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普陀“渔民画云码头”于2022年4月29日在浙里办“浙里好玩普陀品牌馆”上线。把渔民画进行数字化“微改造”,推动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
“渔民画云码头”是全省首个渔民画数字化版权交易平台,通过规范渔民画作者版权登记及交易、渔民画作品在线销售、业务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实现渔民画宣传、保护、交易、传承、弘扬等工作的制度重塑、流程再造、系统重构。
该应用目前已入驻渔民画原创作者76位,上传原创作品409幅,其中已申请版权作品133幅,平台作品版权总价值1227万元。浙江新闻联播、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宣传报道。
?01
“微改”渔民画,打造三大子场景
普陀渔民画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普陀文旅最大的文化IP,普陀区曾四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渔民画)”。但近些年普陀渔民画的传承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原创作者培养、发掘难。在全区渔民画从业者中,50周岁以上占60%,年龄断层严重,传承后继乏力。作品版权保护、交易难。渔民画版权保护机制缺失,作者寻求不到对画作版权的正确维护方式。渔民画推广、宣传难。渔民画产业链条单薄,产品缺乏专业设计团队的加持,难以满足游客市民日益庞大的文化旅游需求。聚焦非遗产品产业化目标,梳理渔民画作者、市民游客、业务部门三个层级的需求,打造集渔民画作者版权登记及交易、文创产品在线销售、主管部门有效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渔民画版权交易在线服务平台。重点打造服务渔民画作者、服务市民游客、推广渔民画产品三大子场景。渔民画云码头
02
改革突破,渔民画数字化
政府数字治理从依靠人工数据统计向在线数据支持转变,决策更科学。改革前渔民画作者人数、企业及工作室数量、渔民画作品、文创产品数量、营业收入等数据由各部门人工统计。改革后业务主管部门登录渔民画驾驶舱,即可看到普陀渔民画的实时在线数据,实现总体运行情况一览无余、渔民画原创作者概况一图即知、渔民画作品版权交易情况一屏掌控、预约交易动态一目了然、用户操作概况一图即得。
渔民画交易从线下、粗放模式向线上、专业平台转变,交易更透明。改革前渔民画交易以摆摊、店铺售卖为主,其中一部分是对原件进行扫描后喷绘制成的复制品,且不支持售后服务,作者与投资方缺乏双向沟通渠道,双方权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改革后依托“渔民画云码头”应用平台进行渔民画销售,对全部渔民画作品做到百分百的版权保护,投资方也可对产品及服务做出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保障了双方权益,也促进渔民画产业发展。
渔民画作品从单一、大众化向多元、个性化转变,产品更丰富。改革前渔民画产销以本土化为主,产品结构单一,文创衍生产品不多,外地游客缺乏产品定制渠道,个性化诉求难以在有限的旅游时间里得到满足。改革后应用支持游客实时提出需求,渔民画作者在线接单,双方可在线上进行充分沟通,能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应用上线以来,在传承弘扬渔民画文化,推动渔民画版权交易,促进渔民画产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得到了渔民画作者和游客的认可。
下一步,加大应用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应用知晓率,吸引更多渔民画作者入驻;继续完善浙江版权服务中心接口,实现一键承包渔民画版权,提升渔民画线上交易量;持续丰富渔民画活动和产品,挖掘更多潜在消费者,延长渔民画产业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嗨游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