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区别在哪里?
朋友您好,目前国内不太存在心理医生这个概念。非要下个定义或范围,心理医生应该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及精神科医生。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用药的处方权。
以及工作覆盖的范围——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而精神科医生的范围则大得多:还包含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等。
两者所运用到的诊断与干预技术的层面高度深度也各不相同。
而考取途径也不同:目前国内已暂时取消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市面上的都是技能培训结业证书。而心理治疗师的考取则需要心理学医学的专业受训背景和从业背景及时长。
从某个层面上看两者的区别就像医生和护士,医生个和护士的理论知识是一个系统,只不过医生权重于治疗对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要求高于护士而护士权重于服务人文伦理和护理技能要求高于医生。
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也是一个系统,心理咨询权重于咨询涉及面比较广,主要针对的是一般性的问题,针对的是心理健康的个体,而心理医生权重于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心理不健康的个体。
举个例子,比如不小心摔了一跤,手擦破了点皮找护士清洗消毒就可以啦,如摔断了骨头就须找骨科医生治疗啦。
心理问题也一样,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并不是说心理就不健康,在医学层面心理健康与否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沒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就是咨询的对象达到的就是治疗的对象。
以“抑郁”为例来说,社会生活中,个体无时不处于各种个体的社会的环境的应激源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观糟糕的情感反应,比如失恋、婚变、天灾、人祸等等。但这些坏情绪的持续时间以及对个体功能的影响程度是有区别的,个体仍能行使自已做为社会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个体功能是完整的只是心情不好,我们称之为抑郁情绪,这个是可以咨询的。如果这个坏情绪持续半个月无法缓解且个体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如教师无法正常去上课,学生无法正常去学习,母亲无法正常照料孩子,法官无法正常主审案件等等等等,这时我们就称之为抑郁症,这时个体就属于心理不健康人群啦,当然治疗上就不是咨询了而是升级为治疗。
这就是我认为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区别,个人观点哈,不服来战哈。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区别:1、性质不同
两者学的不一样,心理医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2、对象不同
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3、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
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4、职业原则不同
心理咨询师做的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数情况下要触及人的内心隐私,因而保密是心理咨询师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对咨询者不愿讲的隐私,可以不多过问,只教给他们一些肌肉放松、冥思入静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5、咨询技巧不同
心理咨询师在于多提问,少评判;多讨论,少建议;多问:“你认为怎样?你觉得呢?”少说:“你听我的没错。”这是因为,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咨询中,首要掌握的原则是学会聆听。听是善意、虚心的表示,是建立共情的基础。这也是感情宣泄的重要方法。
6、工作压力不同
任何工作都有压力,尤其是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并要进入人们内心世界的心理咨询职业,它的从业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压力来源: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阅历和知识水平,水平提高了来自自身的压力就会转化成动力。心理咨询师咨询应注意严重后果:心理咨询不当,容易使咨询者的心理问题更加激化,搞不好会患上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师的自救办法:在分析、判断来询者提出的困难问题时,不能带有个人情绪和价值观。心理咨询师不是救世主。他们和来询者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对各种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如果不注意,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绪和价值观带入咨询关系中。因此,心理咨询师必须做自我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弱点和偏见,才能做到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理解求助者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心理医生主要压力来源:像强迫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再加上病症又因患病程度的不同分为各种级别,这又与来的各种类型的人形成了无数的组合,所以每个来的人都是一个谜,需要我们一个个地来解开谜底。
总是听到心理医生这个词,生活当中更多人去看心理咨询师而不是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不像心理医生一样又可以咨询,又可以开药。
把心理咨询师叫做心理医生挺不恰当。
心理医生”是老百姓通俗的叫法。
在行业内,有几种人属于“心理医生”的范围:心理咨询师(counselor)、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临床心理学家(clinical psychologist) 以及一部分受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专业训练的社工人员(social worker)和精神科医生 sychiatrist)。
心理医生也就是精神科医生,他们的教育背景都是以神经科学、神经医学和药物学等临床医学为主;心理咨询师则以心理学为基础,并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叠加各种流派的咨询技术和心理治疗技术,有不少心理咨询师的教育背景里也包含生物学和神经科学。
心理医生主要是治疗精神病类疾病,心理咨询师帮你解决心理问题,其实也是生活上的各种事情,当你面对生活上方方面面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找心理咨询师是最有效的!
老百姓会把以上职称,统称叫心理医生,所以咱们找心理医生,其实只要区分什么时候该找精神科医生,什么时候该找心理咨询师即可。
记住:合格的心理医生会提供或告知求助者他的学历、专业受训背景(包括被治疗的时间)、专业资质以及收费标准等详细信息,而获知(并在心理医生帮助下有效理解)这些信息是求助者的基本权力。如果这些信息你无法从你的心理医生那里得到,那么还是不要去冒险的好。谁想被送进“手术室”后无法再健康地回到亲友身边呢?
注:本科是心理学或临床医学最好,研究生是临床心理学或者咨询心理学方向最好。
注:系统接受过以下培训的更好:德中心理治疗学院的各类培训班(简称中德班)、中国——挪威精神分析培训班、香港林孟平教授主持过的心理咨询博士生研修班,中美精神分析协会CAPA培训班,或者被以下有口碑的国际组织认可的培训项目: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国际心理治疗联盟(IFP)、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
注:系统接受过被权威专业社团认可的督导师(名单见:www.ccpsychologist.cn )的个体督导的小时数越多越好,其次是团体督导小时数。
注:越多越好。不应该少于200个督导下与病人面对面做咨询的时间。注意:最好是个体督导下的临床小时数。
注:一般来说越多越好,好的心理医生被治疗的小时数不会少于200小时;完全没有此项的最好不要接受其服务。
注:具有国家人社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不能成为考虑指标,因为他们通常仅仅具有3-6个月的应试性培训,不具有连续从事心理咨询的能力。通常判断心理医生合格与否需要看1-5的问题是否可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 http://www.ccpsychologist.cn )被认为是行业内的ISO-9000(质量认可系统),如果是其被认可的注册心理师或督导师,更具有专业质量(前5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在注册认可前具有规定和标准),同时他们接受《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伦理守则》的约束,会按照这个伦理守则做专业的事情,如果出现伦理问题也有专门的“伦理工作委员会”进行调查核实给予相应处分。
初次见面的时候,求助者对心理医生的观察也是一个指标
遇到以下情况可以立即判断出这个心理医生不够专业:
(1)建立咨询关系后,要求与你交朋友或类似行动(比如:约私下见面喝咖啡等);(2)第一次见面整个过程中这位心理医生说的话比你还多;(3)咨询前你无法获知以上1-6问题的任何信息,见面询问1-6问题也不给予正面回答的。(4)咨询场所(或咨询设置)不安全,比如随时有电话或人进来打扰;咨询地点经常更换;因为医生的原因你们咨询时间经常不稳定老更改。(5)如果你确定找的是心理咨询师(不是精神科医生),见面就推销各种产品(包括药品)的情况。(6)第一次咨询后,要求你一次性付清所谓的一个“疗程”的费用的。合格的心理医生会采用后端收费原则,比如:在每次咨询后收取费用;如果是长期的心理咨询,一般是每月或每周最后一次收取当月或当周的费用。(7)长期为你做心理咨询工作,而没有书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协议》(或者类似书面协议)的,这个协议一般会规定好以下方面:知情同意、保密的界限、收费、转诊、伦理依据、休假等议题。
此外,经常在各类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大肆谈论自己的来访者信息,在媒体暴露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专家或大师”,此类人在业内被戏称为“专门害人的家伙”,遇到还是早点避开为好。
我是 @心理咨询师大刘 ,如果你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惑,可以私信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