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三国杀
一切所谓的尘埃落定都是幻象。
2011年360登录纽交所,一时风头无两。事实上,360赴美上市的时间也是其登顶国内网络安全市场的一个注脚,彼时以卡巴斯基、瑞星、江民等为代表的收费杀毒软件被高举免费大旗的360打得找不到北。
而同样主打免费的腾讯安全,金山网络(现为猎豹网络)即使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也依然没能阻挡360称王,至于百度和阿里则是更无足轻重的陪跑角色。随着360逐渐坐稳网络安全行业的头把交椅,激战多年的安全行业热度渐渐褪去,当时没人认为还能从360嘴里抢肉吃。
然而时移世易,随着传统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巨头纷纷将目光转向产业互联网的时候,安全行业玩家们再次骚动起来,曾经的安全三国杀似乎又要在政企安全市场重演。
与个人安全市场不同的是,政企安全市场集中度低,哪怕是头部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高。根据赛迪咨询的研究报告,2018年排名前五名的网络安全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为21.9%左右,360、奇安信、腾讯安全等单一厂商的市场份额不超过10%。
究竟谁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今天的政企安全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主笔/加文
内容架构师/静静
出品/巨头财经
01
360奇安信“哥俩”分家
腾讯安全在腾讯地位上升
360登陆资本市场之时,也恰恰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稳居国内PC安全市场老大位置的360同其他互联网巨头一样,面对着肉眼可见的成长天花板,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迫在眉睫。更何况,资本市场喜欢新故事。
当时360两大创始人周鸿祎和齐向东各选择了一个方向进行探索,周鸿祎主要负责2C的智能硬件,而齐向东则建立起了360企业安全集团。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360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探索难言成功,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儿童手表、安全路由器、智能摄像机都没能成为360新的支柱性业务。
虽然360的企业安全业务经过多年的深耕在行业里有了一席之地,然而360企业安全业务最后却姓了“齐”,也就是现在的奇安信。
坊间曾盛传周鸿祎和齐向东不睦,也曾热炒周、齐要分家。当年齐向东负责成立360企业安全集团的时候,就有消息称是周鸿祎和齐向东在为分家做准备。当然,当时的360是极力否认的,不过现如今看来又应了一句互联网的俗语“很多事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
2019年4月13日,360发布公告称,以37.31亿元将其所持有的22.5856%股权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并收回奇安信对360品牌的使用权,转让结束后,360公司与奇安信之间不再存在股权关系,双方“投资与被投资”、“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宣告结束。时隔多年周鸿祎、齐向东的分家传言还是被证实了。
360公司在回应转让奇安信股权一事时宣称,是为公司进军政企领域的大安全战略铺路。
再看腾讯安全。这一阶段,腾讯安全随着腾讯“930变革”,完成了从支撑和保障腾讯业务安全的内部角色向外部角色的转变,且ToB战略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02
奇安信与360对决于企业安全端
腾讯安全写进财报
周鸿祎从不怯战,AK47始终在手。
分家半年不到,周鸿祎就在由360公司自己主办的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宣布重返企业安全市场。
今年1月,360再度重磅出击,宣布定增引入17家股东,预计募资49.3亿元,定增的发行对象既有大型国资机构,也包括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战略型投资人。
360缺钱了吗?非也!
众所周知,企业安全市场是一个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大品牌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然而光有品牌还不够。渠道、交情也很重要。
360本身在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不担心品牌不被认同,因此360此次定增与其说融点钱,还不如说拉个朋友圈,通过出让一部分来获取渠道及交情。有了这些参与定增朋友的背书和朋友圈,360企业安全业务也才有了进门的钥匙。
除了定增拉朋友圈,360还开启了买买买模式,陆续投资了彩生活,山石网科,易华录,亿方云。
拉大块头做后盾,笼络小弟前线冲锋杀敌,360企业安全可谓来势汹汹。
作为曾经的兄弟,面对动作频频的360,奇安信显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虽然奇安信在企业安全行业已深耕多年,且奠定了业界领先的地位,但毕竟势单力薄,周、奇分家前还能背靠360这颗大树,分家后则只能另寻明主。
放眼整个中国互联网,能够让奇安信当做大腿来抱的选择实际上并不多。百度早在2018年便退出了PC安全市场,阿里巴巴一直也不是网络安全市场的重要玩家。唯有腾讯没有放弃安全业务,也是奇安信唯一的选择。
熟知中国互联网历史的都知道,当年的“3Q大战”360和腾讯可谓是势不两立。
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奇安信出自360系,现如今奇安信不姓“360”,也不姓周,合作也便没有的障碍。
2021年1月4日,说来很巧,就是360“牵手国家队”的前一天,奇安信官宣同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腾讯安全与奇安信将聚焦安全技术创新和安全产品研发,同时,双方将共同针对政企、金融、医疗、教育、交通、能源及其他信息安全需求高增长行业,提升安全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奇安信找到了新的伙伴。
但腾讯却不是一个纯粹的伙伴,虽然在PC安全市场腾讯是360的手下败将,但在企业安全领域,一切又还是未知数。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安全已打造了丰富的产品图谱,覆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业务安全、安全管理、安全服务等领域。在人才队伍和专业团队建设上,腾讯安全已经构建了七大安全实验室、拥有超过350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
不显山不露水,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带来的基于云计算的云安全需求,腾讯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就在去年腾讯公布的2020年Q3财报中,企业安全首次写入财报。对于腾讯此等体量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将某项业务写入财报便从侧面证明了该项业务趋于成熟且在营收中已经开始贡献力量。
03
终局远未到来
这四大变量将影响市场走向
古人作战时,常用“大战三百回合”来形容往来厮杀。若以此形容安全市场,恐怕刚大战不过几个回合。
未来,依旧变量丛生。
变量一:当云安全成为新的增长点,阿里安全会打破原有市场格局吗?
每一轮技术变革必然催生新的安全需求。比如个人电脑的普及催生了用户对病毒木马查杀和电脑防护的需求。360也正是积极响应这个需求从而坐上了PC安全市场老大的位置。
但安全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对于十年前,如今网络可以说无处不在,人类正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而为了支撑如此海量的联网需求,网络服务提供商不得不升级IT架构,企业上云成了必然趋势。但在这种空前依赖云端部署的产业环境之下,企业信息资产无处不在,企业业务模式和场景越趋复杂。企业安全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未来企业安全新的增长点最有可能是由云计算催生的云安全。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18个月中,近80%的公司至少经历了一次云数据泄露,而43%的公司报告了10次或更多泄露。
虽然云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但全面云化已经不可阻挡,Gartner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企业云技术使用率将达100%,企业传统数据中心将关闭90%。而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IaaS市场规模为34.9亿美元,阿里巴巴仍然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华为与腾讯并列第二。
随着企业上云的数量持续激增,云安全问题将愈发突出,作为国内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阿里巴巴机会来了。我们可以大胆推断,阿里安全或成最大变量。
变量二:360依然不可小觑,周鸿祎会联合阿里安全干一大票吗?
不知道周鸿祎会作何感想,亲手培养出在企业安全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奇安信。而且,奇安信还比他过得好。
根据奇安信申请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及财报,2017年-2020年,奇安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18.17亿元、31.54亿元、41.61亿元。
再来看360,自2019年9月宣布重返企业安全市场以来,360一共发了两份年报。在这两份年报中,360政企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73亿元和8.08亿元。
这跟奇安信的差距依然巨大,在体量上360企业安全业务的营收尚不足奇安信的1/5。
从如下的图表中,两者的营收差距一目了然。
但同时也要看到,2020年360的企业安全业务营收已经接近奇安信2017年的营收水平,且营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加上360逐年加大对政企业务的研发投入以及高频的布局,360政企安全在2021年实现营收翻番并非没有可能。
面对着数字新基建和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周鸿祎如何利用自己积累的安全能力和实战经验,在云安全市场杀出一条血路,也考验着他的胸襟和纵横捭阖的能力。
或许,周鸿祎会联合阿里云干一大票?貌似也未尝不可。
即便周鸿祎选择单打独斗,也依然有一定的胜算。俗话说的好,每一步走过的路都算数。而在大安全时代,To C会成为To B的基础。这也是周鸿祎最大的筹码。
变量三:奇安信的巨额亏损什么时候是个头,又能和腾讯安全“蜜月”多久?
奇安信虽然在营收上实现了领跑,且年营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但根据市场公开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0年,奇安信已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
网络安全行业是一个需要重金投入研发的行业,奇安信什么时候能盈利依然看不到头。
巨额亏损事小,更大的一个变量是,奇安信和腾讯安全的合作关系未来将如何发展。2020年,有人曾发出疑问,“如果腾讯进入企业级的网络安全,那奇安信是否就没有未来了”。没想到,最终双方快速“牵手”。不过,二人能蜜月多久尚不可知。
想必,齐向东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也深有感触。
变量四:在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腾讯安全能在安全市场能分得几杯羹?
虽然企业安全业务首次写入腾讯2020年Q3财报,但并未透露具体的营收情况,仅表示企业安全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33%,基础架构安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78%,风控安全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因此我们大胆推测,腾讯企业级安全业务营收可能仍落后于360。
不过,腾讯安全在技术、产品和团队等层面绝对是企业安全领域的顶级玩家,若以营收作简单推论反而显得有些一叶障目。
最近,腾讯To B业务再升级。在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腾讯安全能在安全市场能分得几杯羹?我们拭目以待。
04
巨头财经的思考
网络安全企业具备千亿成长空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个人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企业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这也是网络安全企业具备千亿成长空间的基础。
不过,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的市场参与者逐年增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To B、To G市场很难赢家通吃的特点,让包括360、奇安信、腾讯安全在内的公司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集中度或许会逐步提高。360、奇安信、腾讯安全谁能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恐怕,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参考文章:
1、刘旷,《奇安信与360的恩怨情仇:A股决战企业安全》
2、投资家网,《360卖掉360企业安全获37亿元 周鸿祎与齐向东分家》
3、CNMO手机中国,《奇安信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打造行业领先安全解决方案》
4、京比特,《企业级安全业务成为腾讯Q3财报新增长点的背后》
5、真梓,《36氪新风向 | 项目估值水涨船高,投资笔数连年翻倍,安全行业已成下一个创投淘金地》

转载请留言
并注明来自「当下Tech」
ID:dengling40
作者:当下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