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和漫画中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母亲?
《结界师》中的墨村守美子
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个角色突破了少年漫“母亲”形象(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女性”形象)的藩篱,撕掉了“母亲”身上柔弱的标签,让母亲站上了保护者的立场,并精准地阐释了母亲作为保护者时的细腻、坚韧和不计牺牲——与没心没肺、只管生不管养的少年漫典型“父亲”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囿于题材的限制,通常以少年的成长为主轴的少年漫中“母亲”的形象、尤其是主角的母亲被边缘化得非常严重。毕竟当代少年漫掌门人尾田荣一郎有言——冒険の対義語は母親ですから(因为母亲是冒险的反义词)。
当然,敏锐的你一定发现了这个前提有问题,为什么少年漫的故事必须要讲冒险呢?不去闯荡世界主角就没法成长了吗?
《结界师》中的墨村守美子正是切中这个要害,从另一个方向出发塑造出了颠覆性的妈妈形象。
这一次,少年的妈妈不再是背景板或者工具人,而是保护着少年走到最后的强大依靠。
全书最强的无敌战绩;故事后期才露脸的神秘形象;男主角一直追逐的遥远背影——惯熟少年漫套路的读者看到这些标签第一反应往往是“主角的父亲”。
但《结界师》偏不。
主角的亲爸是个温良恭俭让的全职主夫,反而主角的母亲墨村守美子拥有以上全部特征。
她力量强大,具备结界术祖师都惊诧的高超法力。
她目的明确,为了了却孩子的愿望,让家人卸下重担甘愿辗转流离十年。
她是保护者而不是被保护者,在结局良守面临封印乌森就无法从结界中出去的困局时,她主动站了出来,牺牲自己,保全了孩子的人生。
《结界师》的故事正如主角的名字“良守”所言,讲述的是关于“好好守护”的故事。
主角良守从来也不想游走各方,当全世界的英雄。从职责上说,他要做的是守住乌森这片土地;从他个人角度说,他只是想让身边的人免于乌森强大力量的侵扰、不再受伤。
所以他的成长谋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向的冒险。
在这样的故事基调下,“母亲是冒险的反义词”云云就无从适用了。
反倒正如冰心那首小诗所言:“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孩子谋求内心的宁静,又怎么能离开自己妈妈的保护呢?
所以说,墨村守美子强大守护者的母亲形象是故事逻辑的必然要求。
回顾一下《结界师》的结局,母亲守美子的出现,让一直认为良守是保护者的读者、以及故事中一直以保护者姿态示人的良守同时意识到,在妈妈的面前,其实他才是被保护的那个。
妈妈听取他的心愿(细腻),花十年韬光养晦(坚韧),在最后一刻代替他留在结界中(不计牺牲),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帮自己的孩子完成心愿。
结构上的反转和情感上的互文直接升华了整个作品。
可以这样说,《结界师》就是一个以“守护”为主题的作品,而妈妈正是守护的同义词。
20200818更新
这么久过去了,看到这个回答引发了很多共鸣,当然也引发了很多反驳的声音。两种声音都欢迎,一个作品或者一个情节,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这都很正常。我现在想来根据评论里的反驳来解释一些东西。
我曾经是个狂热的魔卡少女樱粉丝和clamp粉丝,以前漫画动画都是买了书和碟子来看了很多遍的。所以我并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个热闹。现在就来回应评论区的几个主要的质疑和反驳。
评论区批评1:小樱爸妈的爱情和婚姻没有你说的这么肮脏,他们是真爱。
没错,他们确实是真爱。我在这个回答里没说清楚这点。小樱爸妈的故事,按clamp的本意,确确实实是个至善至美好无杂质的爱情故事。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人被设定为人品绝佳心无邪念坚持践行爱情超越一切这一理念的理想化人类,所以他们这场在现实中本应是违背职业道德的忘年师生私奔恋还是善终了(善终不是指寿终正寝,而是指他俩的爱情最后一直都没变,而且婚姻没出问题,直到抚子死以后,藤隆还一直爱着她)。但是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不是他俩这个个例是悲惨的,而是,这种故事实属罕见个例,不适合过度美化的。现实中的16岁结婚生子、与家里决裂、和会和自己未成年学生谈恋爱的高中老师在一起、和来路不明的人在一起,这样的故事,有几个是好的?这可比知乎上各种失败婚姻的例子狗血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师生恋在大部分主流国家是不被倡导的,甚至是禁止的。因为就算有藤隆抚子这样的毫无杂质的真爱,也是稀有的个例,大部分的老师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哄骗女学生馋小姑娘身子的。因为坏的比例高而且难以甄别是不是出于真爱(因为小女孩所谓的自己也爱老师很可能是洗脑和光环的结果)
就好比,缘某空里的悠哥穹妹的爱情,亲兄妹恋爱,出于真爱,很美好,很纯真,不是现实中那种亲人胁迫洗脑性侵。但是为什么亲兄妹结婚恋爱几乎都是禁止的呢? 因为现实中亲兄妹出于真正的爱情在一起的比例太低,而且很难鉴别是出于真爱还是洗脑的结果。
评论区批评2:在虚拟作品里寻求现实的人脑子一定有病。
个人认为这句话现在就是一句抬杠用的话。凉宫春日我看过,很好的一个动画,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但是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有道理的。事实上,虚拟作品正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因为有和现实的映射,让读者能一定程度上共情和联系现实,才会存在的。如果完全不去联系现实,那还看个啥。只不过,虚拟作品的虚构元素里,有些容易让人代入现实,有些则不会。举个例子,假如啊,你看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情节,你肯定不会说,啊现实中哪里有奥特曼和怪兽? 但是如果你看到了,奥特曼拯救了全城的人,但是设定里这个城市的人,就是看脸一族,看到怪兽很可爱,奥特曼居然打死了,于是他们不识好歹地要处决奥特曼。那你看到这个情节,多半会感到愤怒而不是说,哎呀不要在虚拟中寻找现实嘛。
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你不在意的东西不代表别人不在意。一个作者虚构出了一个东西,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这个东西会引发读者的不同反应。
3.总体回应批判声音:
其实几年前我也是在看到别人吐槽小樱爸妈爱情故事的时候会专门开一个回答反驳的人,那个时候我也是和现在批判我的人一样,认为,哎呀,爱情多美好啊,有了爱情别的都不是事,而且这是clamp一贯的创作理念啦。但是现在,我只是开始觉得clamp那个“爱情高于一切”的理念有点尬。
如果单看小樱爸妈的故事,你会觉得这只是小樱这个理想世界中的一环而已。但是如果看了clamp别的作品,甚至魔卡少女樱里的其他cp,就知道,clamp作品里就是贯彻爱情高于一切、有了爱情什么都可以不顾的概念的。她们坚信,两个人只要有真爱,无论年龄性别身份伦理物种都是可以在一起,所有人都不会觉得奇怪。而且他们作品里爱情就是高于一切的故事比比皆是。正如评论里说的琼瑶奶奶一样,琼瑶奶奶当年那个经典的雷人台词,你失去的不过是腿,紫菱失去的可是爱情啊。我觉得clamp是一样的。。。她们也会觉得,爱情比腿重要吧。
我以前迷恋过clamp另一个作品《东京巴比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里面主角皇昴流,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世仇,那是一个杀人如麻毫无感情的职业杀手,得知真相之后,这个杀手把他差点虐打而死,他的奶奶耗尽浑身法力救了他,落得终身残疾,之后他因为爱情幻灭而陷入六神无主状态,他的孪生姐姐为了唤醒他主动赴死被他的杀手爱人穿胸而死。结果就算这样,他还是坚定地爱着那个人,即使九年不见,也还坚持爱他。修行九年只为得到这个爱人的“认可”,而认可就是他希望爱人能在战斗中杀死他。所以,如此疼爱他的奶奶,姐姐的身体和生命,还有他自己的生命,都不如那个爱情重要。
当年也觉得这个虐恋情深的故事太棒了,现在我只觉得扯淡。
诚然,作者有自由写她想写的东西,表达她的理念,但是读者也有自由感觉不适。clamp和琼瑶的作品都很符合当年小女孩的喜好,那种突破世俗的爱情至上的理念。但是随着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品味和观念也变化了很多,所以正如琼瑶现在被无数吐槽一样,clamp也会被吐槽。
以下原回答
《魔卡少女樱》里小樱的妈妈——木之本抚子
不只是因为她的美丽,我印象深是因为她16岁就和自己的高中老师结婚生子的经历。
(介于很多人都不仔细看就开始评论里质问或者抬杠,我只能在下面加黑加粗强调了。)
很多人可能不记得小樱妈妈的故事了,小樱的妈妈的故事,概括来讲,就是:
一个日本巨富财阀的孙女,16岁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被经过的年轻帅气高中男老师接住了,从此爱上了老师。两个人谈起了师生恋,很快就在女孩16岁的时候不顾女孩家里的反对结婚了(日本结婚年龄好像允许的!允许的!允许的!2018年以前日本女性16岁以上就可以结婚,但是20岁以下需要家长的同意才行!后来日本2018年的时候鉴于日本结婚年龄趋势和为了促进男女平权,把这个可以结婚的最低年龄提到18岁了。)。这个男老师当时比较贫穷,女孩的家人怕她去了吃苦,但是女孩和家里决裂了也要嫁给老师。婚后很快女孩就怀孕了,17岁生下了长子。丈夫一个人养不起一家三口,(小樱的爸爸刚开始不是大学老师!是高中老师!就是抚子上的高中里的老师!他家后来慢慢小康了!但是一开始没有钱!)女孩只好出去四处打工,高中好像是半工半读地勉强上完了,大学估计是没法上的。就这样一边打工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孩子和家庭。女孩27岁的时候病死了。作品没有交代是怎么病死的。只有儿女们说的“虽然妈妈的病不是因为太累了,但是妈妈娘家的人无法原谅爸爸。”
(小樱妈妈和娘家决裂了!家里人没同意这个婚事!所以没有嫁妆!之后她和家里也不联系了!不要问为什么她家那么有钱她还会这么贫苦了)
我小学的时候开始入坑魔卡少女樱的,里面小樱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让小时候的我非常羡慕,当时我一度以为16岁结婚生子是件十分正常十分令人向往的事。小时候总是觉得,有爱就好了,年龄身份性别物种都不是问题。然后我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和我妈谈心的时候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了。
我很感谢我的妈妈,她耐心地听完了我的话,没有说“小小年纪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而是很耐心地跟我讲了为什么16岁就结婚生子不是一件好事。在现有的社会大环境下,女人结婚生孩子了,多半是要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家庭和孩子身上,每天柴米油盐家务事,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深造、追求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本来好好上学考上大学你可以有千万种未来的可能性,如果你在中学就结婚生孩子,大概率一切基本就止步于此了。
小时候,总以为,结婚就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住到一起,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生了孩子孩子也会轻轻松松地自己长大。长大才知道,结婚根本不是有情饮水饱的事情,小时候觉得轻轻松松那是父母帮你把一切操劳的事情都扛下了。
现在长大了,走入社会了,独立生活了,也看过了多少“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最近的鲍某明李星星的案子,我现在觉得,如果我是小樱妈妈的娘家人,我也不会原谅小樱的爸爸。
一个会和高一的未成年女学生谈恋爱的成年男老师,就是有原罪的,是一个教师的失格。一个会和还在上高中的学生结婚并让她在高中都没上完的时候就生孩子的男老师,更是不值得原谅的。也许是小樱的妈妈当时主动表达爱意,不是小樱的爸爸主动对学生下手,但是正如鲍某明事件里有知友引用的电影台词一样,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当有一个未成年少女学着大人的样子来撩你的时候,你应该拒绝她,而不是接受对方的邀请然后和对方进行下去。未成年往往不懂得什么才是爱情、不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不懂得婚姻,小樱妈妈在被小樱爸爸接住的时候,她都没有想过,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很多老师出于职业道德会做的事情。他们处在未成年师生恋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里,老师天然地就带有巨大的光环,学生对老师的爱有几分是出于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崇拜,又有几分是真的爱情?小樱的妈妈不懂这些,已经成年工作的爸爸也不懂吗?
然后小樱爸爸明知道自己养不起老婆孩子的情况下,明知道抚子嫁给自己肯定要受苦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急吼吼地这么快就结婚?他们恋爱还不到一年,抚子还在上高一高二。我不是说穷人不配结婚,而是明明等几年以后,抚子也能成年了,也大学毕业了,小樱爸爸也有积蓄了,两个人再结婚不好吗?为什么要这么急?到了婚龄的成年人结婚,有钱没钱都是个人选择。问题是你是面对一个本来就没到正常婚龄的未成年女孩,本来就是过早了。(这里的没到正常婚龄指的是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早结婚,日本定的这个16岁他们后来也意识到有点太早了,之后就在2018年的时候提高到18了!而且日本自己也知道这个年纪太小,还额外规定了需要家长同意!这还不算没到正常结婚年龄吗?小樱的爸妈也不是古代人,是60后!90后的爸妈就是这代的。)她这个年纪本该在学校上学的,而不是和你结婚的。现在你也没钱,女孩也没上完学,你非要这么快和她结婚,那我真的觉得,我要是抚子的家人,我是肯定也不会原谅你的。
我知道,在日本,女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日本社会文化就是,女人大部分以嫁人为人生目标。日本的很多女孩子,嫁人以后就不工作了,女人结婚以后就离职当家庭主妇也几乎是日本社会的一个共同认知。所以上大学也没啥特别大的用处。也许,在日本,抚子这样16岁就能把自己嫁出去是日本女生的梦想。但是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更可悲了。日本社会已经男尊女卑到了女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了还反而以为日本法律和社会偏袒女人、女人有“性别红利”的程度。
小樱妈妈,不就跟之前让人震惊的快手抖音上那群未成年生子的小妈妈们一样吗,放中国,我们都觉得这很可怕很糟糕很可悲不是什么应该宣扬的事情,但是在日本这种事居然是令日本女生羡慕的浪漫故事。
很多人不信中国是东亚国家里女性地位最高的。
中国确实就比日韩要强。
中国至少,整个社会的风气,大方向是鼓励女孩上学工作的,鼓励女性经济独立。女生们自己的意识形态,也至少是,要上大学,要读研,要找个工作养活自己。日本已经是女生们自己大多就是追求早早嫁人找个饭票然后当家庭主妇,自我阉割了。而韩国则是有着张紫妍崔雪莉和n号房间这样事情的国度。
最后,祝全世界的妈妈们节日快乐,也祝未来成为妈妈的女生要做幸福的母亲。
光头强的妈妈。
看视频。光头强给妈妈打电话https://www.zhihu.com/video/1242593156895117312
地上是垃圾,唯一的宠物也经常吃不饱饭。
他努力伐树,靠着一点工资过着勉强的生活。
可当他拿起电话,他就好像是一个成功人士。
报喜不报忧。他始终是父母眼中有出息的那个人。
光头强的妈妈出场很少,基本都是在电话里。每次也没有聊几句,但是我都印象深刻。
有次光头强想要辞职,但是因为接了他妈的电话放弃了。
还有几次,他妈打电话,问光头强过得怎么样。
我爸妈有时候也会这样,专门打个电话,问下我有没有穿厚一点。
唉╯﹏╰
《arms》漫画里主角凉的母亲。
一开始看上去就是那种普通的家庭妇女:
主角作为大孝子,在敌人攻过来的时候要全力保护的亲人:
结果力有不逮,妈妈还是被抓了:
正当主角觉得game over的时候:
老妈说你还太嫩了:
然后就:
儿子和敌人表示:WTF?
然后妈妈的个人秀开始了:
到底谁更专业?
今天的晚餐是M60:
Double kill :
反派解说来一波:
(剧透一下,她老公更是个狠人。整部剧如果他老公愿意出手的话,十几年前就解决了。)
最后妈妈表示虽然不是亲生,但妈妈最喜欢你了:
温柔,美丽,伟大且致命的母亲。
后面的剧情强烈建议去看漫画。
皆川亮二的《arms》。大妈之家可看。
提一个青年漫画里的角色吧,《晚安布布》中的布布妈妈。
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是因为布布妈妈所代表的母爱,并不是很多少年漫画中的那种「纯粹、积极的爱」,而是扭曲又晦涩难懂的复杂情感。
布布妈妈,又称布山太太,旧姓小野寺。
布布妈妈看似是个有点爱撒泼的寻常家庭主妇,有着歇斯底里又奔放的性格,以及倔强又扭曲的个性,布布不喜欢她,甚至可以说是讨厌她。
她对丈夫有着数不尽的埋怨,对儿子用近乎粗暴而不讲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既重视又绝望,连自己的亲生弟弟都觉得她难搞,说她是一个「变化无常、总是逃避」的人。
但是这样的她,也有着可爱和令人尊敬之处。
比如在离婚之后再度进入社会,靠打工以一己之力抚养着布布,以及大龄宅男弟弟。
比如诚心诚意祝福住院期间照顾自己的小护士。
比如对自己不成器的家里蹲弟弟好不容易交到的女朋友毫无保留地敞开胸怀。
比如在弟弟闯祸后毫不犹豫地卖掉了留有深厚感情的自家老宅。
无法深入她内心的人(比如她的小白脸炮友)会认为她是个坚强自立的人。
但越是深入知晓她真实性情的人,则会以致地评价她是个「害怕寂寞」的人。
对于「寂寞」的恐惧,是布布妈妈内心最强烈的情感。在青年时期,她曾经为了「讴歌青春」、「过上不寂寞的生活」等理由而流浪海外,即使在自己的母亲因为癌症过世的时候也没有回去,而她也因此被认识是一个薄情、任性的女人。
也正是因此,当她选择了相信爱情、相信布布爸爸会给带来「不寂寞的人生」而结婚之后,布布爸爸的失业打碎了她对生活的憧憬,因此尽情发疯,逼丈夫不得不对自己施暴,最终以「家庭暴力」的理由而离婚。
但实际上,她所害怕的寂寞,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单调。她借疯狂所表达的,不过希望能够进一步被家人包庇和纵容。她只是作为一个不成熟的大人在撒娇而已。
然而,正是这份不成熟,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毁掉了自己的归宿。她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了丈夫身上,又把对丈夫和爱情的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进而让属于自己的家庭和亲情都破碎殆尽了。说到底,她是一个仍旧对于生活抱有着迷茫的、没有长大的大人。
即便如此,她还是用自己笨拙地方式去爱着布布,尽管这份笨拙只会让她与抱着与她同样的扭曲的布布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