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古典希腊哲学4(精修版)

  希腊古典时期的后期是雅典在政治上、军事上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和极盛时期的伯里克利时代相比,整个希腊世界处于急剧的动乱之中。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最为煊赫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两败俱伤。在这时,北方原本比较落后的马其顿却异军突起,成为直接威胁希腊各城邦安全的强大王国。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菲利普指挥他的军队,在凯罗尼亚一举击败了第二次海上同盟的盟主雅典,很快就取得了整个希腊的霸权。但是,这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失利,并没有立即导致雅典文明的衰落。当时的雅典,仍然是一切追求知识渴望真理的青年所神往的地方,雅典被称为“希腊的学校”,全希腊的学者都汇集在这里,学术空气十分活跃。雅典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拥有众多的杰出人物,而且在哲学领域里也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涌现出像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的哲学巨人。因此,这种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所提出来的多方面的问题,加上丰富深厚的希腊文化遗产,便培养和造就了象亚里士多德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人物。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各门科学的奠基人。公元前368/7年他17岁时,来到当时希腊的文化圣地和学术中心雅典,进入负有盛名的柏拉图学院,在这里度过了20年的学习、研究以及教学生涯,被称为阿加德米的“努斯”。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亚索斯,这时的亚里士多德已经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著名学者了。亚索斯有几位阿加德米的同学,其中阿它尔纳斯的邦主赫尔米亚斯是亚里士多德在阿加德米的同窗好友。后来亚里士多德娶了赫尔米亚斯的侄女皮茜娅为妻,生一女,亦名皮茜娅斯。公元前343/2年,亚里士多德接受马其顿王菲利普(公元前382-336年)的邀请,赴贝拉王廷,为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登位,开始了他的东征西战横扫天下的军事生涯。在此后一年,亚里士多德的妻子皮茜娅病逝,这时,亚里士多德感慨人世变幻如云,回归故里斯塔吉拉,与斯塔吉拉女子赫尔米卜斯同居,两人感情笃厚,后生一子,与其祖父同名。公元前335/4年,在马其顿力量巩固之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并在雅典城东北隅的吕克昂体育场创建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据说他习于和弟子们在散步时讨论各种问题,所以人们又称他们为漫步学派(Peripatikoi)。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逝,希腊世界立刻掀起一股反马其顿浪潮,雅典成为反马其顿活动中心,亚历山大因过去和马其顿宫廷的关系被控以不敬神之罪,因而受到中伤和威胁。为了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他离开了雅典,渡海前往优卑亚岛的卡尔基斯他母亲遗下来的老屋避难。第二年便殁于卡尔基斯,享年63岁。

  他的作品经过历代弟子和学者们的整理编纂而汇集为《亚里士多德全集》20多卷,其中最主要的著作有《形而上学》、《工具篇》、《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开始于在对其老师柏拉图的批判。他继承了柏拉图的实在论,并吸收了德谟克利特等人的思想,建构起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是希腊哲学的巅峰。黑格尔在论及亚里士多德哲学时曾指出:“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列宁也指出:“亚里士多德……。对于理性的力量,对于认识的力量、能力和客观真理性抱有天真的信仰。并且在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即概念与感觉得到的个别对象、事物、现象的实在性的辩证法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陷入毫无办法的困窘的混乱状态。”

  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理念作为事物的形式、实体或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而不能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

  第二,人们用来论证理念存在的方法都站不住脚,它们或者是缺乏必然性的推论,或者推出了一些没有与之对应的东西的形式或理念。

  第三,“分有”只能是对“实体”的分有,因为只有“实体”才具有形式或理念,而柏拉图却让那些非实体性的东西也具有理念,这样一来,“分有”就成为一句空话,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诗意的比喻”而已。至于“摹仿”,更是无稽之谈。

  第四,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理念对于感性事物没有任何意义,它既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也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形而上学”这个词并不是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他叫做“第一哲学”,有时也称作神学。“形而上学”一词来自罗得斯岛的安德罗尼科(Andronikus,约生于公元前60-50年)。据说他在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时,先将有关自然哲学方面的论稿编成《物理学》(Phusike),而将后编的关于第一哲学方面的文稿,名为“在物理学后各篇”或“后物理学”(Ta Metaphusika),汉译“形而上学”一语,源出《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从结构上看,《形而上学》显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各卷之间的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有些内容相互重复,等等。因此,准确地说,《形而上学》只是一部哲学论文的汇编。

  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全部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从知识入手,他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然后,他对知识进行了层级划分:经验、技术、理论(实践科学、理论科学、创制科学)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物理学(自然科学)和逻辑学

  “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是为了实用。这一点有事实为证。因为只有在生活福利所必需的东西有了保证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寻求这类知识。所以很明显,我们追求这种知识并不是为了什么别的好处。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一卷982)

  第一哲学构成了所有科学的共同基础和前提构成了所有科学的共同基础和前提,它的对象是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这种关于“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就是“本体论”,也称“存在论”

  “实体的定义——实体是什么”

  存在有两类,第一类是偶然的属性,其必须依附于某个主题上;第二类是必然的本质,即范畴。它是对各种事物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形成的。

  亚里士多德总结十类范畴: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所有、状态、动作、遭受和实体。前九类范畴需要“实体”来进行支撑,也被称为“谓词”,实体被称为“主词”——实体就成了“作为存在的存在”,“本体论”也就成了“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实体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 实体具有如下特点:

  1.实体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东西

  2.实体不同于属性,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

  3.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

  4.实体是变中之不变

  注:第一实体(个体)与第二实体(种属)

  “四因说——实体的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1.它是由什么做成的——质料因

  2.它是什么或被规定成什么样——形式因

  3.它是被什么造成的——动力因

  4.它是为什么而做的——目的因

  在自然物中,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合一的,“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1.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此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2.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

  3.整个宇宙是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形式,也是更高一级的事物的质料。

  “如果他把问题都归结到这四种原因上,他就会以恰当的方式指定他这门科学去研究那个‘为什么’——质料、形式、推动者、所追求的东西,后三个原因常常合而为一,因为那个‘是什么’和‘所追求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来源与这些东西也是同类的(因为人生人),并且,一般说来,凡是由于本身被推动而引起运动的东西,也都是这样。”(亚里士多德《物理力学》第二卷198a)

  “潜能与实现——实体是如何生成的?”

  亚里士多德立足于目的论,提出了潜能与实现(又译“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潜能与实现的关系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相对应。

  他认为任何实体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潜能”)到实现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的关系是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之后,才成为现实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通过他的潜能和现实学说,勾画了一幅具有等级系列的宇宙模式,在这个等级体系的最底层是“原始质料”,即自身没有任何形式,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物质根基,它是“一切性质都剥除后还剩下来的东西”。显然,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这样赤裸裸的“原始质料”的,因为任何动力因施加作用的对象总是某种有规定性的东西,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它只是一种潜在。在另一方面是人的积极理性,没有任何质料的纯形式乃至神的观念。没有质料的纯形式实际上就是思想,是概念和本质定义自身。唯有思想才是一种“完全现实性”——隐得来希(entelekheia),隐得来希是一种最高的存在,最完满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如同本体论一样,表现出一种折衷与调和的特点。一方面他承认对于第一实体或个别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感觉只能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更不能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感觉当它尚未被外在的对象刺激时,只是一种潜在的认识能力;只有内在地包含着普遍概念的理性灵魂的思维活动,才是现实的认识。

  1.蜡块说——感觉就是外物印在“蜡块”上的痕迹

  2.知识潜在于理性灵魂之中——现实的感觉是个别的,而知识是普遍的

  亚里士多德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创建了范畴表和谓词表,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和分类,制定了演绎三段论推理的主要格式和规则,并且说明了演绎与归纳的关系。

  灵魂(Psyche)是生命体所特有的本体或实体、动因和形式,它不是物质,但也不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

  1.植物(营养)灵魂——营养灵魂寓于一切其他能力之中,一切生物靠了它而具有生命

  2.动物(欲望)灵魂

  3.人类(理性)灵魂——消极理性与积极理性、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亚里士多德说:“灵魂是一个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躯体的完全现实性。”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主要探讨了善与美德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预先为他的伦理学提出了基本结构,并认为“幸福是人类行动的终极目的”。而为了达到幸福,就需要在“知德”上实现“沉思”,在“行德”上实现“中庸”。

  1.工具性目的(一个行动作为其它目的的手段)

  2.内在目的(一个行动以自身为目的)

  注:一个人的善就是实现了作为一个人的功能,就是实现了灵魂正当的运作

  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技术,一切科学,同样,一切活动和研究都被认为是以某种善为目的的,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那思辨的理性的活动,不仅在严肃性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以它自身以外的目的为目的,并且有着它自身所独有的愉悦……,而且其自满自足、悠闲自在、永不倦怠……,一切其他被赋予最幸福的人的特性,都显然和这种理性的活动相联系。”

  3.幸福是善的代名词——幸福就是灵魂以美德或德性的方式做一件事

  4.知德(心智方面)——这就是沉思……而哲学智慧的的活动恰是被公认为所有有美德的活动中最愉快的

  5.行德(道德方面)——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性,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性

  国家是自然的产物,而人则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国家的功能在于确保人民的最高利益,即道德和理智的生活。而贫富悬殊和强弱对立导致各种政变和暴乱,因此一个理想的城邦社会应该由中产阶级来当政

  1.自发组织而形成的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2.为谋私利而形成的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一)自然观

  “自然”(phusis),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乃是指一切有质料能运动的事物,是一切能引起动变、并趋向于某一目的的事物,以及具有内在动变特征的事物的总称。亚里士多德把“存在着的事物”分作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一类是作为其他原因的结果而存在的事物。前一类事物主要指动植物及其部分、以及最简单的物体——火、气、水、土,等等。后一类事物主要是人工物品,如床、桌子等等。“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有着自我作用和反作用的能力,有着生成变化并趋向某一目的的能力;而对于人工物品来说,虽然组成人工物品的简单物体,如组成床的物体——木头,有着这种能力,但人工物品本身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判定一事物是不是自然物,就在于该事物是否具有内在的自我运动的能力。此外,人工事物的性质,带有明显的人为作用的痕迹。而自然事物的性质,则没有任何人的意识的参与,自然事物具有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所以,自然也可以说是宇宙万物所固有的自我运动能力和内在的本质特性。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和他的目的论学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切自然事物,无论是无生物还是有生物,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其自我运动都具有某种目的的。他认为,一切自然事物的目的,都是该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如果某一事物不符合它自身的目的,那么它就会失去其存在。如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那么这一动物就会成为一个畸形的怪物,它就无法生存下去。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2卷第8章中,引证恩培多克勒朴素的生物进化论观点:“……门牙必然长得尖锐以便易于撕咬,臼牙必然长得宽阔以便易于磨碎食物,……同样地,相对于动物的其他部分,似乎也存在着某种目的。所以,当某一事物产生出来,就仿佛是为了某一目的而产生出来,并作为一种自动的结果而适当地构成其自身时,它就会幸存下来,而那些不适应的则灭亡了,并且将继续灭亡,就象恩培多克勒所说的‘人头牛’那样。”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符合目的的自然事物,就会在其运动过程中,表现为“永远如此”或“通常如此”。在自然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如冬天常常下雨(指地中海气候,下同),就是出于自然,但在仲夏季节常常下雨则是偶然的;盛夏的炎热也算不得偶然,而隆冬的炎热则是偶然。他说,我们所讨论的事物,或者是偶然的,或者是出于某种目的,二者必居其一,而这些事情不可能是偶然的,所以它们是有某种目的的。即符合某一目的的自然事物,就会“永远如此”或“通常如此”。显然,亚里士多德把目的性看作是与规律相当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内在目的论。其一,他所说的自然目的就是该事物自身。他说,“如果一事物是从某一内在的本原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达到了某一目的,那么,就是由于自然”。其二,他所说的目的是和形式同一的。他说,对目的因的研究,也就是对形式因的研究。一事物其本质的实现,也就是它的目的的实现,而形式是内在于现实事物自身的,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也存在于现实的事物之中,目的只是一切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经过宗教神学目的论和机械论的外在目的论,长期被曲解,后来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恢复。康德、黑格尔就直接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

  (二)运动论

  我们已经在潜能和现实的学说中接触到了运动(Kinesis)概念。在那里,亚里士多德把运动看作是一种尚未达到、而正在趋向目的的活动。在《物理学》中,他说:“运动乃上具有运动能力的事物的潜能的实现。”运动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始终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一旦达到了现实的事物,运动的过程也就完成了,运动就是正在“变成现实的潜能”。由于运动正在趋向现实,但并没有完成,所以,运动又是一种“尚未完成的现实”。完成了的现实,也就是“隐得来希”了。

  从形式上看,运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运动指生成和消灭;狭义的运动指质的运动,量的运动和位置的运动。亦即他所常说的三种变化:性质的变化、数量的增减,以及位置的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有高级和低级之分,较高级的运动包含着较低级的运动,但不能将较高级的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如位移是最简单的运动,存在于一切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但我们不能将其他较高级的运动归结为位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运动是不能和自然事物分离的,运动总是某物的运动。在任何运动中,运动着的必然是能运动的事物。如质变必然是能质变的事物的质变,位移必然是能位移的事物的位移,等等。他认为自然事物的运动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空间、虚空和时间是运动的必要条件。

  关于空间。亚里士多德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空间是否存在?其二,如果空间存在,空间是什么?

  首先,空间是存在的。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前提,谁都承认,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位置,而且最简单的运动——位移,就是在空间中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每一种自然物体都趋向自己特有的空间。如“上”是火和较轻的物体的位置,“下”是土和较重的物体的位置。空间是一切物体所在的居所,是自然事物运动的前提,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空间有两种,一种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空间,一种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具体空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体空间是包容物体的内部界限,而且是个不能移动的界限。空间和物体最边缘的不动的界限是同一,物体的空间正好和物体的体积同样大小,而和物体的容器或载体是不同的,因为空间不能移动,而物体的载体能够移动,如小河之舟,本身流动的小河并不是舟子的空间,而只是它的载体,因为小河运载着舟子并不断地流动。至于宇宙空间,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某一有限的空间之中,而宇宙本身是不存在于任何空间之中的,否则,在宇宙之外就会还有宇宙存在。从而出现空间的空间等等,而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宇宙便是整个空间,因而,它不能象其他具体的感性事物那样,可以前后上下地运动,它只能作旋转运动。

  关于时间,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和运动变化相联系的,我们由于感觉到运动从而感觉到时间,在连续性和有先后性上,时间也和运动相同。但是,时间并不就是运动。因为时间是单一的,而运动是多样的,时间只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量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定义为“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树目,而且是连续的”。同连续性的运动一样,时间也是连续的,而不是一些孤立的点。一切有动静变化的事物都存在于时间之中,只有永恒不动的事物才不需要时间。因为永恒的事物超出了时间,是不受时间限制的。运动虽然是永恒的,但由于它是变化着的,所以运动存在于时间之中。由此可见,时间是永恒的,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

  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总是和人的意识联系的,没有人的意识,也就不存在时间,因为时间是对运动前后的计量,是被计数的数目作为被计数的数目,如果没有计数的人,也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的被计数。这样,也就没有时间,而只有作为时间存在的基础——运动的存在。因此,时间和运动不同,运动是客观的,时间则带有主观的成分。

  时间和运动是相互计量的。一方面,人们用时间来计算运动,另一方面,又用运动来计量时间。因此,相对于时间来说,计量时间的尺度是事物的运动,但是,并非任何形式的运动都可以成为计量时间的尺度,只有那种整齐均匀的运动才适于计量时间。在运动中,只有圆周运动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匀速运动,如天体的运动就是如此,所以,人们用天体的运动作为计量时间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这种把时间看作是一种绝对均匀流逝的连续性以及把空间看作是一种不动的三维的绝对框架的观点,对西方哲学和科学影响深远。从本质上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完全是对亚里士多德时空观的重复。

  (三)宇宙观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宇宙的基本构成元素、性质和宇宙模式。

  亚里士多德的“元素”(stoikheion)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种类上不可再分为其他类的、存在于事物内部的基本组成部分。”他总结了以往自然哲学学说,认为构成自然事物的简单物体——元素,有四种:火、气、水、土。由于四种元素各自的相对重量不同,它们脱离地球这个中心,而作向上运动,有的元素较重,则趋向中心,所以,轻的元素浮在较重的元素之上,较重的元素沉在较轻的元素之下。如,水比气重,所以水在气下,气在水上,而水和气都比土轻,因此,土在最下层,而这三种元素都比火重,所以火在最上层。这四种元素由于它们相对较重的本性的差别,从而产生趋向于各自特定位置的自然运动,如火由于本性向上运动,土由于本性向下运动,这就是它们的自然运动。

  四种元素可以相互转化和生成。亚里士多德把生成规定为:从对立中来,或到对立中去的变化。一切元素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这样的对立因素有四种:冷、热、干、湿,即元素的四种性质。这四种性质可以构成两两相加的六对关系:湿和干,湿和热,热和冷,热和干,冷和湿,冷和干。但其中两对对立,即湿和干,热和冷是不可能的,因为同一元素不可能同时既是湿的,又是干的,或者既是热的,又是冷的。这样,就剩下和四种元素相联系的四对关系:火是热和干,气是湿和热,水是冷和湿,土是冷和干。由于热和冷、干和湿是对立的因素,通过对立的变化,四种元素就可以相互生成和转化。从气中可以产生出水,从水中可以产生出土,然后再从土中产生出火。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以上四种物质元素以外,宇宙空间中,还存在着第五元素——以太(aither)。因为除了自然界的事物能作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以外,人们还可以看到圆周运动——天体的运动,那么显然,构成天体的元素一定不是具有直线运动能力的四元素,而是另外一种在本性上能作圆周运动的元素,这种元素就是“以太”。他认为,同直线运动相比,圆周运动更完善,因此,具有作圆周运动能力的以太,比只能作直线运动的四种运动要优越。

  亚里士多德根据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的不同,将宇宙分为相互区分的两个世界:由以太构成的“天界”和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地界”。天界是恒星的世界,恒星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其运动是一种匀速的圆周运动。

  亚里士多德坚持地球中心说,认为圆球形的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天体则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关于宇宙的结构模式,他认为地球的表面是水,水上面是气,气上面是火,在火之外存在着多层天。关于天的层数,他接受了当时的天文学家加里甫斯的观点,认为要解释天体星球的运动,就必须假设存在着33层天,而且,他自己还另外增加了22层天,穿插在33层天之间,这样,他实际上肯定了有55层天。

  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脉络来看,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对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之中的希腊经验性的自然哲学与理性思辨的逻各斯学说这二者的综合。正是由于这种综合,使得亚里士多德哲学一方面超越了古希腊两派哲学之间的思想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集以往一切思想之大成的形而上学体系;另一方面也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表现出折衷动摇的特点,自身潜藏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自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经验的材料”与对它们的“思辨的”把握越来越分离,最终导致了他的庞大体系的解体。

  亚里士多德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明澈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无数代的思想家。由于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概念积累起来的思想总汇,所以,这种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列宁说:“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抓住了亚里士多德学说中僵死的东西,而不是活生生的东西;寻求、探索、……。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但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却变成了僵死的经院哲学,它的一切探索、动摇和提问的方法都被抛弃。”在近代许多思想家和科学家发挥了他的富有生命力的学说,获得了科学的新发现。恩格斯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古代的黑格尔”。

  自亚里士多德以后,漫步学派的中心逐渐由雅典移至亚历山大城,最后在地中海内的罗得斯岛也形成了一个漫步学派的研究中心,其领袖人物从亚里士多德到最后的一位安德罗尼科,共11位。早期的著名漫步学派的成员虽然在逻辑学方面有所发展,但总的说来,他们基本上保持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和好友,吕克昂的第二任主持德奥弗拉斯托忠实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植物学的研究,他还写过一些有关哲学史和宗教方面的著作,不过只有哲学史方面的部分文献被保存下来。亚里士多德的另一名忠实信徒欧德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塞奥弗拉斯托的学生德麦特里在约公元前317-307年之间,曾任雅典执政,在这期间,他敦促埃及王托勒密一世,修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和亚里山大学校,罗得斯岛的欧德谟回到故乡,致力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和教学。因此,罗得斯岛也逐渐地成为漫步学派的一个基地。晚期的漫步学派学者,如亚里斯托、波修斯、尼古拉等人,主要工作是致力于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朋友和弟子们分散到希腊各处,他们在传述和发展苏格拉底哲学的过程中,从不同侧面撷取了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片断,形成了彼此不同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被通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大致上可分为如下几支。

  麦加拉派 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麦加拉城的欧几里德(Euclides,约公元前450—前369年)及其门徒欧布里德(Eubulides,公元前四世纪)。

  他们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原则与爱利亚派的“存在”和“一”结合起来,使苏格拉底单凭个人“灵异”建立起来的“善”扩展为宇宙的普遍原则。即只有普遍的东西(“存在”)才是绝对真实的,而对于个别事物(“非存在”)的判断则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中。

  为了说明可感事物的不真实性,他们还发展了芝诺的论辩方式。尤其是欧布里德,提出了许多有名的论辩,如“谷堆辩”、“秃头辩”、“隐藏者辩”、“有角者辩”、“说谎者辩”等。“谷堆辩”是说,一粒谷子并不造成谷堆,再加上二粒三粒也不行,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才算成为一堆呢?并且,不管选择那一个数目,又怎样从这个数目起再加上一粒谷子就开始成为一堆呢?“秃头辩”刚好与“谷堆辩”相反。拔去一根头发不成为秃头,再去两根三根也不行,拔到什么时候算是“秃头”?如此等等。这些论辩接触到现实世界的矛盾,如以上二个诡辩就涉及到质和量的转化,揭露了事物相对性的一面。但这些概念玩弄不免使人陷于惶惑。正因为如此,麦加拉学派常被称为诡辩学派。麦加拉学派对晚期希腊的怀疑主义有很大影响。

  昔尼克派(犬儒学派) 该派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斯泰尼(Antisthens,约公元前444—前366年)。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第欧根尼(Diogenes,约公元前404——前323年)出身于贵族,却公开倡导弃绝一切财富、荣誉、婚姻和家庭,主张背离文明而回归自然。 他自号为“犬”,摹仿动物的生活,衣衫褴褛,肮脏不堪。他四处游荡,住在市场上,睡在一只木桶里。后世人们把这种举止怪僻、玩世不恭的作风称做“犬儒主义”。

  犬儒学派的特点是把苏格拉底的“善”规定为节制、禁欲。其特性是:人应当按照自然而生活,摒弃名誉财富、婚姻、家庭乃至生命,对身外之物一无所求,对苦乐无动于衷。德性的本质是自制。德性是单一的,是可数的。一旦获得便不可能再失去。最愚蠢的莫过于寻求感官的享受,尤其是爱情。

  犬儒学派在理论上有唯名论的倾向。他认为,我们只能说出个别的事物、把一种属性系属于另一种事物或者作判断都是不可能的。不能说人是白的,只能说人是人、白是白。他还嘲笑柏拉图的理念论:我确实看见了一匹马,但我可没看见“马”的理念。犬儒学派的禁欲主义为晚期希腊的斯多亚派所发展。

  昔勒尼派 该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北非昔勒尼城的亚里斯提卜(Aristippus,约公元前435—?)。他从感觉论的方面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善”,主张善就是快乐,个人的快感就是美德和情感问题的标准。寻求快乐和愉快是人的最高的本质,是人的本性。凡使人愉快的东西都是好的。

  昔勒尼派把感觉论原则从认识领域转移到伦理领域,从事实层面转移到价值层面,他们只关注于情感、想象本身的真切性,而不再关心引起情感和想象的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性。 他们反对抽象思辨,注重实用。把逻辑学和物理学看成是达到伦理学的手段。他们深受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的影响,认为我们只能认识快乐和痛苦这两种内心的感情。我们只知道事物对我们“显得”怎样,而并不能认识它“是”怎样。凡我知觉到的一切,我就变成了那一切。在我们的感觉背后的唯一实体,就是那人们用来称呼感受的共同名称。列宁批评他们是“把作为认识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的感觉混淆起来了。”昔勒尼派的快乐论为晚期希腊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