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16
1、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 补体系统大纲要求一、基本概念二、补体系统的激活三、补体激活的调节四、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一、基本概念(一)补体系统的概念是一组广泛存在于血清、体液及细胞表面,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正常情况下以无活性酶原状态存在,激活后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补体成分主要由肝脏合成;补体不稳定,容易灭活。(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固有组分:经典途径:C1(C1q/C1r/C1s)、C4、C2MBL途径:MBL、MASP旁路途径:B因子、D因子、P因子共同末端通路:C3、C5C9调节蛋白:可溶性/膜结合调节蛋白补体受体二、补体系统的激活(一)经典激活途径1.激
2、活物:Ag-Ab复合物(IgG13、IgM)2.激活顺序:C1C4C2C3C5C93.激活过程:(1)识别启动活化阶段:C1q的桥联识别与活化(2)酶促级联反应阶段:C3转化酶、C5转化酶(3)膜攻击复合物形成阶段:攻膜复合物识别启动活化阶段识别启动活化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C1酶促级联反应阶段攻膜复合物(MAC)形成阶段(二)旁路(替代)激活途径(三)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 比较项目经典激活途径MBL途径旁路激活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IgG13和IgM)复合物病原体表面甘露糖、岩藻糖、N氨基半乳糖G-菌、脂多糖、葡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IgA参与的补体成分C1、C4、C2、C3、
3、C5C9MBL、MASP-1/2、C4、C2、C3、C59C3、B因子、D因子、P因子、C5C9所需离子Ca2+、Mg2+Mg2+Mg2+C3转化酶C 4b2aC 4b2aC 3bBbC5转化酶C 4b2a3bC 4b2a3bC 3bBb3b生物学作用协助抗体产生免疫效应,在感染的中、晚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免疫,在感染初期发挥作用三、补体激活的调节(一)补体的自身调控补体片段的自行衰变。(二)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1.可溶性调节蛋白2.膜结合调节蛋白 可溶性调节蛋白及其作用(1)C1抑制物(C1INH):与C1/MASP结合,使其失活,抑制经典/MBL途径。缺乏可
4、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2)C4结合蛋白(C4bp):与C2竞争结合C4b,阻断C4b2a组装或使C4b2a灭活,辅助I因子裂解液相中的C4b,抑制经典/MBL途径C3转化酶。(3)I因子:裂解C4b,抑制C3转化酶形成。(4)S蛋白:与C5b67结合,抑制MAC形成。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作用(1)衰变加速因子(DAF):表达于所有外周血细胞、内皮细胞和各种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竞争性抑制C2与C4b结合、B因子与C3b的结合,诱导C4b2a中的C2a和C3bBb中的Bb快速解离。 (2)膜辅助蛋白(MCP):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表面,促进I因子裂解C3b。(3)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IRL):阻
5、止MAC组装,限制MAC对自身或同种细胞的溶破作用。(4)C8结合蛋白(C8bp):抑制MAC组装及其对靶细胞的溶破作用。(5)补体受体1(CR1):与C4b/C3b结合,阻止C4和C2结合,促进I因子对C4b的灭活。四、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一)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1.调理作用:C3b/C4b促进吞噬作用2.免疫黏附作用:C3b/C4b促进免疫复合物清除3.炎症介质作用:(1)过敏毒素作用:C3a、C5a(2)趋化和活化作用:C5a趋化中性粒细胞五、补体与临床疾病补体调节蛋白基因突变或缺陷的个体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C1抑制物基因缺陷遗
6、传性血管水肿。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锚定蛋白基因突变或缺陷的个体业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该锚定蛋白的异常使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不能结合在细胞膜而抑制补体激活的级联反应。补体缺陷个体已发生细菌感染,如C8缺陷的个体可发生反复发作的奈瑟氏菌感染。C1抑制剂被用于治疗血管水肿。抗C5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被用于治疗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例题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物是()。A.IgGB.IgMC.IgDD.LPSE.MBL答疑编号700544060101【答案】D例题具有调理吞噬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C2bB.C3bC.C5bD.C2aE.C4a答疑编号7005440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