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本有一手好牌,却硬生生将牌打烂,最后被终生圈禁在宗人府
01胤礽第一次被立为太子
胤礽的母亲赫舍里皇后因为生他,难产而死。赫舍里皇后和康熙皇帝感情深厚,两人曾育有一个儿子,名叫承祜,但是这个嫡长子早夭,作为康熙唯一的嫡子,胤礽似乎成了太子的唯一人选。康熙的发妻赫舍里皇后去世后,只能把感情转移到胤礽这个儿子上来。
从政治层面上看,当时的清朝并不稳定,胤礽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比较乱的年代,遇上了三藩之乱,又有人借着朱三太子的名号在蛊惑人心,使人们试图复立明朝。这两件事足以让当时的少年康熙忙得焦头烂额,因为这两件事如果没有处理好,是十分不利于清朝的统治的。所以康熙决定效仿汉人的做法,立自己的嫡子胤礽为皇太子,为了提高皇威和获得民心。
康熙的这种是符合那些汉族士大夫的想法的,汉人向来遵从嫡庶有别的规则,康熙此举,无疑是提高了在汉人中的形象。还有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康熙借鉴自己祖先的历史,为了不再重蹈覆辙,自己的后代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兵戎相见,所以早早的确定了继承人,断了某些人的想法。
02康熙是如何宠这位皇太子的呢?
胤礽五岁的时候,染上了天花,在那个时候,天花可是个要人命的病,康熙小时候也染上过天花,自然知道得了这种病是十分凶险的。于是,康熙特地放下了政务,奏折不批了,扔给了内阁那帮大臣,而康熙自己日日夜夜的守在胤礽的床前,亲自照顾他。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了,因为在康熙的所有儿子中,生病了也从没得到康熙如此的照顾。不仅如此,在胤礽痊愈后,康熙又特地的祭扫了太庙,社稷等,向全天下宣布他儿子痊愈这一喜讯。
康熙亲自教导胤礽,为他请了不少名师,希望他以后能够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继承者,在他身上花的心血比其他的儿子多得多。但是胤礽长大后,却令康熙失望了。
胤礽03不爱幼弟,不尊君父
在康熙二十五年的夏天,康熙皇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很不幸,还没到达目的地,康熙就在途中感染了风寒,发高烧,无法继续前进,下令让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来行宫接驾。当时的康熙因为病情严重,浑身无力,面容憔悴,胤礽和胤祉来探望康熙时,胤祉表现出为父担忧的神色,可身为太子的胤礽却没有表现出一点忧君、忧父的样子。康熙觉得胤礽不关心他这个父亲,认为太子胤礽不是忠君爱父之人,当即让太子返回京城,也因为这件事,康熙对太子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出发之前,留下了让太子胤礽监国的命令,一些没那么重要的奏折,太子可以自行批阅,重要的奏折,要与众大臣商量以后再行定夺。康熙走后,胤礽并没有像他的父亲康熙帝那样勤奋处理政务,如果说康熙是天,那胤礽就是地了。
康熙打了胜仗后便返回京城,但是回到京城后,康熙大失所望,并发了一通怒火,因为他看到的是堆积成山的奏折,这说明太子监国不力,只顾玩乐,康熙因此认定胤礽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把胤礽狠狠地批了一顿。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仍然是像去年那样将胤礽留在了京城,让他监国,康熙出发前,特地告诫了胤礽,让他好好监国,处理好政务,严惩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胤礽自然是不敢不听,但是康熙帝出发后,胤礽还是死不悔改,和奸诈小人厮混在一起,胤礽认为康熙帝疼爱他,仗着皇帝的宠爱,自然没有敢在皇帝面前说他的不是。
但是胤礽没有想到的是,康熙早在朝中安排了大臣,康熙回京城后,知道了胤礽的所作所为,对胤礽大失所望,而胤礽也渐渐失宠。胤礽的兄弟们像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等人就活跃了起来,让他们的手下大肆传播太子失德,枉为储君的言论。
康熙四十七年的秋天,康熙帝率领众阿哥前往木兰围场打猎,但不幸的是,十八阿哥因病夭折了,康熙痛失幼子,心情自然不好,众阿哥也面露悲哀的神色,唯独胤礽面上丝毫没有一丝为幼弟悲伤的表情,还在一旁说起了风凉话,一个孩子,死了就死了,有何大碍?
康熙听了这句话以后勃然大怒,痛斥胤礽,但是胤礽仍不思悔改,行事依旧骄横,甚至听从舅叔公索尔图的话,擅自使用和天子同一规格的明黄服饰,康熙认为就是因为有索额图这样的人在太子身边,教坏了太子,导致太子品行不端,加上索额图自身也有结党营私的问题,所以康熙帝便将索额图囚禁了起来,康熙父子关系渐渐恶化。
胤礽做法更加的狂妄了起来,一天夜里,胤礽偷偷的用刀子划开了康熙所在的幔帐,窥视帝踪,康熙知道以后,整日提心吊胆,惶恐不安,认为胤礽此举是企图谋逆,想废掉胤礽的储君之位。但是康熙将胤礽从小养在身边,感情深厚,而胤礽也是康熙一把手教出来的,废掉太子,这种感觉令康熙十分不好受。康熙经历了十分痛苦又矛盾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下令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04被复立为太子,却再次被废
但是康熙废了太子之后,经常一人独自伤心。不久康熙又对大臣们说,看胤礽的行为举止和一般人不太相同,是不是有鬼怪附体呢?
不久之后,三阿哥胤祉发现了大阿哥胤褆暗中让喇嘛对胤礽使用巫术这件事情,于是他就向康熙皇帝告发了这件事,康熙皇帝得罪以后十分震惊而且愤怒,立即派侍卫去胤禔的府中查看情况,果真如胤祉说的那样。于是康熙帝将胤褆囚禁了起来,同时他也逐渐相信太子之前有骄横狂妄的行为,都是中了巫术导致的。
在此之后康熙,召见胤礽两次,询问他的病情,愈发的认为,之前不是胤礽的错,都是中了巫术导致的,所以他便有了重新立胤礽为太子的想法。加上废太子之后,朝中出现了一系列事情,大阿哥胤褆陷害胤礽、八阿哥胤禩结党营私,企图争夺皇位,康熙帝被这些事情弄得是焦头烂额,心中郁闷,不幸病倒了,这时的胤礽却在康熙床前侍奉,为康熙煎汤熬药,坚持了一个多月,康熙不是狠心肠的人,看到儿子这样孝顺,肯定会被感动,所以他再度立胤礽为太子,并重新举行了册封大礼。
但是,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本来是希望他能痛改前非,改掉之前的骄横狂妄行为,并希望他能时时刻刻以未来一国之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很明显的是,康熙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这个儿子的本性,因为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不久后,又恢复了之前的作风,在朝廷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而这些势力已经威胁到了皇权的存在。康熙看到这种情况,认为胤礽,身为儿子和臣子,想要夺父亲的权,这是不忠不孝。所以康熙第二次废了太子。
胤礽本来拥有一手好牌,母亲赫舍里氏,康熙对他的宠爱,加上他的天资聪颖,只要没什么大错误,康熙百年之后,这大清江山肯定是属于胤礽的,但是胤礽偏要作死,老天爷也没有办法,只能说这是胤礽的命了。
举报/反馈