再相信感性形象隐藏的真理,也不再追求所谓的终极意义,但是无论是文本表达的指向还是批评力图追踪的目标,还是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体文本阐释更大文化生产结构、试图理解和把握更广阔文化内涵的惯性努力态势。

  

  文学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是创新。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云:“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肯定了屈原作品的独创价值;李清照《论词》将协律、铺叙、典重、故实作为词的体制特征,而观其所有作品则从不用典,凡精彩之处皆自铸新语。宋彩霞女士的盐城三首,突出地体现了追求意象独特和用语警辟的艺术个性,更通过内在性平面的呈现含蓄地寄寓了深层文化意蕴。

  冯仲平简介

  冯仲平,男,河北邢台人,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1988年6月参军,曾任桂林陆军学院语言教研室主任,1999年荣立三等功,2000年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基金,2001年获得解放军院校育才奖。发表学术论文《先秦哲学的演进轨迹》《唐宋的文道论》《实践现实主义原则,砥砺英雄主义精神》《一个具有战士品格的理论家》等多篇,出版著作《中国诗学流变》《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名家研究》《孙子兵法的现代意义》《军队基层写作》等多部。

  

  宋彩霞简介

  宋彩霞,笔名晓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副主编。

  

  声明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打开如下链接,参看宋彩霞先生更多作品

  【云帆品读】冯仲平:从个体本到文化生产

  ——宋彩霞盐城词的表面阅读

  编辑:璐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