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猎人系列的入门知识
本来想在直播的时候说的,不过感觉临时组织语言可能会漏掉一些细节,所以就发专栏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的直播,直播的时候我会尽我所能回答大家关于怪物猎人世界的提问。
那么切入正题,首先这篇文章写给从《怪物猎人:世界》开始接触MH的新手猎人,基本都是相当基础的知识和tips,出发点是尽可能减少新人被劝退,让怪物猎人这个非常优秀的IP能够被更多玩家所接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MH(monster hunter)这系列游戏的一个共通点就是硬核。“怪物猎人”这个名字对于新手来说应该这么断句:怪物 猎 人;对于老手来说应该这么断句:怪物 猎人。MH系列的怪物即使在下位也拥有对玩家来说相当可观的杀伤力和血量,做个对比来讲,P3的下位龙血量一般在2000-4000不等,而猎人在同期血量是100点,算入防御吃一下甩尾大约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血槽。而此时的猎人攻击命中45肉质(P3弱点肉质线)部位的伤害基本上限不超过200(按最高的大剑算)。
MH有一些其他抖M游戏往往不具备的对玩家不友好机制:肉质、斩味、技能配装。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一下肉质和斩味这两个机制。
首先说下肉质,所谓的肉质就是怪物身体部位的伤害吸收系数。怪物的肉质分布各不相同,部位分布也有粗有细(比如P3的野猪只有两个部位:头和身体;而mhw里的灭烬龙却有九个部位:角,头,翼,背中,尾,尾尖,前脚,后脚,腹部)怪物的肉质也并非保持不变的,比如P3的炎戈龙在常态下身上披覆岩浆壳,除了头和尾巴之外肉质都非常低极易弹刀,怒后岩浆壳融化,全身变软且肉质上升。
相对应怪物的肉质,猎人这边的机制就是所谓的“斩味”。斩味就是锋利度,这个机制并不复杂,简单理解就是:你的武器越锋利就越容易砍伤怪物。猎人对怪物的攻击会有两次伤害方面的判定,第一次是是否弹刀,第二次则是伤害计算,其后就是硬直叠加。
是否弹刀的判定很简单,基本是一次对比:斩味与肉质的对比。斩味越高,能切入的怪物肉质就越低。作为例外的是,如果斩味掉到最低(红斩),就算命中了100肉质的部位也会强制弹刀;另一方面,如果猎人出了“心眼”这个技能,则无论斩味肉质如何都不会弹刀。mhw目前最高的斩味是白斩,按锋利度从低到高的排序为:红、黄、绿、蓝、白。锋利度同时影响伤害,依然是正相关的关系,锋利越高伤害越高,反之亦然。
斩味会伴随攻击次数而下降,而每次攻击的斩味下降基本一致(这里的每‘次’攻击的判定方式由武器种类决定,并不绝对),可以通过技能“利刃”减少至原来的1/2。
斩味不止会因为斩击、刺击掉落,还会因为铳枪的炮击、大剑和长枪和铳枪和片手和盾斧的格挡这些动作下降。
考虑到斩味与攻击的直接相关性,我们在配装的时候会把利刃、匠甚至砥石使用高速化等价换算为攻击力。这里不推荐新手使用砥石高速化,一方面新手未必能掌握龙的动向判断自己磨刀是否安全,另一方面本作有神器隐身衣,砥石高速化的作用就只是不断节奏保持斩味了,而新手本身能够找到节奏就已经不再是新手了。
然后是关于斩味的技能配装,配装视匠后斩味状况而定,其中对于太刀、双刀、片手剑、操虫棍这种攻击频率高的武器而言,长蓝斩在一些情况下大于短白斩。
利刃基本上面提到的高频率武器都会尽可能配出来,因为它可以在面对上位、历战怪物的高血量时有效保持节奏而不是不停地收刀磨刀
心眼一般不用。不过也有例外,比如4G中的霸龙盾斧套路,因为霸龙盾斧极高的攻击面板可以打出不俗的超解伤害,所以有一些猎人会选择霸斧作为盾斧武器,而霸斧自身的斩味极低(升满只有绿斩),为了有效收集瓶子能量,霸斧配装一定会混出心眼这个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