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老男孩》具体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韩国电影《老男孩》具体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男孩》是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是《我要复仇》和《亲切的金子》),导演朴赞郁凭借着本片获得了第5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大奖,成为韩国当代影坛的大师级导演。

  电影改编自日本漫画《铁汉强龙》,但影片只借鉴了漫画里的故事结构和催眠情节,朴赞郁对于故事进行了更加大胆的改编,使之变成一部朴式美学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俄狄浦斯式必然的故事,围绕两对畸恋展开——

  爱上姐姐的弟弟最终选择了逃避和放弃,爱上女儿的父亲选择遗忘来重新相爱。而两段变态且悲凉的爱情的背后,牵涉出一出复仇悲剧。

  朴赞郁将复仇这个主题做了最残酷的诠释,复仇不是以消灭仇家肉体为目的,而是要以牙还牙。

  一切因乱lun引发的复仇,最终又因另外一场乱lun而结尾,颇有古希腊悲剧的感觉。

  而导演朴赞郁也曾经坦言,在自己的创作中的确会受到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影响。

  在古希腊神话中,王子俄狄浦斯无意中弑父,娶生母为妻,这个故事被后世衍生出著名的希腊悲剧文学。

  影片中崔岷植饰演的男主角最终自断舌头便如同俄狄浦斯自毁双眼,是对所犯下的“原罪”而做的自我救赎。

  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译名《原罪犯》的由来。

  作为“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老男孩》依然延续了前一部为挚爱的人而复仇的主题,但是在影像的处理上导演却作了一个极大的变动。

  电影《老男孩》可以说是朴赞郁的暴力美学大成之作,影片中的一段走廊长镜头动作场面堪称“韩国电影当中最经典的长镜头”。

  这场长达3分钟的动作戏当中,主角崔岷植与帮派的“走廊大战”以一镜到底呈现,朴赞郁刻意打破窄小走廊的空间感,以水平移动的方式拍摄这场大乱斗。

  除了运镜上面的困难外,每个演员也都必须货真价实的“对打”, 国产电影《火锅英雄》便致敬了这个段落。

  朴赞郁的电影都可以说是非常风格化的作者电影,独特的电影美学让其作品的风格都凌驾于电影类型之上。

  虽然被业内内认为主题肤浅、人物单调、情节离奇,还有种向《杀死比尔》致敬的味道,但韩国导演朴赞郁2003年的代表作《老男孩》,以一种不同以往的调调,将一部充满感情色彩的复仇电影,带入到人伦与哲学的高度。

  独爱现实题材的韩国电影人,在人物刻画与情绪渲染上具有相当的功力,这些长处成就了《老男孩》。将悬疑、暴力、感情与充满风格化的光影相互叠加,成就了这个偏执甚至变态的复仇故事,让本片充斥着荒谬、可怜却又毫无意义宿命与轮回。

  抛开风格化的光影效果不谈,单说本片的悬疑元素。并非科班出身的朴赞郁,似乎对悬念与伏笔有一种莫名的执着。

  从影片开头抛出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情节和线索,再到一波接一波的揭秘与反转,观众始终沉浸在朴赞郁设置的前进路线上,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只能跟随男主的视角,不早不晚的碰到一个人、一件事,引发思考、推翻判断,直到一切都真相大白,得出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论。

  一次不知情的无心之过、一段奇怪的囚禁岁月,让男主吴大修陷入长达十五年的囚禁。费了千心万苦,相继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苦涩的真相,回头发现这些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老男孩》的复仇故事严格来说有些变态,但那种深入骨髓的凉意,正式这个设局的复仇者,求之不得的报复体验。

  事情缘起于男主吴大修(崔岷植饰)。许是少年的冲动与狂妄,当年的吴大修散播了中学同学李有真(刘智泰)与姐姐有之恋的丑闻,结果造成了满城风雨,逼得李有真的姐姐自杀,李有真转学。悲痛万分和心存愧疚的李有真,下定决心向吴大修报复。

  多年后,李有真终于找到了机会。

  吴大修被卧薪尝胆多年的李有真迷晕并绑架,扔进一个类似监狱的小房间里,被囚禁了长达15年。其间,吴大修在电视里得知了妻子的死讯、幼女的失踪。被警方怀疑为杀妻凶手的吴大修终于逃了出来,重见天日。

  “出狱”后的吴大修,偶然认识了年轻美丽的寿司店员Mi-do(姜惠贞饰),原来,这是幕后主谋李有真有意为之,目的是让吴大修与Mi-do心生爱慕,成为男女朋友并同居。

  然而,吴大修此时并不知道,这个一见钟情、似曾相识的年轻女人,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

  通过外卖与被囚禁地址的对比,吴大修获得了一连串的线索,终于揪出了幕后黑手李有真。然而,时过境迁的吴大修并没有认出中学同学李有真。

  当李有真说出了当年吴大修的无心之过,造成了姐姐自杀、自己郁郁寡欢的结局,并和盘托出了是自己杀死吴大修的妻子,收养了他的女儿,并通过催眠等各种手段让他们相知、相爱,目的是也让吴大修亲身体验一下带来的恶果。

  吴大修羞愧难当、百般求饶,甚至剪掉了自己的舌头,然而,这一切都改变不了自己的事实。终于报了一箭之仇的李有真,以开枪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糟糕的世界。

  吴大修请求曾被李有真雇佣的催眠师,将自己的记忆全部删掉,特别是与女儿相恋的记忆。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吴大修,影片结尾,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吴大修,再次遇到了亲生女儿Mi-do……

  爱情本身没有错,然而,在一个男人处心积虑的阴谋下,男主却爱上自己的亲生女儿。费尽心机的复仇,就是让别人也体会到自己当初的痛苦与绝望,并将这种痛苦与绝望“传承”给了自己的“仇人”,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一想到这里,我就后背发凉、如坐针毡。最邪恶的人性不是消灭别人的肉体,而是亲手毁灭精神和希望。

  爱情发生的主体,是否该有伦理之别?这个问题,很难也很简单,我们放到最后去说。

  电影《老男孩》的剧情,围绕的主线就在这个问题。2003年韩国上映的这部《老男孩》从剧情故事线来说,并无新颖之处,内涵和脉络也暗示明显,并不悬疑。

  但电影的触感,依旧让人震撼,同样的故事和题材,《老男孩》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那一部。

  我们先说剧情

  吴大秀是一个常年喜欢酗酒,殴打妻子的男人,同时他的嘴巴很碎,爱说闲话。

  电影开篇,喝醉酒的吴大秀,在警察局那一段丑态毕露。酗酒、家暴,展现的是吴大秀的卑劣人格,但嘴碎才是真正让他有了后面惨痛遭遇的主因。

  吴大秀被好友住换从警局带走,但刚刚离开警局的吴大秀,还未归家,就在大雨中失踪了。

  醒来以后的吴大秀发现自己被囚禁在一个小房间内,一个小小的卫生间,加上一台电视机。

  而这一关就是十五年。

  某一天,他在新闻上看到自己的妻子被人杀害,而他的指纹和血迹被凶手留在现场,营造了自己是凶手的假象。

  十五年内,吴大秀唯一消遣的事情有三:练拳、挖洞、看电视。

  十五年后,吴大秀没有通过自己挖的洞成功逃出,而是在催眠以后,被人扔出了监狱。

  自由以后的吴大秀开启了一段复仇之旅,他找到了好友住换,也结识了另一位新朋友:寿司店的厨师美道。

  但三个人在复仇的路上并没有走多远。

  凶手李宇珍主动出现,并给了吴大秀一个二选一的机会,是选择杀死自己还是找出真相。

  剧情走到这里,后面将会略显压抑,让人窒息。

  李宇珍之所以选择将吴大秀关了十五年,是因为要复仇。

  吴大秀年轻的时候和李宇珍的姐姐,在同一所学校,吴大秀在临近转学之际,撞破了李宇珍与自己姐姐的不伦之爱。他制造了李宇珍姐姐怀孕的谣言,并将之传开。

  不堪重压的姐姐选择跳下水坝,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多年以后,李宇珍找了专门帮助别人复仇的公司,囚禁了吴大秀,并透过监视器,日夜观看吴大秀的痛苦与绝望。

  然而复仇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李宇珍通过同样的手段,囚禁和催眠了吴大秀的女儿:美道。

  并巧妙的安排和催眠,让吴大秀和美道发生了另一段不伦之恋。

  这场从复仇到被复仇的惨剧里,有两段畸形的伦理之恋。

  电影的结尾处,李宇珍在复仇之后选择自杀。

  吴大秀则选择割掉自己的舌头,并恳求催眠大师,将自己的人格进行分裂,保留了不知道秘密的那一部分。

  于是在大雪中,吴大秀和美道,紧紧的抱在一起,这是伦理之恋,却又似乎并不是。

  电影至此终

  而关于美道是否打开了那个紫色的盒子,是否知道吴大秀是自己的父亲,以及吴大秀被催眠以后,是否真的忘记了美道是自己女儿的事实,我们都无从所知。

  但剧情走到这里,对前面的那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爱情发生的主体,是否该有伦理之别,性别之规?

  从天性的角度,答案是不,原始的相互吸引,是爱情激发的前提,这就如同美道和大秀。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这样的爱情又何来伦理?

  从人性的角度,答案是有,天性的压制,以及世俗的教育,会让爱情发生在伦理之前就被扼杀,这就如同李宇珍和他的姐姐。

  而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也就在于压制天性,秉持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