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明白这样一个规律,不会物极必反,才可以福报不断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讲述的是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物极必反的结局。当你走到某一个限度,还不懂得适可而止的时候,这个事情一定会往相反的方向去变化。
老子有几次在道德经中都用了辩证法的这种方式来论述了道德经中的一种思想,比如说在道德经中的第36章,老子就拿弱与强,废与存,这样的一些矛盾的对立思想,来论述了他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智慧。
这句话叫做: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裕固居之。将欲取之,必与固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想收紧它,就要扩张它,如果想消弱它,就先增强他,想要废除它,必须先推举他,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他。
其实这个思想与我们现在很流行的有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叫做,想要让他灭亡,先要让他膨胀。老子所阐述的这个思想也是去用另外一个角度去毁灭一个事情,去摧毁一件事情的一种方式。如果想要毁灭某一个东西,先推举这一个东西,让他到达顶峰的时候,他自然会走向灭亡。
我们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年少得志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当一个人年少得志的时候,被他的命运推上一个高峰。在年纪轻轻就到达一个巅峰的时候,这通常都不懂得收敛,不懂得谦虚的道理。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到达一定高分的时候,势必会走相反的路线,也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这是物极必反的一个道理,这也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说的思想的一个基础。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民通的道理,柔弱能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离开水,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以向人展示。
大道无言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它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道对于我们的控制,是我们能意识到却无法感受到的,这就是大道的一个平凡。而他不以声色为诱惑,不以名利作为引诱,不以武力作为一种威胁。这是他的一种智慧,一切顺其自然,这也是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智慧。
其实我们从这一章应该学到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学到的还是不要太过于高调,要懂得适可而止。比如说我们要防止在高峰的时候走向低谷,所以用一种谦虚的状态去面对别人。拿一种低调的状态,去为人处事,就像老子的智慧一样。
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老子曾说别人是机巧聪明的,而我是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这也是老子的一种智慧。有些东西看似柔弱,实则蕴含着内敛,强劲的一种东西,富于韧性,生命力也是旺盛的。有更大的一种发展机会,因而能够持久。
有的时候看似坚强,看似刚强的东西,反而不适合去生存,没有太大的一个好处,应该做到外方内圆,内在谦虚,低调。
《道德经》成书已有2500多年,只有短短81章,5000多字。
身处21世纪,中国人要学《道德经》,外国人也一样
虽然道德经只有5000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白话文图解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书中注释完整,除却原文外,还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担心看不懂懂得困扰,而且书中还有600多副的彩图,所以不用担心会枯燥。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复阅读,结合自身的情况,就能在无形中,给生活带来其他的出口。
这套书是一套四本,全精装的书,内容简单易懂,印刷清晰,读完还可以收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场中拼搏,都建议读一读道德经。不仅仅是能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所以,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身在职场,想要过的好一些,可以读读这套《道德经》。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种老子的《道德经》,读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理解的。有时间能在这繁杂的社会沉淀下自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并不贵,只需要69块钱,现在随意吃个工作餐都要几十块钱了,而这套书却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