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张若昀、杨皓宇绝配,好笑又催泪,戏骨实力老少汇
写这篇文章前,我经常会想起原著党的那句话,不要瞎BB,先把原著看完了再来讨论。其实,这句话我最不爱听的。这算是哪门子法律规定?开始在看到《雪中悍刀行》这部剧的预告时,我是没什么感觉的,如果你让我在这种情况下去看这部剧的原著的话,我肯定不会那么傻。因为它改编于网络IP,大家都知道网络小说的质量有多烂了。包括这部《雪中悍刀行》的原著也同样如此。
《雪中悍刀行》封面
如果我不是看到编剧、冒号后面写着“王倦”二字,我是肯定不会感兴趣并决定追看的。除了王倦之外,还有张若昀、胡军、杨皓宇、田小洁等实力演员和老戏骨。而杨皓宇和田小洁,是我最喜欢的实力演员了。特别是杨皓宇,更狠,在小编看来,他是一个亦悲亦喜、悲喜交加、戏路很宽的实力演员。应该说,是上面这些元素,让我决定追这部剧的。相反,如果只看原著作品的话,我哪儿知道它是谁呀?
主角徐凤年
而此时小编所看到的《雪中悍刀行》是经过编剧王倦、导演宋晓飞二度创作之后的精品剧作。追剧是因为编导的二度创作,跟原著关系并不是很大。吃一道美味的炒菜,我应该感谢的是厨师,而不是某个种菜的人。好了,谈一谈这部连续剧吧。先看看它是不是具备牵引观众持续追看下去的勾子(悬念)吧,答案是:具备。比如,一开始的悬念:是谁要杀世子?杀人者背后的指使人及其动机是什么?
田小洁扮演魏爷爷
这个勾子就是《雪中悍刀行》吸引观众的最大关键,少了它,这部剧就没人看了。但是,光有勾子也不行,那么解勾子过程中的情节是不是很有趣?答案也是肯定的,当然实现这种有趣应该来自两个方面的支撑,一个支撑就是角色和演员;一个支撑就是戏剧情境设定。在弹幕上或网络资料中,都说这是一部诙谐幽默的喜剧,其实我是最不喜欢这样的描述与概括的,我情愿认定它是严肃而热血的正剧。
北椋王徐骁
而那些人所谓的喜剧元素,只不过是戏剧情境的幽默设置而已。比如,人物关系设定得可亲可爱,特别是徐凤年和老黄之间、徐骁和世子之间、徐骁和老黄、世子之间,常常是没大没小、逗笑打趣、嬉笑怒骂。徐凤年和老黄,表面臭屁、打闹、互整,实则爱得特别深沉。还有胡军,把北椋王对于儿子那种既爱又怕又巴结的情感演绎得太可爱、太感人了,感动到想哭。这样的情感设定特别贴地气而充满人间烟火,完全看不到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那种古板威严的礼节约束。要知道徐骁可是个杀人如麻的君王啊。
丫环姜泥
估计九成以上的观众都喜欢这样的人物关系设定。再有,姜泥和徐凤年之间,那种“表面互掐心里爱”情感设定也被张若昀和李庚希演绎得精准而到位。注意!还有更精彩的演技呢,大家还记得这个情节吗?老黄和世子回到北椋王府后,老黄突然看到那个吊在房梁上的酒壶,就像看到久别的亲人,这段戏被杨皓宇演绎得太精彩了,这是他一个人SOLO。正当他准备细品美酒时,北椋王徐骁来到了门外,向老黄道了一声辛苦。
老黄在倒酒
这一脚儿戏垫得相当精妙,因为它就发生在老黄要品尝美酒之前,好事多磨嘛,有了这个小插曲才会让老黄后面品尝美酒时会更加享受。的确,徐骁离开后,老黄一口酒下肚后那个品尝并享受着的表情啊,太有代入感了。这个时候小编就在心里惊叹:杨皓宇这演技要成妖了。另外,张若昀对于徐凤年人设的演绎也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他在人设演绎上首先分出两大体系,表面体系是纨绔子弟的性格;内核体系勤勉聪慧的世子性格。
老黄享受他的美酒
同样的一种聪慧,在表面体系里就嬉戏的小聪明;在内核体系里就是不动声色的理性和智慧。同样的一个善良,在表面体系里就挂着一层令人讨厌的轻浮;在内核体系里就是极力隐藏的热情与保护——比如对待身边的丫环和老黄。并且,世子所有冷静、理性与智慧都隐藏在一层玩世不恭、云淡风轻的性格下面,应该说这样的性格演绎,比《庆余年》里范闲时期的演绎要复杂得多。在范闲身上,张若昀可以放开了演,而在徐凤年身上,张若昀很多时候都得收敛着演、含着劲儿来演。因为他要随时灵活迅速地进入多个性格框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