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爱你!》看哭无数人:这一生,最该看透4个扎心真相

  原标题:电影《我爱你!》看哭无数人:这一生,最该看透4个扎心真相

  心中有爱,不惧世态万千进度条13:1700:00/13:17合集#人际交往 209个

  作者 | 帆书 · 李哈尔

  主播 | 帆书 · 一凡

  “知道会哭,没想到哭得这么大声!”

  作为端午档的一部爱情片,电影《我爱你!》刚刚上映,就赚足了眼泪。

  有网友评价,没有俊男美女的表演,竟然格外好看。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平凡人生中两对老人在生命尽头,纯粹而又热烈的爱情故事。

  

  整个场景虽在男女爱情中展开,但穿插的伦理亲情、迟暮友谊、衰老和死亡等话题,深深牵引着观众的思绪。

  空巢老人常为戒,捡破烂的老太李慧如、收废品的谢老夫妇……

  每一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中,都能寻到普通人的影子。

  遗憾也好,扎心也罢,不得不承认:

  《我爱你!》中这4个真相,把成年人的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含有剧透,介意的书友可以看完电影再看文章哦~)

  一个人,可以有多爱自己的孩子?

  这个问题,作家周国平曾给出答案。

  他在《一个父亲的札记》中描述: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

  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没有界限,即使再平凡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爱。

  电影中的谢定山,靠着收废品,辛苦将3个儿女养大成人。

  在一次聚餐时,身旁的儿子听不到父亲讲什么,自顾自地聊着工作。

  他将提前准备好的木头玩具,一个个发给孙子们,却无意间,瞥见了儿媳一边喷着消毒液,一边嫌恶的冷脸。

  他假装没看见,和老常喝酒猜拳,正值兴头,却在孩子的呵斥声中热情骤减。

  一顿饭吃下来,儿女们的粗心、嫌弃、冷漠,谢定山尝了个遍。

  即便如此,为了不拖累儿女,他还是将妻子时日无多的消息藏了起来。

  

  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谢定山?

  即便孩子觉得自己烦,依旧在孩子生病难受时心急如焚;

  纵使孩子叛逆不听话,也会为了孩子的成长欣喜万分。

  年轻时,我们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平凡一点也没关系。

  诚如苏轼在《洗儿诗》中言: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不管优秀还是平凡,父母的爱永远都在。

  就像谢定山自言自语道:“我的孩子都有各自的毛病,但毕竟是亲生的。”

  这就是父母,明明知道孩子平凡,但却没法儿不去关爱。

  学会看淡,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清醒,懂得回馈,是为人子女最大的良心。

  

  罗翔老师曾说:

  “真正的爱不是一瞬间的感动,一定是长久的委身,彼此牺牲,彼此成就,彼此尊重。”

  那些天天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人,未必对你用情至深;

  那些能对你嘘寒问暖默默无声的人,往往爱你胜过生命。

  越是浓烈的爱情,越是有口难言,深埋心田。

  桌子上的搪瓷人欢乐地摇着脑袋,床上的谢定山和妻子双手紧握,慢慢闭上双眼。

  这对恩爱夫妻的离开,成为友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早在结婚时,老谢就暗暗发誓,这一辈子,要好好照顾妻子。

  正所谓造化弄人,妻子先是因阿尔兹海默症,变得痴痴傻傻,而后癌症也来为难这个可怜人。

  给妻子清洗排泄的衣物,每天擦拭身体,穿衣喂饭,早已成为谢定山的习惯。

  

  癌症的折磨让妻子痛不欲生,难受得像有无数条虫子在身体里打转。

  谢定山看似无言,却早已心疼得溃烂。

  他想起大象临终前的习惯,它们会主动寻找自己将要死去的地点。

  那天开始,他的生命仿佛照进了一束光,和妻子共赴死亡,是他最终的心愿。

  一辈子,唯一一次的“我中意你”,讲给了那个一起死去的女人。

  这世间,真正的爱往往如海缄默,却从未离开。

  正如李健的歌词:

  “你看着一无所有,却藏着深情无限;局促的房间足够,看透事态万千。”

  走过很多路,我们才渐渐懂得,承诺你金钱豪车的未必是好人;

  为你冬日砍柴夏季引风的,一定是足金的爱人。

  受多巴胺控制的激情瞬间,远不如日月星辰的长久陪伴。

  忠于爱情,终于如愿。

  

  知乎上有个提问:“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高赞回答只有两个字 “共苦”。

  你无需故作镇定,掩饰内心慌乱;也无需强忍泪水,深藏生活艰难。

  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你富贵时称兄道弟,而是危难时遮挡风雨。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废品。

  早起锻炼的老常看不惯这种行为,和老谢争执了起来。

  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彼此的生命。

  四个人一起吃饭,老谢妻子用手抓起菜叶子就往老常嘴里塞,他非但不嫌弃还一口吃掉,满脸笑意。

  因为他见过老谢的难,更想给老谢最好的体面。

  

  以至于后来老谢选择死亡,悲伤不已的老常听着台上儿女“喜丧”的言论,内心无比凄凉。

  老常恨世间竟有如此儿女,也替为了儿女奉献一生不得善终的老谢委屈。

  最终,他挥动长鞭,大闹现场,还老谢夫妇一份父子亲情的公道。

  是不是真朋友,要看落魄时的态度;是不是真友谊,要看紧急时的援手。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的“南锁”友情,让人唏嘘。

  天生美丽的窄巷红颜朱锁锁,和知书达理的世家公主蒋南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门当户对”的好朋友。

  但颠覆认知的友谊,却在岁月的考验里一次次加深。

  经历了职场风波、婚姻突变的朱锁锁,身怀六甲却要面临婆家抢孩子的危险。

  当赵马琳带着一众医生护士,来给孕后期的锁锁检查身体时,从未情绪失控的南孙,发狂了。

  她不顾自己的形象,拿起枕头就往敌人的身上招呼,一把扯开围在锁锁身边的医生,用自己的身体死命护住最爱的朋友。

  诚如村上春树所说:

  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之中为你撑伞的人,黑暗中陪你彻夜聊天,在医院陪你的人。

  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成为善良的人。

  真正的朋友,往往是你苦难的救星,而非荣耀的观众。

  人生得友如此,便不虚此行。

  

  作家马伯庸有个不为人知的小习惯,他出门从来不坐小飞机。

  年轻时,他坐飞机,遇到颠簸,权当是坐了过山车,该看书看书,该睡觉睡觉。

  后来年龄渐长,只要飞机遇到气流,那些空难的惨状就开始在他的脑袋里“过电影”。

  打那以后,他出门都选择坐大飞机。

  关于这个转变的原因,他曾在文章中这样解释:

  “现在想起来,每次我因危险而害怕时,脑海里冒出的念头,就是家人怎么办。”

  这种胆小、谨慎、裹足不前,在中年人的身上格外凸显。

  年轻的我们天不怕地不怕,一旦上了年纪,常会因心中所爱,进退两难。

  捡破烂的李慧如失去老伴后,一个人努力生活。

  在遇到老常之前,她不懂什么是手磨咖啡,也不懂什么是心动浪漫。

  老常埋怨她只给山哥点赞,她会心一笑,被老常小孩子一样的性格逗笑。

  从来没有人送上生日祝福,看着老常带来的小蛋糕,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俩人一起去捡废品,瓶子里装满塑料星星,是老常送她最平凡的小礼物。

  成为彼此的爱人是命中注定,但缘何情深日短。

  在见证了老谢夫妇撒手人寰,也见证了因为家人关系被迫分离的校长和仇老师的悲剧,她害怕自己和老常会落得悲惨结局。

  一边难舍对老常的情感,一边恐惧年龄带来的影响,左右为难只好逃避。

  于是留下书信,回到乡下,深深埋藏对老常的中意。

  我们真的是越活胆子越小了吗?

  事实可能是,我们懂得了爱,更懂得了如何成全。

  影片的最后,老常在失去慧如的日子里辗转反侧,被时时涌来的回忆苦苦折磨。

  他鼓足勇气,来到乡下,找寻慧如。

  就像老常说的:“我们是老了,但只要还没蹬腿儿,那就得继续燥。”

  最终,他们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实现了爱情的圆满。

  有些时候,我们要勇敢一点,面对生活的难。

  如果喜欢,就去大胆示爱,无需考虑时间的界限;

  如果讨厌,那就果断拒绝,没人值得你赔着笑脸。

  胆小不是懦弱,有突破就不会太难,做自己想做的,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有人说,生命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逐渐升华。

  四人共进午餐,老常手摸陶瓷人,展现出他的喜爱,也印证了他和老谢的友谊。

  慌乱中老常不慎打碎陶瓷人,碎了一地的瓷片,恰如他面对老谢夫妇撒手人寰的心酸。

  乡下小屋,老常用胶水将陶瓷人粘连,完好如初似他和慧如重归于好的情感。

  我们终此一生,又何尝不似陶瓷娃娃,在变数中实现重生与涅槃。

  平凡、坎坷、离别、团聚,生活的每一幕都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然心中有爱,不惧世态万千。

  愿你珍惜拥有,爱他人、爱自己、爱世界,过好这波澜壮阔的一生。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作者 | 李哈尔,相信笔杆子也有非凡力量。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网络,侵删

  音乐 | 春野杉卉 - じめじめした雨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